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旅专家王钧凯认为:如果说休闲度假是一种生活质量的诉求,那么康养无疑是生命质量的提高诉求。较之于旅游,康养已经上升到人类生活需求的更高层次,因为康养是在人们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而衍生出来的精神层面的深度体验。
一、康养产业及其分类
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以健康农产品、农业风光为基础和元素,或者是具有康养属性、为康养产业提供生产原材料的林、牧、渔业等融合业态。如:果蔬种植、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等。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满足消费者有关生态康养产品和体验的需要。
然而,根据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关联产业等的不同,康养产业又具有不同的分类:
基于消费群体的康养产业分类,根据消费群体的年龄结构,可以把康养产业分为以下几类。
(1)妇孕婴幼康养: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新的分支,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妇孕婴幼群体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该群体消费转向多元化,妇孕婴幼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医疗保健,更多母婴健康产品服务持续涌现,如产前检测、产后恢复、胎儿早教、小儿推拿、妇幼膳食、益智玩具等其他围绕妇孕婴幼群体的康养产品。
(2)青少年康养:是指为满足青少年群体康养需要的产业集合。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康养供给更多是围绕教育、体育、旅游、美容、养生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展开,如健身赛事、康复医疗、中医药疗养、亚健康防治、美体美容、心理诊疗等相关产品与服务。
(3)中老年康养:由于业界始终将健康和养老视为康养产业的主要组成,且现阶段中国社会加速步入老龄化,因此中老年康养长久以来都集中或等同于养老产业。就现阶段该群体实际需求来看,中老年康养不仅包含养老产业,还包含医疗旅游、慢病管理、健康检测、营养膳食、老年文化等相关及周边产业。
基于市场需求的康养产业分类,康养的基本目的实现从物质、心灵到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健康养护,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基于养身的康养:养身即是对身体的养护,保证身体机能不断趋于最佳状态或保持在最佳状态,是目前康养最基本的养护内容和目标。如保健、养生、运动、休闲、旅游等产品或服务,旨在对康养消费者的身体进行养护或锻炼,满足康养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需要。
(2)基于养心的康养:养心即是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养护,使康养消费者获得心情放松、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因此,养心康养所涉及的产品或产业主要有心理咨询、文化影视、休闲度假等对人心理层面产生影响的产品或服务。
(3)基于养神的康养:养神即是对人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养护,旨在保证个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和安逸。基于养神的康养业具体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安神养神产品、宗教旅游、艺术鉴赏与收藏服务以及禅修服务等。
基于关联产业的康养产业的分类,根据康养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将康养产业分为康养农业、康养制造业和康养服务业三大类。
(1)康养农业:康养农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以健康农产品、农业风光为基础和元素,或者是具有康养属性、为康养产业提供生产原材料的林、牧、渔业等融合业态。如:果蔬种植、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等。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满足消费者有关生态康养产品和体验的需要。
(2)康养制造业:康养制造业泛指为康养产品和服务提供生产加工服务的产业。根据加工制造产品属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康养药业与食品,如各类药物、保健品等;康养装备制造业,如医疗器械、辅助设备、养老设备等;康养智能制造业,如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检测设备等。
(3)康养服务业:康养服务业主要由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和养生服务组成。健康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康复理疗、护理服务等;养老服务包括:看护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养老金融服务等;养生服务包括:美体美容、养生旅游、健康咨询等。
二、基于养身、养心、养神需求的康养农业的诞生
康养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升级版,是健康农业与养生农业的结合,目前的模式多为现代农业+康养。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关于康养农业的需求越来越多。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康养农业的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有统计显示,我国的康养人群正由60岁以上人群需求向40岁以上人群需求转变,康养市场每年蕴含至少高达1万亿元的市场份额,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3000元用于健康养生。康养农业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以及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在贫困地区促进脱贫攻坚都有不错的效果。
康养农业就是把健康的理念和发展农业结合起来考虑,相对于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康养农业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农业发展态势。康养农业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并能有效的实现对“养身、养心、养神”康养需求的满足。
养身:以前农耕是农民为了粮食和生存进行的长期的职业性劳动,而康养农业中的田园农事劳作则是适度的、参与性、短期的健身养身活动,更强调体验性和适度参与性,以达到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的目的。另外,人们对健康理念的追求,寻求健康绿色的食品,而康养农业可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养心:在乡村田园中,更多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空气清新,改变着生态环境质量,空气中有更多的负氧离子,这正是养生所不可缺少的“空气长寿素”。老年游客在田野中散着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观赏者美丽的自然景观,身体和心理上都是格外的畅快,最终达到养生和长寿目的。
养神:传统的农业仅仅是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养生农业则强调依托农业,享受田园生活。它以田园为生活空间,以农作、农事、农活为生活内容,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活目标,是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健康身体、治疗疾病、颐养天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将田园生活作为休闲度假,可以“静养”;作为农耕体验,可以“动”养;作为文化熏陶,还可以“和”养,体验“与世无争、自给自足”是农业文化精髓。
三、现代农业康养小镇发展模式案例——日本阿苏休闲农场
阿苏农场位于日本九州岛熊本县阿苏旧中国立公园内,占地约100万平方米,建于海拔350m的阿苏山脚下,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建有很多旨在促进身心健康的体验设施、餐厅、温泉等。是一座多功能综合型寓教于乐的休闲乐园,年接待游客500万,连续十年在日本旅游景区排名第4位。
阿苏农场优异的成绩来源于两点:一是依托资源优势,以温泉、作物种植打造了养生主题。二是定制化运营以及特色产业的支撑。
借助了阿苏火山的自然风景设计了“泊、愈、栽、动、食、买”六大主题项目,也就是包含了“住宿、疗愈、栽培、活动、美食、购物”等活动在内的六大系统。
疗:主题理疗——温泉养生
充分利用现有温泉资源,阿苏农场紧靠阿苏火山,拥有天然的温泉,设计者利用这个资源,设计不同风格的疗愈系统,包括享誉海外的日式“风吕”(洗澡)和种类齐全的温泉理疗,在与自然亲近的同时身心得到最大疏解,理疗养生也是阿苏农场的主题和特色。
泊:招牌住宿——馒头屋
农场最具特色的便是形状奇异如同馒头且连绵成群的330栋“馒头屋”。“馒头屋”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分为“乡村区”、“皇家区”、“私人区”。每个“馒头”都是一个独栋小别墅,屋内的设计是没有天花板的,墙壁与屋顶相融,给居住者新奇的感受之余,也赋予他们极大的安全感。
验+动:亲子娱乐活动的多样体验
阿苏休闲农场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力运动设施与场馆。例如“元气森林”是大人、孩子能共同体验的健康休闲空间,分布着很多别出心裁的装置,可以让人同时锻炼身体和头脑。
食:自产美味食材
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是农庄永恒不变的吸引点。阿苏温泉农场有十间餐厅,利用农场自产的品质食材,通过料理师的创意设计,做出一份份精致的料理,从拉面到铁板烧,种类丰富,此外,这里还有适合团体旅客的大型健康自助式餐厅,充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商:各式各样的特产促进消费
阿苏农场中有十几间特色商店,商品以各式各样的阿苏名产及熊本县特产、杂货为主,还有优质的乳制品及点心,干酪店里有许多家庭制造及正宗欧洲进口等200多种品种,很多都可以先尝后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