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习近平同志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明确战略顶层设计。这为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智慧城市的机遇
当今全球经济竞争,主要是在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上海等为核心的几大巨型城市区域之间展开。(长三角城市群目前的地均GDP为974万美元/平方千米,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对比存在一定差距)。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加速阶段。仲量联行等外资研究机构的研报显示,资金在做全球区域配置时会看重长期的利好,外资对上海经济环境长期看好,体现了外资对长三角经济群良好预期。外资2019年一季度在上海的商业地产资金达181亿元,尽管这与长三角一体化融合没有直接关联,但显示了外资看好上海的基本面。
“智慧城市”和“城市更新”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整个长三角一体化是长期发展战略,短期内不会对楼市发展起到明显的作用,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是对区域的综合提升,包括长三角一体化产业价值链协同分工的强化,而不仅仅局限于房地产的带动。总的来说,伴随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进程,未来整个环上海都市圈的楼市会进一步升温。对首位城市上海和南京、杭州等高能级城市而言,可能会凭借自身发展基础最先吸引更多资本,让人才等高质资源涌入,从而推动整体房地产的发展。对其他能级较低的城市和地区而言,伴随产业的协同联动、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基础建设的提质升级,未来亦将形成城市特色的吸引力。
二、长三角一体化有望打造一体化世界级城市群
伴随区域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区域未来将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创新链等经济要素端实现跨界无缝衔接,在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社会民生端实现全面提质升级。具体而言,伴随产业合作的载体扩容,如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上海自贸区嘉善项目协作区等载体建设,产业资源跨区域流动性增强,将会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相关工作。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的意义是通过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联动、城市功能完善、基建配套联动,最终形成合力实现全域多维度的提质升级,从而形成经济发展协同一体,城市功能多元并包,资源要素高效联通的一体化世界级城市群,作为中国的代表性名片之一加入全球的竞争中。
三、长三角一体化助推区域内生态旅游和特色小镇发展
《纲要》指出,“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促进都市圈联动发展”。
“联合推动跨界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加强跨界江河湖荡、丘陵山地、近海沿岸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开发,在共同保护中开发,在共同开发中保护,形成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的生活休闲开敞空间。统筹规划建设长江、淮河、大运河和新安江上下游两岸景观,加强环太湖、杭州湾、海洋海岛人文景观协同保护,强化跨界丘陵山地的开发管控和景观协调,加快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发展,加强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共同打造长三角绿色美丽大花园”。
基于《纲要》精神,长三角一体化的主攻点之一必须是生态旅游。长三角地区文化相依,各类古镇如繁星点点,又如一颗颗各具特色闪耀的宝石,镶嵌在长三角大地上。应着力将长三角地区各类古镇发展成文旅特色小镇,通过打造美丽后花园。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着力培育休闲度假、健身康体、文旅融合、农耕农作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强长三角特色生态小镇湖、海、江跨界自然、人文风光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加快建设长三角一流、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康养目的地。
《纲要》指出,“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打破行政边界,不改变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和提供示范”。
“立足产业、突出特色、培育内生动力”已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普遍共识,2019年中国特色小镇已进入“内涵”发展时代,在这个内涵时代,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产业特色小镇发展联盟以服务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长三角区域内产业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己任,是长三角区域内协调发展和合作的新机制,中国当下特色小镇发展缺少特色突出、品牌鲜明的产业发展方向;缺乏共建共享共赢的创新运营机制;缺少策划、招商、投融资的一体化模式,长三角区域内需切实加强特色小镇策划、投资、招商与运营实践,注重科技工业成果和环保新材料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广泛运用。与此同时,着力于长三角田园综合体创新发展和田园综合体的产业创新模式。田园综合体可推动特色农业全产业链联动发展,而田园综合体专委会将成为推进长三角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的平台。
四、长三角康养产业一体化发展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到企业,均意识到了养老问题的紧迫性及养老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面对“银发浪潮”的机遇和挑战,应及时梳理当下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状况,并深入解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纲要》是今后十几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开启了建设健康中国新征程)。
目前长三角养老产业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占全国老年人口近1/5的长三角地区康养产业最为成熟,软服务走在国内康养领域的前列。康养市场刚性需求呈井喷式的发展,而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阶层在分化,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当前,应着力打破长三角区域市场壁垒,实现产城结合、产人结合和产融结合的大健康康养产业综合体,共同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例如,长三角区域中的东台市,其丰富的生态资源,成就了其“鸟类天堂”、“黄海湿地”、“平原森林”三张生态“金名片”,使得东台沿海湿地成为了无数人心中度假、休闲、康养的圣地。长三角区域风景如画,物种丰富,在生态底色上,长三角具备相关生态、文旅条件的区域应将旅游康养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充分利用其海滨湿地公园、森林小镇、自驾游营地、万亩映海湖等景区的优势,打造全国一流的康养度假基地。
五、案例: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全国独一个获得“双列入”荣誉的特色小镇
从区域经济、区块状经济、最后到发展一体化经济,地方政府正加速进入经济融合时代。以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为例,建德(省级)经济开发区(航空小镇)重点打造航空旅游、航空服务和航空制造三大功能区块,201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低空旅游示范区(全国16个)和航空飞行营地示范工程(全国15个),是全国独一个获得“双列入”荣誉的特色小镇。
无论是上海、杭州等溢出型投入、本地改善等需求,成为提升建德市场容量的主要购房需求支撑。无论是跟杭州其他各区县还是与杭州周边的其他城市比较,建德都是环杭州地区的价格洼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度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康养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可以预期的巨大利润让诸多企业纷纷进军康养产业,坐拥优质环境资源的杭州周边地区也成为品牌房企布局康养地产项目的关键地带。建德市要发挥的是比较优势,把城市长板(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补得更长,同时让短板(产业刚刚起步)也能够补齐。
长三角一体化会增加跨地区的人才流动,租赁住房市场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此,建德市将会推出一系列政策,不只针对上海,也不会针对某一个单个区域,会围绕人才引进、招商引资、企业减负等维度推出大力度的优惠政策。也即一方面积极融入,另一方面找准定位,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贡献自身力量,也通过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让自身达到双赢。
综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后,应密切关注中国当前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发展的相关政策,掌握未来中国特色产业小镇的发展方向,深入长三角区域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中。相关部门和组织应继续开展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性、学术性研究;举办相关经验交流座谈会、讲座论坛、实地调研等工作,积极进行资源整合、项目对接、信息交流等商务性活动,用实际工作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产业特色小镇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长三角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