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研究 > 产业洞察
政策持续加码,中医药迎来最好机遇
发布日期: 2022-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的发展成就。中医药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方案”的一大特色,为守护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新期盼,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既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又是保障人民享有幸福安康生活的内在要求和维护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国民健康事业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工作做出明确指导。


一、规划出台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国国民健康事业取得相当亮眼的成绩,重大疾病防治成效显著,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健康扶贫任务全面完成。总体来看,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至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6.34岁提高到77.93岁,婴儿死亡率从8.1‰降至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0.7‰降至7.5‰,孕产妇死亡率从20.1/10万降至16.9/10万,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7.7%。


在看到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仍然要清晰认识到仍存在的挑战,当前,我国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持续存在;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患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职业健康等问题仍较突出。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康复、护理等需求迅速增长。优生优育、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亟待加强。需要加快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摄图网_500905169_banner_八宝茶(企业商用).jpg


二、规划发展目标与原则


《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挥,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


同时在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了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六大领域的具体目标。相较于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主要新增了一些围绕人民健康的非卫生治疗指标,比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等指标,体现了发展思路的转变,更加注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内外部因素。另外指标中首次加入了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比例,可见对中医治疗在医疗体系中的比重的增加,凸显对中医治疗的信心。

 

《规划》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健康优先,共建共享。加快构建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完善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行动的体制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二是预防为主,强化基层。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和重点人群健康,强化防治结合和医防融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推动资源下沉,密切上下协作,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三是提高质量,促进均衡。把提高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质量作为重点,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缩小城乡、区域、人群之间资源配置、服务能力和健康水平差异。四是改革创新,系统整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破除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处置能力。统筹预防、诊疗、康复,优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促进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从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可以明显看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健康事业的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中医药作为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独特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同时,深刻阐明了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关系,彰显了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摄图网_501128156_banner_药材特写(企业商用).jpg


三、规划涉及中医药领域的重点任务解读


《规划》提出了七项重点工作任务,与以往相比,有相当多篇幅涉及中医药的发展,其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一大任务进行重点阐述。


1.在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方面。《规划》明确,提高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依托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发挥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作用,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中医疫病防治能力。全面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发热门诊、留观室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急诊、重症、呼吸、检验、麻醉、消化、心血管、护理、康复等专科服务能力。


从中可以看出,《规划》充分肯定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独特优势,反映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对中医药防疫寄予的厚望,显现了中医药在未来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2.在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方面。《规划》要求,维护环境健康与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和疗效评价体系。


由此可见,中医药质量和疗效评价体系已经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质量和疗效评价体系是否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干预措施的效果,对于治疗方案或治疗方法的制定和应用非常重要。由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在理论体系上存在较大差异,以西医体系去评价中医药,不但不够准确、科学,也极易出现偏差。现阶段中药新药,尤其是复方新药,面临的巨大挑战源于评价体系,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必将成为中药新药发展的拦路虎。因此,汲取现代医学的评价思路和优势,合理应用西医学的疗效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客观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将有助于新药的研发并提高成功率。


3. 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规划》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提升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优势专科和县级中医医院特色专科服务能力,力争全部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丰富中医馆服务内涵,促进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康复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与模式。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


同时,《规划》要求,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开展中医药活态传承、古籍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中医循证能力。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快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加强中药质量保障,建设药材质量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可追溯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机制。


从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振兴发展,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定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从中医药振兴工程建设、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资源保护和创新研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层面提出相关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的作用和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


摄图网_501135611_banner_冬季滋补中草药食材(企业商用).jpg


4.在做优做强健康产业方面。《规划》明确,促进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制造生产。围绕健康促进、慢病管理、养老服务等需求,重点发展健康管理、智能康复辅助器具、科学健身、中医药养生保健等新型健康产品,推动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产品进入临床试验。《规划》专门强调了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类的健康产品,丰富中医药健康产品供给,其中以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功能性化妆品、日化产品为重点,未来该类产品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同时,《规划》强调,增加商业健康保险供给。鼓励围绕特需医疗、前沿医疗技术、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应用以及疾病风险评估、疾病预防、中医治未病、运动健身等服务,增加新型健康保险产品供给。《规划》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治未病等保险产品,丰富了健康保险产品种类,满足社会对中医药服务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保险业在补充中医药产业方面相关险种后,将更有助于医疗健康业务的完善和健康发展。因此,利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保险业应加深布局中医药领域。


5.在强化国民健康支撑与保障方面,《规划》要求,深化相关领域联动改革。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规范管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


同时,《规划》指出,完善卫生健康法治体系。贯彻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加快推动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职业病防治法、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构建系统完备的卫生健康法律体系。加强交流合作。完善我国参与国际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深化中医药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卫生健康合作,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该项任务更多从制度机制层面对中医药发展提出相关要求,一方面,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完善卫生健康法治体系,加快推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等制修订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中医药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我国参与国际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政策面给予中医药极大的支持,体现“中医药发展为民,中医药发展惠民”的理念,同时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扩大在国际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力度,是我国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中国力量。

 

“十四五”时期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继《“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后,《“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再次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导航!中医药步入了发展的春天,让我们乘势而为,驭势而赢,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摄图网_501578418_banner_中药药材特写(企业商用).jpg

免责声明

1.条款的接纳

本节包含本网站使用的有关条款。凡浏览本网站及相关网页的用户,均表示接受以下条款。

2.网站信息和资料的使用

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包括集团下属各机构成员只在法律允许的国家中提供本网站所述的产品及服务。本网站所发布的资料无意提供给受法律发布限制的国家的人士或居民使用。 本网站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法律不允许的国家不构成向任何人士要约邀请或购买投资产品或其他产品服务的邀请。本网站的信息及资料不应视为专业人士意见。使用本网站的用户应在有需要时寻求专业人士建议。

3.获取投资服务的条件

本网站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投资服务,需要对客户资质进行评估,并非所有的客户都可以获得所有产品和服务。您是否符合享受产品和服务的条件,最终的解释权归本网站。

4.网站声明修改的法律效力

本公司保留任何时候对本使用条款包含的信息和资料及其显示的条款、条件和说明进行修改的权利,您继续使用本网站,则视为您接受这些更改。

5.关于条款冲突的处理

本网站某些部分或网页可能包括单独条款和协议,作为对本使用条款的补充。如果有任何冲突,该等附加条款和协议将对相关部分或网页适用。

6.知识产权

本网站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应被用户视为得到许可或有权使用本网站上的任何商标。未经本公司或其他相关权利人的许可,用户不得擅自使用与这些商标相同的商标。

7.不保证

或设备作充分保护和备份,并负全责采取合理而适当的预防措施以扫描电脑病毒或其他毁灭性产物。本公司在编制本网站所载信息和资料时已力求审慎。但本公司只能按目前现状提供有关信息,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尤其是不作不侵犯版权、资料保密、准确性、合适性或不含计算机病毒等担保。

8.电子邮件

通过互联网传送至本公司的电子邮件无法保证绝对的安全。如用户通过互联网发送的信息,或要求以电子邮件方式回复,本公司不对由此所造成的任何损失负责。本公司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网站所产生的直接、间接、个别或连带的损失。

9.互联网传输

互联网传输可能会受到干扰,中断、延迟或数据错误,本公司对于非本公司能控制的通讯设施故障可能引致的数据及交易之准确性或及时性不负任何责任。

您进入本网站及浏览其任何网页,即表示您同意遵守上述条款。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

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