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研究 > 产业洞察
金融供给侧改革进行时: 两会为何强调提升直接融资、股权融资比例?
发布日期: 2019-03-13

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融资方式也开始不断发展和进步。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出现了企业债券。90年代,股票这种新的直接融资工具也开始发行。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一直扮演着我国社会融资的主要角色。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该状况有所改观,直接融资市场变得更加丰富。


3月5日, 两会在京召开。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


一、我国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现状


我国通常将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1955年,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的论文中 。1996年,朱镕基同志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时提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首次将此概念引入中国。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直接融资”定义为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间接投资反之亦然。


在这种融资方式下,在一定时期内,资金盈余单位通过直接与资金需求单位协议,或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资金需求单位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求单位使用。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均属于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资金直供方式,与间接金融相比,投融资双方都有较多的选择自由。而且,对投资者来说收益较高,对筹资者来说成本却又比较低。


从统计学角度来说,直接融资一般指股票和债券融资,即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与企业债券之和。间接融资一般指银行贷款,即中长期贷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关系,既反映一国的金融结构,也反映一国中两种金融组织方式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贡献程度。


微信图片_20190419120003.jpg


微信图片_20190419115955.jpg


二、我国资本市场融资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自2002年至今基本呈持续增长态势,2018年底已达14.75%。这一比例的上升,主要来源于企业债券融资额的大幅上升,而股票市场的融资额相对较低。


多年来,我国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比重不高。2017年,在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存量占比达58%、非标融资达23%、债券融资占11%、股权融资占8%。由于非标融资实际资金来源也大量出自银行,同时银行还是市场上最大的债券投资者,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属性还有待加强。可见,银行占企业融资绝对主导地位,股票融资市场改革亟需加快推进。2018年,市场情况有了新变化。随着金融监管工作逐步推进,非标融资进入显著规模压降阶段;信用违约事件频发,债券融资增速下滑;股权融资,包括股票及私募股权融资,呈现增速下滑趋势。总体看,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现象进一步突出。由此明确,直接融资比例过低,仍然是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银行对贷款有抵押品要求,资金必然向固定资产集中的房地产、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倾斜;而代表未来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轻资产行业,银行介入或发放贷款时并无优势。


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相辅相成,好比人体的五脏六腑与血脉经络,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实体经济是根,金融是滋养实体经济的水分,脱离了实体经济这棵大树的庇护,没有了实体经济之树的根系的吸收,金融之水则终将干涸;同样,离开了金融之水的滋养,实体经济的大树也终将枯萎。二者相辅相成,和谐同步发展才是健康持久之道。任何一方发展过度都会产生负面效用。


如果金融反客为主,就会造成资金空转,流向各类投机领域,引发各类资产泡沫风险,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但如果过度强调实体经济,无视金融的作用,实体经济最终也将无法顺畅运转,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也会导致社会财富及居民整体福利的下降。


广义上来说,金融本身即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当前通过改革手段,加强金融系统的监管,是对金融发展速度超越实体经济增长速度的纠偏,并非否定金融市场的作用与地位。


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撑,金融的本职就是源源不断为实体经济“输血”。但是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难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对于我国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一些建议


(一)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一能降低中国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二能降低中国企业的杠杆率;三能分散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此举既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也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具有积极意义。


总体讲,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导向,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坚持防范金融风险原则,既大力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更多可选择的直接融资渠道,也要发展和完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债券品种创新,扩大优质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二)推进科创版落地,深化创业板改革


近期,在股权融资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上交所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即将落地等政策不断释放积极信号。股票市场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截至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已达6961家。 


科创板支持优质创新型“硬科技”企业上市,在企业上市条件方面,形成多元化上市标准体系,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这是对现有上市规则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优质企业直接融资的重大利好。


与此同时,深化创业板改革,稳步推进新三板发行与交易制度改革,促进新三板成为创新型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加快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举措,已箭在弦上。这意味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可为直接融资提供更多渠道。


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退出机制,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改革等,有力支持股权市场积极增加市场供给,扩大直接融资。

 

