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研究 > 产业洞察
养老大业如何成?金融助力显神通!
发布日期: 2022-09-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重视。为了满足新时期居民对于养老生活保障、财产规划等方面的需求,金融工具无疑是最有力的扶持手段,养老金融也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我国现有养老金融体系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以及养老产业金融,从养老保险、财产规划和养老生活三方面确保金融工具对养老产业的支持。

 


 

一、养老金金融

 

养老金金融通过金融干预来管理积累型养老金,实现保值增值,主要包括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养老金制度和个人养老金制度。

 

(一)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统一政策规定且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第一支柱”。它包括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养老提供了可靠保证。

 

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有两大特点:一是覆盖范围广,参保人数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共有约3.6亿人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经过11年的发展,我国2021年已有10.3亿人进入该体系,增长了2.86倍。二是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规模大。随着覆盖全民的社保制度不断发展、参保人数成倍增长,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和累计结余均有较大的增长。

 

自2009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和2011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以来,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支出、累计结余分别从2011年的1.8万亿元、1.3万亿元、2.1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6万亿元、6.0万亿元、6.4万亿元。

 

(二)职业养老金制度

 

为了缓解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我国鼓励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养老第二支柱),来建设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目前我国职业养老金制度包括了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分别对应了民营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两套工作系统,极大程度上补充了我国养老体系的结构。其中我国职业年金由于采取强制参与形式,发展较为稳定快速;而企业年金由于选取自愿参与的方式,其发展有待进一步探索。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虽有进步但也有许多不足。首先,我国企业年金参保企业和参保人数增长速度相对缓慢。2010年至2021年间,我国企业年金的参保企业数由3.71万增长至11.75万,参保人数由1335万增长至2875万。期间,2014-2015年是企业年金发展低增长时期,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数量、参保人数的增速开始明显下滑,直至2019年左右才开始有所回升。

 

其次,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区域不平衡,发展结构不平衡。从发展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和参保人数高于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省市;从发展结构来看,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多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例如电信、铁路、石化、电力等行业的企业,相比之下中小型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非常少。第三,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范围不断扩大,投资收益不稳定且效果有限。2021年,全国企业年金投资组合中有7.37%的组合能够取得8%以上收益,也有近20%的组合业绩分布在6%—8%范畴,超过50%以上的组合业绩区间在4%—6%之间,也有2%左右的企业年金去年全年没有取得正收益,对比发达国家水平而言,我国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状况一般。

 

(三)个人养老金制度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我国养老金体系的第三支柱,通常以个人主导,工作时有一部分钱税前缴纳,退休后取款时再征税。起初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该制度的代名词,但在后续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也成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中的中坚力量,为我国多元化养老体系的构建做了完善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我国商业养老保险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虽然仅有一年多的试点工作经验,但是已成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7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投保件数近21万件,累计保费23.5亿元,其中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近3万件。


 


二、养老服务金融

 

养老服务金融作为养老金融的一大方面,是指社会机构围绕老年人的各类消费需求所涉及的产业进行金融服务活动。随着养老产业需求的持续扩大,在金融行业的改革、科技发展、产品创新等因素驱动,养老服务金融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一)服务主体分类

 

目前,市场上提供主流养老服务金融的机构通常为银行、保险、基金和信托。银行拥有专业的金融团队、产品体系和风控体系,是养老服务金融市场上的中坚力量,主要发行的养老服务产品有养老储蓄产品(一种以养老为目的的存款)、养老理财产品(一种旨在使养老资产长期稳健升值的产品)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解决老年人融资需要的产品)。保险公司在养老服务金融中通常扮演着创新探索并加以实践的角色,除了商业养老保险之外,还会创新银行业务发行住房反向抵押保险;

 

与此同时他们还会接受团体客户委托涉及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根据其需要推出定制金融产品。基金公司近年来也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养老FOF为代表的养老型基金便是目前主要的代表性成果,虽然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但未来发展空间可期。信托公司可以提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信托业务和资本投资业务等服务,同时能够提供从个人养老账户管理到养老金融产品配置的全链服务。近日某私人银行推出“养老保障特殊目的家族信托”(简称“养老信托”),为老龄客户提供更高品质、更个性化、更有保障的养老金融服务。这也是继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后养老金融的又一次创新。未来养老服务信托将会是信托公司的一个重要转型方向,也是进一步丰富信托公司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此外,可与家族传承、慈善等业务实现协同发展。

 

(二)政策方向与未来导向

 

“十四五”以来,我国对于养老服务金融的重视日益加强,国务院、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提高对该领域的扶持力度:

 

2020年1月,银保监会等13个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功能,积极发展多样化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为商业养老保险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021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要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2022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支持和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支持机构探索养老金融产品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2022年6月,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严格规范相关产品和销售机构,引导产品向长期性、适应性方向创新;

 

