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上篇中我们提到,森林康养是指以森林生态景观和资源、森林空气环境和林间特色食材等为依托,配备相应的医疗康养服务设施,开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一系列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及过程的统称。
森林康养产业是集林业与康养等多元产业嵌入耦合而形成的新概念、新业态,是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的新模式。随着我国各省(区、市)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森林康养产业在国内得到蓬勃发展,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浙江省安吉县就是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实践中的一个典型地区。
一、浙江省安吉县森林康养产业概况
安吉县的森林覆盖率达70.1%,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也是全国首批森林康养产业示范区、试点县。安吉县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和美丽乡村发源地,生态优势明显,林下经济发展较快。
近年来,安吉县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基础上积极推进“金山银山”成果转化,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养生产业相融合,确立了“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的全域发展理念,森林康养被作为发展林业经济的重点纳入了《安吉县休闲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森林康养产业逐渐向区域性、一体化、产业链建设方向发展,为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16年,安吉县成为全国首批森林康养试点县。截至目前,安吉县已成功创建6个森林康养基地、5个森林养生基地和8个森林特色小镇,另外还有80家森林康养人家。
二、安吉县森林康养产业最新政策
近日,《安吉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9—2025)》通过评审,这也是浙江省首个针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编制的规划。该《规划》的出炉,标志着安吉县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规划》将树兰医院康养基地、山屿海康养基地等10个在建项目列为重点开发建设基地。《规划》将打造森林康养‘一心三区四带,四季全域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心”是以安吉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灵峰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城市周边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县域中部25公里高端休闲产业带;“三区”就是建设西部、南部和北部森林康养重点功能区,发展森林康养教育、森林康养食药等产业;“四带”则以四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为基础,整合、联系沿线各类森林康养产业资源。
《规划》的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安吉县森林康养年服务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森林康养产业年产值达到200亿元。中远期目标是:到2025年,让森林康养产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依托中国竹乡的山水资源,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森林康养新高地,为全国森林康养产业提供新示范。
三、安吉县森林康养产业特色
安吉县立足县域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以重大项目为主抓手,以“供给侧改革”理念建设森林康养产品体系,打造森林康养高端品牌,努力实现综合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具体来看,安吉县森林康养产业的主要特色有以下三个方面:
1.项目集聚化
安吉县森林康养以灵峰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大力推进县域中部25公里高端休闲产业带发展,重点实现资源要素集中、项目招引串联。目前该产业带上共有重大休闲旅游项目22个,其中产业类项目19个,公共设施类项目3个,总投资达270亿元。项目业态覆盖多个方面,逐渐形成了高端休闲养生项目的集聚地、样板区。
2.产品多元化
围绕健康产业发展目标,安吉县大力推进康养与林业、农业、水利、工业、体育、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高山滑雪、温泉养生、峡谷漂流、房车露营、户外拓展、绿道骑行、高尔夫等多元化康养类型产品,推动安吉森林休闲康养产业由单一景点化向度假养老、中医药养身、运动健身、禅修养心等多元化发展,满足各类人群康养需求。
当前,安吉县森林康养产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县域中南部的天荒坪、山川乡及灵峰旅游度假区一带。董岭村候鸟式民宿养老,每年夏季接纳3000余都市老年人常住;江南天池景区以户外滑雪、温泉及漂流最为著名,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多样化体验运动;中南百草园瞄准亲子游市场,建成融森林文化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自然教育基地;灵峰山旅游度假区打造集森林观光、竹文化、佛教体验、运动养生、乡村休闲、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度假基地。
3.运营品牌化
引进建设以JW万豪酒店、阿丽拉度假村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游客向往的度假项目,并同步引进了君澜等一批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旅游经营团队,以“供给侧改革”的发展理念创造了游客的需求,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选择以及更好、更规范、更贴心的服务。
四、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森林康养产业在我国还未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基于森林康养产业的实践及挖掘仍存在概念混淆和分歧,产业政策、行业规范及相应激励机制还未推进做实,产业所依托的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目前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产业理念及政策支撑不足
以安吉县为例,更多的经营者对森林康养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森林旅游、度假休闲的层面上,没有注重健康服务在森林康养产业中的重要性,森林康养产业的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2.资源利用及产业布局不佳
在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对森林周边自然、人文生态资源没有做到充分规划和合理利用,忽视了文化及健康服务在产业中的运用。
3.发展模式及产品类型单一
当前,森林康养产业对原有生态资源依赖性过强,缺乏实践创新及产业融合的发展理念,在学科的综合应用领域需要进一步融合发展。此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受区域资源及季节限制现象明显,呈现“春夏经营、秋冬打烊”的产业发展局面。
4.人力资源及后勤服务不足
森林康养产业中相应的人员配套及服务体系还未架构成型,亟需专业的人才队伍及标准的服务体系。
五、我国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路径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不仅能够在林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也是践行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全面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因而,需要在结合当前森林康养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多种途径推进全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
1.提升理论意识,加强森林康养教育
可通过以下措施丰富人们对森林康养的认识:1)将森林康养产业纳入全国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中,明确森林康养产业在生态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森林康养产业的顶层设计。2)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依托乡村集体组织及各社会组织开展关于森林健康、森林理念的普及教育,提升人们对森林服务健康的认识。3)以现有疗养院等医疗康体机构为基础,将森林浴等户外康养科目纳入地区基本医疗体系的试点,丰富康养实践模式。
2.完善政策指引,实现产业合理布局
政策指引与科学布局是森林康养产业得以顺利发展的主要支撑,政府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规划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根据各地区森林康养资源及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科学、合理地构建产业布局,建立健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体系及相应行业标准,制定行业在市场运行中的具体规则,做好引导、监督及管理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1)推进政府的科学化引导工作,构建全面有效的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对已有森林旅游产业进行整合,净化产业市场环境。2)以现有森林康养示范点为基础,推广产业示范带建设,以森林康养产业为依托,丰富医疗、旅游等产业链的融合发展。3)加强医疗卫生部门与林业、旅游部门的合作,实现对森林康养产业的一线服务与管理。
3.完善后勤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森林康养产业融合了森林生态、医疗服务、餐饮住宿及文化旅游等诸多环节,因此亟需一支专业的队伍实现森林康养产业的协调发展。具体措施如下:1)在现实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森林康养人才引进计划,并加强国外交流合作。2)依托周边高校及科研院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3)对从事森林康养产业相关人员进行职业资质及标准考核和认定,规范人员从业标准。
4.强化创新意识,丰富森林康养产品及内涵
针对当前森林康养产业受季节性限制的问题,应结合各地区资源及季节特征,加强产品类型的开发。下面以安吉县为例,提出了各个季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规划建议。
安吉县四季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建议
结语
森林康养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模式。随着老龄化社会和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到来,以及我国关于森林康养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以森林为主要载体的森林康养产业无疑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