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上海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0-01-07 16:31:52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计划,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加快产业整合步伐,国家在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将田园综合体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新的支撑点。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新阶段,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平台。田园综合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存在,如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田园综合体正是解决这些“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摄图网_500815453_wx.jpg


一、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新引擎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农村地区找到新平台,田园综合体恰好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也就是说,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


(1)金山区打造“江南田园”综合体

当都市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通过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成了上海市金山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金山区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注重打造一个个田园综合体,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经济、生态和服务功能。现在,金山已涌现出廊下郊野公园、金山嘴渔村、吕巷水果公园、朱泾镇“花开海上”生态园等一批休闲农业集聚区,逐步形成了具有多重功能、独特魅力的“田园综合体”群落。金山区田园综合体建设构架百里花园、百里果园、百里菜园“三个百里”,发展以施泉葡萄、金山蟠桃、枫泾黄桃、鑫品美草莓、敏蓝蓝莓、莓博士树莓、小皇冠西瓜、珠丰甜瓜、多利升西瓜、亭林雪瓜为代表的“一葡二桃三莓四瓜”的特色瓜果产业,成为金山区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名片。在百里果园的基础上,打造了适宜本土生长、产业带动力强的“花海”。


摄图网_501161179_wx.jpg


(2)崇明区田园综合体规划先行,整合乡土资源

改善农村风貌,探索“江南田园”乡村振兴发展的模式。《三星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2017-2035)》得到批复同意,这也是上海市首批郊野单元(村庄)试点之一。规划将通过打造“两核两轴一带,四节点五片区”的空间布局,带动乡村发展圈和产业发展片区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通过农民安置保障、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方面实现保障改善乡村民生。通过耕地保护与建设、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林地资源规划、水系网络系统规划的统筹协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通过农田风貌区、海棠廊道风貌区、风貌道路提升等手段实现繁荣发展风貌文化。


摄图网_500748464_wx.jpg


(3)奉贤“吴房村”振兴田园综合体模式成新支点

为解决当下困扰上海农村的“三农”问题,奉贤针对“三块地”发展现状,试验相应的土地“激活”方案,并先后出台19个配套文件予以保障,探路大都市乡村振兴路径。作为试点,在奉贤区青村镇的吴房村,“田园综合体”模式已经推开,“一庭院一总部”的总部经济也已初现成效。在推进超大城市的乡村振兴之路上,青村镇吴房村抓住了机会。作为上海市第一批九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引入中美院、上美院等名师团队,对现有田园景观、文化古迹、建筑风貌进行设计保护引导。依托黄桃特色产业,着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村庄变身“田园综合体”,“黄桃+”实现农业、加工业、服务业“跨界”经营,以“房屋租金+集体经济股金+产业就业收入”的“三金模式”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摄图网_501367792_wx.jpg    


二、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农民脱贫的新模式


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赋予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自主“造血”的功能。田园综合体集聚产业和居住功能,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路径。各种扶贫政策和资金,可以精准对接到田园综合体这一“综合”平台,释放更多红利和效应,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让“三农”有可持续发展支撑,让农村真正成为“希望的田野”


(1)从儿童到老人,田园“对接”消费升级

与“城市综合体”相类似,上海金山嘴渔村被打造成了“不夜城”,而山阳镇的“山阳田园”则成了对接城市消费升级的样本,可以为儿童、青年、商务人士、老年人等各种人群量身打造“郊野休闲活动”。很多乡村景点都想方设法吸引游客光顾。可前不久,金山“山阳田园”却发出了“限客令”,原本不收门票的景区,决定每人每次收费50元,而且每天预约限流200人。这是为何?山阳镇旅游公司负责人计民说,这主要是针对散客而言的,因为,5月前预约到山阳田园的团队游客已有2万人,金山田野百花节也会带来大客流,他们只好临时采取措施调节客流。山阳田园由10余家农业合作社和农家乐组成,有的种植蔬菜,有的种植蘑菇,有的种植仙人掌,有的种植南瓜……总共占地面积3000余亩。听起来并不出奇的农业基地,怎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在我们这里,吃桃子不要钱,但是,为桃树拔草或是摘桃子,却是要付费的。”计民告诉记者,他们卖的是“过程”,卖的是“活动”,说通俗点,就是整合农业资源,为市民游客量身打造一个个活动方案,让各类都市人群通过农事活动或乡野拓展,体验田园生活,享受郊野乐趣。在金山区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实践中,当地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开掘出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


摄图网_500858457_wx.jpg


(2)网红打卡休闲地促进消费,带动营收新模式

今天的奉贤区吴房村是人气网红打卡地之一,粉墙黛瓦、桃林竹桥、木船水车……如今的吴房村宛如一座“世外桃源”。每逢清明时节,桃花朵朵绽放、河水涓涓细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地,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踏青赏花。“变身”不是简单的“淡妆浓抹”,简单地重建、粉饰,“跨界”产业发展才是“田园综合体”的内核。作为人气网红打卡地之一,吴房村不仅具备了农耕体验、采摘、青年双创等功能,还开设了美食菠萝文创体验馆、精品的民宿馆等,充分展示了一二三融合发展。奉贤的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要说吴房村模式能带来什么启示,那首先是聚焦生态优势,为优化乡村风貌筑魂;其次是在实际操作方面坚持规划引领,推动集中居住;第三则是创新跨界模式,为强化经济发展助能。


摄图网_500367501_wx.jpg

   

三、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的突破口

打造“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推进三产融合,以农业生产的第一产业为中心,开发农产品等第二特色产业,延伸农产品直销店,餐饮店,住宿,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旅游”产业服务链,让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促进三产联动,深度融合。田园综合体是契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产物。城乡差距不仅是物质差距,更是文化差距。建设美丽乡村关键是要实现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多产业的综合,田园综合体就是这种综合的有效实现形式。


总之,田园综合体将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更高水平的良性互动,奏响“三农”发展全面转型、乡村全面振兴的“田园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