(三)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金融系统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困难,责无旁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目前,根据中央决策部署,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在直接融资方面,从债券和股权渠道发力,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第一,打造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2018年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央行提供部分初始资金,通过专业机构市场化运作,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担保增信等方式,为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有竞争力,但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民营企业发债,提供信用支持。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帮助更多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获得融资。


第二,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为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人民银行正推动由符合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发起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初始引导资金,带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阶段性的股权融资支持。


(四)促进创投产业发展,发挥其直接融资“信号”机制作用


实践中,创业投资指的是以私募方式筹集资金,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IPO、并购、回购等股权转让方式实现退出,获取回报的投资形式。面向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创投作为直接融资的“先锋”,某种意义上也对股市融资和债券发行提供了“信号”。



为促进创投行业发展,一些政策建议包括:

1.为创投产业发展提供适度宽松的监管环境。


除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外,创业投资由于在资金募集、合格投资者准入、风险识别和承受方面区别于公募基金,因此发达市场均对创投基金采取相对宽松的监管措施。建议在监管框架设计中,主要针对基金投资者保护进行设定,对创投机构运作及管理的监管不易过度。


2.对创投基金及出资者给予适度优惠的政策。


为了鼓励投资者通过基金从事创业投资,就有必要给予适度的税收优惠,不在基金环节征税,而是通过“先分后税”方式在投资者环节征税。对于国内创投目前普遍面临募资困难现实,相关部门应参考国外经验、设计优惠政策,鼓励民间社会资本投入创投行业。


3.完善市场制度,为创投基金提供更多退出途径。


成熟的资本市场均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企业可根据其发展阶段及风险程度相应选择适合的资本市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应加快,扩大新三板和场外交易市场,开设“二手基金交易市场”以促进交易,提高流动性,为基金项目退出和实现收益建设平台。


因此,要促进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构建与现代服务业转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必须加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股权投资市场。提高社会直接融资比例,应作为未来金融改革的着力点。


免责声明

1.条款的接纳

本节包含本网站使用的有关条款。凡浏览本网站及相关网页的用户,均表示接受以下条款。

2.网站信息和资料的使用

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包括集团下属各机构成员只在法律允许的国家中提供本网站所述的产品及服务。本网站所发布的资料无意提供给受法律发布限制的国家的人士或居民使用。 本网站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法律不允许的国家不构成向任何人士要约邀请或购买投资产品或其他产品服务的邀请。本网站的信息及资料不应视为专业人士意见。使用本网站的用户应在有需要时寻求专业人士建议。

3.获取投资服务的条件

本网站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投资服务,需要对客户资质进行评估,并非所有的客户都可以获得所有产品和服务。您是否符合享受产品和服务的条件,最终的解释权归本网站。

4.网站声明修改的法律效力

本公司保留任何时候对本使用条款包含的信息和资料及其显示的条款、条件和说明进行修改的权利,您继续使用本网站,则视为您接受这些更改。

5.关于条款冲突的处理

本网站某些部分或网页可能包括单独条款和协议,作为对本使用条款的补充。如果有任何冲突,该等附加条款和协议将对相关部分或网页适用。

6.知识产权

本网站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应被用户视为得到许可或有权使用本网站上的任何商标。未经本公司或其他相关权利人的许可,用户不得擅自使用与这些商标相同的商标。

7.不保证

或设备作充分保护和备份,并负全责采取合理而适当的预防措施以扫描电脑病毒或其他毁灭性产物。本公司在编制本网站所载信息和资料时已力求审慎。但本公司只能按目前现状提供有关信息,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尤其是不作不侵犯版权、资料保密、准确性、合适性或不含计算机病毒等担保。

8.电子邮件

通过互联网传送至本公司的电子邮件无法保证绝对的安全。如用户通过互联网发送的信息,或要求以电子邮件方式回复,本公司不对由此所造成的任何损失负责。本公司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网站所产生的直接、间接、个别或连带的损失。

9.互联网传输

互联网传输可能会受到干扰,中断、延迟或数据错误,本公司对于非本公司能控制的通讯设施故障可能引致的数据及交易之准确性或及时性不负任何责任。

您进入本网站及浏览其任何网页,即表示您同意遵守上述条款。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

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