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 + 文旅特色小镇群 = 区域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 2019-11-12 17:53:31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抓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将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第二届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召开,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扩大,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策略等角度描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与文旅特色小镇融合发展的思路、进展和展望。

   

一、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摄图网_501100281_wx.jpg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5月底印发;2019年10月29日,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即在沪、苏、浙三地交界处建设一片一体化发展实验田,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入全面施工期。


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位于示范区的上海青浦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出席会议,共同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揭牌。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在三个区县中选择五个镇作为先行启动区,总面积达660平方公里,包括青浦的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的黎里镇,嘉善的西塘镇和姚庄镇。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携手共推一体化制度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系统集成,善于汇各地之长,创示范区之新”,努力彰显“绿色发展,一体共生”的理念,实现“推动一体化,打造新高地”的目标。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片实验田要探索的是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与传统区域规划不同,一体化示范区不破行政隶属,不搞优惠政策洼地。通过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在部分重点领域推进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如统一规划管理、统筹土地管理、建立要素自由流动制度、创新财税分享机制、加强公共服务政策协同等。在这些领域,各个行政区之间都存在着标准不统一、规则不一致、平台不衔接的问题。示范区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不改变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个行政区隶属关系的前提下,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在生态建设、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抓紧早日实现标准统一、规则一致、市场一体的目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意义重大,其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将会被复制到长三角全区域乃至全国各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二、案例分析——昔日污染重镇成为今日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


摄图网_501165520_wx.jpg


江苏省盛泽和浙江省嘉兴是相邻的两个鱼米之乡。当地河流从北部的盛泽流向嘉兴。两地都有规模不大的印染丝织行业,从1993年起全国丝绸印染行业开始突然向盛泽集中。因治污在印染行业中成本巨大,日3万吨污水的厂,每天治污需9万元,污水设备需上千万,如果严格治污,则印染企业只能获得薄利甚至亏损。在盛泽,印染企业治污达标1吨水要1元,远远低于别的城市(3元),被别的城市拒绝的印染企业纷纷到盛泽扎根。因此当嘉兴严格治污时,盛泽却成了污染者天堂。


为追求高污产业的原始积累,江苏盛泽将纺织印染污水排放到浙江嘉兴,没有治理的污水每年以9000万吨量排放到嘉兴,从而引发一场10年跨省扯皮河流污染,直接受灾人数15万人,80万人饮用水受污,制造了众多癌症村与智呆儿童村。


尽管盛泽1996年开始治污,兴建多个污水处理厂,在其它城市对印染行业污水采取一级标准(COD100MG/L)时,盛泽自降标准为二级(COD180MG/L)。其给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按行业标准,放到五类水中的污水源可以实行二级,但事实上五类水正是印染企业多年排污造成的事实。为了抗议10年没有解决的河流污染,民间集资100万,自沉28条大船,动用8台推土机,数万只麻袋,切断大河,堵塞航道,只为还一条干净的河流。 

   

嘉兴300名农民沉船断河求生,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在理性谈判中维护了自身的利益。两地建立跨省环保协调机制:两地的污水监测做到每周四常规监测。一旦出现污染,两地环保第一时间现场办公。追究责任人,实行互相监督。为了绿水青山,嘉兴农民做出了沉船断河的悲壮之举,最终达成了下决心防治污染的共识。


如今就在这片曾经饱受污水折磨的土地上设立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也将从根本上扭转当地人“只顾经济发展、发财致富,罔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错误观念,实现该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从“落后到领先”的转变。


三、生态绿色一体化——绿色经济、高质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摄图网_500415532_wx.jpg


长三角地区要率先实现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不仅要在更大区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精神,还要针对生态绿色的流域性特征,更加有力地推进区域一体化治理保护,避免盛泽嘉兴污染案例的再次出现,以此为各领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和路径。


具体而言,充分发挥这一区域河网纵横、江南水乡特质显著的优势,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做标杆,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上做示范。可按照区域最高标准、国际先进标准的要求,启动三个示范:一是一体化规划示范。在统一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基础上,统一编制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突出四个统一,即污染防治标准统一、垃圾分类处置标准统一、生态景观建设标准统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统一;二是一体化治理示范。重点围绕淀山湖和黄浦江上游流域的治理,加强一体化整治,进一步推进工厂进园区、农药化肥减量化,坚决淘汰有污染且治理能力弱的项目。高标准推进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建设一批最美村庄;三是一体化保护示范。主要围绕淀山湖、黄浦江上游河道、基本农田保护区、湿地等,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做到统一巡查,共享环境监测数据,对企业排污、生活排污、农药化肥使用、废弃物处置,实行最严格的监控和统一标准的处置。


“生态绿色”是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底色。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实现绿色经济、高质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是未来值得研究深入思考、实践的问题。


四、生态绿色一体化助推长三角区域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摄图网_500542041_wx.jpg


长三角地区要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需要做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生态体系和治理体系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需打攻坚战,直面地方行政壁垒、行政分割的难题,以更高的起点深化改革,加快解决不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各类”断头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要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要坚持对标各个世界级城市群,充分借鉴它们在区域一体化方面的成功经验,有力有效地推进更加协调的区域发展;从规划、项目、载体、制度四个维度入手,加快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体系。


因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和特色文旅小镇群的构建将使这高质量发展更具持久性、可持续性和张力。


五、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和文旅小镇融合发展


摄图网_500360237_wx.jpg


根据国家最新区域发展规划,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在这里,江南文化、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等渗透交融、一衣带水。古代,这里曾是鱼米之乡,丝绸之乡,如今这里是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圈和城市圈。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一直发挥着先头部队和生力军作用,“区域合作、旅游先行”早已是各地的共识。


长三角区域江南文化的共通性、旅游业的开放性、文化旅游资源的富集性、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区域人员流动的常态性,都决定了文旅产业应成为新动能产业和活力型产业,在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重要功能。此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包括的青浦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黎里镇,嘉善西塘镇和姚庄镇都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历史文化悠远。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在构建生态绿色一体化的同时,发展颇具当地特点的文旅特色小镇,对于推动该区域创建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旅游一体化,形成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域旅游体系,将该区域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精神向世人传达。例如,吴江以丝绸文化为核心,整合古镇、丝绸、美食等旅游资源,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促进各行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推动全区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吴江的黎里镇位于上海、杭州与苏锡常三个都市圈的黄金交汇点,恰好位于长三角城市群与江南古镇群的中心腹地,区位优势明显。可以通过打造黎里文旅特色小镇,让更多的人认识黎里、了解黎里、走进黎里,助力黎里文旅小镇更好地对接融入上海,助力黎里打造长三角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成后,将推动该区域内相似类型的古镇发展自身的特色文旅小镇,加快互联互通交通项目的建设进度。如今,吴江黎里至嘉善西塘和上海青浦的两条公交旅游专线已经开通。公交旅游专线的开通,打破了吴江、青浦、嘉善省际交往靠客运班线衔接的传统模式,有效解决了省际“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体系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打开了旅游新空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立让这些特色小镇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形成文旅特色小镇群,有效促进区域的融合发展。

   

总体而言,形成和发展长三角特色小镇群和全域旅游,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一体化,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建设一体化,也有利于推动区域旅游政策、公共服务、旅游信息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一体化。通过推进“旅游+”,促进多部门统筹协调、区域联动,实现区域协调管控的一体化。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未来,长三角各特色文旅小镇将以更大力度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更大力度强化旅游项目招商选资和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文旅特色小镇群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