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方案的实施,涉及到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等多元主体,需要各主体高效衔接,互相融合,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改革试点。
一、《实施方案》具体目标
量化目标细分为三个点:
1. 通过5年左右时间,试点布局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
2. 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
3. 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除了量化目标,定性目标主要是希望企业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深度合作,注重人才培养,构建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教育和产业的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二、我国为何要试点布局产教融合型城市?
说到目标,最终目标一定是促进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产教融合将作为其发展的新引擎。方案将统筹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这3类试点对象,就是要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作用,建立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新路径。同时为全国发展提供可复制借鉴的意见。
那么为何要布局产教融合型城市呢?笔者认为, 强调教育,即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教育以人为本,通过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建设、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再通过人才推动产业的发展,以此作为改革的一条路径。在中美贸易战以及全球经济走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税政策等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国中央政府在继续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紧缩房地产行业的情况下,不断加强自身产业发展,通过产教融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人才驱动产业,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拓宽改革的新路子,总体方向明确。这样看来,就比较能理解这次方案出台的目的了。
三、试点企业可以享受哪些政策红利呢?
解读:由《实施方案》中的试点支持政策,可以看出,政府除了对执行产教融和企业的激励措施之外,专门阐述了对于高校的鼓励方式,主旨是希望高校能够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的改革中来,包括将产教融合加入到评价体系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体制的尝试性变革,社会发展的进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逐渐服务于产业,培养出的人才紧跟甚至引领产业的发展。
四、重点内容解读
1. 重点布局城市,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全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并通过试点,在产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上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借鉴的经验。
解读:城市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改革政策落实的主节点。此次方案将各项改革任务压实下沉到各个地级市,目标是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而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建设是要构建产教融合改革的“基本盘”。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相关人士认为,提出“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推进机制,明确“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以重点带动全局,标志着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正由“破冰期”迈入“深水期”,这将成为引领新时代教育、人才、产业、经济变革的战略方向。
另外,针对城市的选择问题,将覆盖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家城市综合平衡,除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外,每个省、自治区重点打造1—2家改革标杆城市。
2、试点行业与试点企业如何选择?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解释:原则上每个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至少选择3—5个行业开展试点;初步考虑力争每个试点城市建设培育100家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带动其他地区建设培育5000家以上企业。
根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我国共有2543家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52家,省级开发区1991家。在建设实施中,也要注重发挥开发区重点企业、优势产业集聚作用,努力争创“千区万企”的有利局面。
试点工作将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公共服务“补强提”工作有机结合。《实施方案》提出,主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质企业,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研发设计、数字创意、现代交通运输、高效物流、融资租赁、工程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急需产业领域企业,以及家政、养老、托幼、健康等社会领域龙头型企业,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建设培育范围。
3. 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
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营模式,试点城市要按照统筹布局规划、校企共建共享原则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解读:要实现人员、管理、文化、资源等全方位实质性融合,需要在物理空间上建立和优化一批平台载体支撑。
相关人士表示,产教融合天然的跨界性决定了产教融合的平台化发展。《实施方案》有效统筹城市承载平台、行业聚合平台与企业主体平台互联互通,为产教融合综合性改革与制度创新提供试验平台,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融合发展创造交汇点,为打造行业创新生态体系构建骨干神经网络。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77.05亿元(约占职业教育投资的80%)支持743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今年,为了加强“卡脖子”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部分高校启动试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
五、总结
经过对该《实施方案》的详细解读,笔者认为此次方案的最终目的是想在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情况下,拓展出一条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另外,这份《方案》中对试点培育的行业、企业都有说明,笔者认为重点仍然是制造业转型、技术攻关方面相关的企业,当然各行各业的龙头也是其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