2022年7月,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准备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工作,加快养老领域金融产品的创新,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方位需求。

 

在未来,无论是从发行主体、产品属性来看,还是从监管主体来讲,养老服务金融将更多与第三支柱养老产品绑定,以丰富、补充我国的养老金融体系。未来,金融监管不断强化、金融产品和养老服务推陈出新、产品从纯养老转型为个人生命全周期服务将是养老服务金融发展的三大趋势。


  


三、养老产业金融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服务供给的压力持续加大,因此,作为养老金融中的“基建项目”,为养老产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的养老产业金融同样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养老产业链涉及的细分领域众多,从市场需求来看,以下七个领域将成为养老产业的主战场:

 

1.老年疗养:康复医疗、保健医疗和养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康复类、养生类、理疗类、护理类、休闲锻炼类、检测类、便利生活类等。

3.老年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

4.养老机构:能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的养老中心、养老院、护养老社区、护理院等。

5.老年文化:休闲方面包括老年活动中心、老年茶园、老年棋牌室、阅览室、歌舞厅、游乐场等,文化教育方面包括老年大学、老年职业培训、各种学习班等老龄教育产业等。

6.老年出行:如低速电动车、三轮汽车、接娃电动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人力助力车等。 

7.老年食品:包括易食食品、老年营养配方食品、老年营业补充食品以及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药食同源食品等。

 

从目前来看,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成熟度是严重滞后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很多细分领域尤其是养老服务领域都出现供需严重不匹配的情况。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除了国家政策层面积极倡导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一方面,养老产业金融未来的投资方向会偏向创新产品。近三年,国家出台的养老金融政策大多聚焦于智慧养老产业与养老机构的建设,其中“场景化服务”则是关键。养老产业金融可以聚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在养老产业的场景化服务中推出更有适老化、智慧化的服务和产品;与此同时,随着老龄化人口增多、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我国的养老产业市场需求会进一步增加,这更需要各界力量通过养老产业金融进行资源整合,探索养老服务的新路径。

 

另一方面,养老产业金融未来会用更多融资方式帮助项目融资。由于养老产业项目大多具有投资规模大、资金回笼期长等属性,针对这一特质,我国养老产业急需金融工具的使用与创新,在投融资方面带来更多活力。目前,在新三板、北交所和港股市场中已有多家养老企业上市成功,在资本市场中获得了大量融资,得以持续发展;同时PPP模式与养老服务产业对接,可以解决养老服务产业资金缺乏的问题,并且能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未来,我国养老产业金融可以在借鉴传统工具融资成功案例的同时,积极开发新金融工具帮助养老产业迅速发展。


免责声明

1.条款的接纳

本节包含本网站使用的有关条款。凡浏览本网站及相关网页的用户,均表示接受以下条款。

2.网站信息和资料的使用

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包括集团下属各机构成员只在法律允许的国家中提供本网站所述的产品及服务。本网站所发布的资料无意提供给受法律发布限制的国家的人士或居民使用。 本网站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法律不允许的国家不构成向任何人士要约邀请或购买投资产品或其他产品服务的邀请。本网站的信息及资料不应视为专业人士意见。使用本网站的用户应在有需要时寻求专业人士建议。

3.获取投资服务的条件

本网站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投资服务,需要对客户资质进行评估,并非所有的客户都可以获得所有产品和服务。您是否符合享受产品和服务的条件,最终的解释权归本网站。

4.网站声明修改的法律效力

本公司保留任何时候对本使用条款包含的信息和资料及其显示的条款、条件和说明进行修改的权利,您继续使用本网站,则视为您接受这些更改。

5.关于条款冲突的处理

本网站某些部分或网页可能包括单独条款和协议,作为对本使用条款的补充。如果有任何冲突,该等附加条款和协议将对相关部分或网页适用。

6.知识产权

本网站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应被用户视为得到许可或有权使用本网站上的任何商标。未经本公司或其他相关权利人的许可,用户不得擅自使用与这些商标相同的商标。

7.不保证

或设备作充分保护和备份,并负全责采取合理而适当的预防措施以扫描电脑病毒或其他毁灭性产物。本公司在编制本网站所载信息和资料时已力求审慎。但本公司只能按目前现状提供有关信息,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尤其是不作不侵犯版权、资料保密、准确性、合适性或不含计算机病毒等担保。

8.电子邮件

通过互联网传送至本公司的电子邮件无法保证绝对的安全。如用户通过互联网发送的信息,或要求以电子邮件方式回复,本公司不对由此所造成的任何损失负责。本公司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网站所产生的直接、间接、个别或连带的损失。

9.互联网传输

互联网传输可能会受到干扰,中断、延迟或数据错误,本公司对于非本公司能控制的通讯设施故障可能引致的数据及交易之准确性或及时性不负任何责任。

您进入本网站及浏览其任何网页,即表示您同意遵守上述条款。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

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