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提出要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
《任务》指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相对于2018年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2019年的表述变为“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2018年常住人口100-300万的Ⅱ型大城市“不得实行积分落户”,有条件城市要“进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2019年的表述变更为“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2018年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2019年的表述变更为“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2018年对于超大特大城市,“要区分城区、新区和所辖市县。制定差别化落户条件,探索搭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2019年的表述变更为“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2018年“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2019年改为“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2018年“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2018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2019年变更为“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
由《任务》的用词可见,此次《任务》对特大超大城市首提增加落户规模,相对于2018年,2019年的《任务》对进城落户更为宽松,也更为开放与宽容。这是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又一次创新,有助于人口要素在城乡间、城镇间自由流动,有利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实施。
一、受益群体
中国官方根据“城区常住人口”,把城市分为5个级别——超过1000万的是“超大城市”;500到1000万的是“特大城市”;100到500万的是“大城市”;50到100万的是“中等城市”;50万以下的是“小城市”。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7%-18%左右,这部分人已经在城市生活,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强,解决这2亿多人的落户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2019年《任务》指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这项政策意在解决城市存量人口的落户问题,即帮助那些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这无疑是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史上的一大突破。
《任务》提出,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这一举措将帮助发展机会缺失的贫困人口融入城市、摆脱贫困;而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这一举措,则降低了城市落户门槛,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作用大大减轻。
二、对轨道交通以及房地产业的影响
第一,以300万人为界,我国将城市分为“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没有修建地铁的资格,比如惠州、珠海。这类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意味着未来将有一大批城市获得修建地铁资格。
《任务》指出,中心城市未来将在城市圈规划、运作中发挥“牵头”作用。在此之前,我国已有部分城市进行了相关探索,比如北京通州区拿下了河北廊坊北三县的规划权,西安代管了周边部分市县,获得了更直接的运营权;为让城市群变成“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建设尤为重要。《任务》提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都市圈建设与运营”,都市圈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资金,需要大企业参与,类似万科这种大企业天然具有优势。因此,《任务》的实施对于大房企以及非房企的大企业而言,是重要的发展机遇。
第二,“Ⅰ型大城市”则是“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这对于楼市是重大利好,因为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多有限购措施,降低落户门槛就是“增加房票”。
城镇化仍然是当前“扩大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手段。社会资本参与都市圈不仅仅是建设,还包括运营。以前,开发商只是在“造城”。将来将获得“都市圈建设和运营”的机会,年销售万亿级的企业将不断涌现,这是空前的重大机遇;由于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息息相关,而房地产是百业之王,地产业的发展也将促使投资者获得巨大的机会。《任务》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房地产商和个人投资者的财富。
三、促进城市群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任务》中有两句话值得重视:“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中国有四大城市群——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成渝。目前,京津冀、大湾区都已经列入国家战略,拿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的规划纲要。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已被明确纳入国家战略,会有同样规格的规划纲要。对于成渝,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至关重要:成都汇聚资金正在逼近4万亿,仅次于北上深广杭,重庆也有3.7万亿以上,超过南京、苏州、天津、武汉。《任务》的实施使得新落户市民得以填充部分城市紧缺的税源和空置的房屋,城市基建也会在新投资之下展现出新面貌。城市化发展又会有一波提速。
四、提高城市服务软实力
《任务》的实施将促进我国城市人口统计工作,逐年统计发布各城市的行政区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行政区城镇户籍人口、城区户籍人口数据,开展各城市的行政区城镇常住人口、城区常住人口统计前期工作。此外,将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打通各地区各部门数据壁垒,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便利性,提高城市服务软实力。
总体而言,《任务》明确大城市要全面放开落户条件。这意味着一二线城市人口增加,三四线城市房价走势堪忧。随着新一轮抢人大战拉开帷幕,一二线和三四线之间会越来越分化,一线城市圈的建设和商业巨头的重组,也会因此提速。此次政策鼓励农民进城之后,意味着原本分散的农村土地将逐步集中,意味着农村土地的流动也将提速,大量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将同时源源不断的涌入市场,为中国经济注入迅猛的活力。这也同时带动了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地产行业的繁荣以及城市服务软实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