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工业互联网:新基建行业明星将如何崛起?
发布日期: 2020-03-17 17:49:21

工业互联网是科技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工业互联网被列入重点加快发展的方向。我国被誉为世界工厂,工业互联网对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政策倾斜科技新基建,对工业互联网有重要意义。


摄图网_400546361_wx.jpg

   

一、工业互联网的由来和内涵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是通用电气公司(GE)于2012年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首次提出的,GE提出:互联网改变了我们利用信息和沟通的方式,如今,互联网还能做更多事情。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化学的限制,改变世界的运行方式。


通俗地说,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


2016年2月1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会议提出的工业互联网的定义为: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其本质是以原材料、机器、信息系统、控制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和运营优化。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是:模型+数据=服务。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采集数据来实现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目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价值为:通过机理模型和的数据驱动模型软件化,实现云端部署的操作系统。


目前工业互联网的主要服务展现形式有工业APP,提供生产过程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制造资源配置等。


图1:工业互联网的实质内涵是模型+数据=服务

图片1.png

来源: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元时代智库


工业互联网包括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其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数据采集(边缘层)、工业PaaS(平台层)和工业SaaS(应用层)三大核心层级以及IaaS(基础设施层)。

   

图2: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架构

图片2.png

来源: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元时代智库


二、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一)国家提出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建设

早在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提出,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


近期,中央政治局加快部署工业互联网。2020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其中,会议提到要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发展。


摄图网_400760664_wx.jpg


2020年2月25日,工信部公布了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包含工业互联网各类项目81个。自国家提出“互联网+”战略以来,工业互联网就成为了国内“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成为了我国打造“网络强国”、“工业强国”的重要道路选择。其中,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尤其是工信部,一直在将工业互联网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作为其工作的重点采用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标识体系构建、平台体系以及安全保障体系搭建等。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国内工业互联网在技术和平台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现正处在加快应用推广、打造典型示范工程的阶段,后续主要需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平台的建设,推动标准及标识体系的建立, 鼓励应用发展,建立起完整、成熟的生态体系。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恰逢其时。疫情之后,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和应用推进都会加速。


(二)国内平台应用发展较快

国内平台应用发展较快且初见成效,并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取得显著发展,创新能力和总体数量均有所提升。一方面,我国已经涌现出较多的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总计已有超过百家,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五十多家。另一方面,形成了一批创新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生产制造方面,设备管理、过程管控等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也得到推广;研发设计方面,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了先进设计的解决方案。

   

三、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


(一)工业互联网成为“新基建”发力重点

根据国家工信部2018年6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按照“三步走”的中长期规划进行实施:2025年之前,主要是进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包括网络、标识解析体系、平台建设以及试点,并培育35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35年之前,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达到全球领先的水平,应用深化并在优势行业形成创新领先能力,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明显;本世纪中叶之前,工业互联网打造成能够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通用基础设施,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摄图网_500972932_wx.jpg


2018-2020年这三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阶段,这三年重点是:初步建成初步建成适用于工业互联网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可定制的企业外网络基础设施;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成5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20亿;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机制,全面落实企业内网络安全主体责任。


行动计划还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分期分批遴选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30万个工业APP 。


工信部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2020年要实施“ 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推进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此次疫情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和5G一起,成为国内“新基建”投入的重点,相关建设有望提速。

   

(二)工业互联网+5G蓄势起航

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可以与既有的生产控制系统、研发设计系统及服务管理系统等相结合,还可全面推动5G与垂直行业的生产制造、研发设计、管理服务等生产流程的深刻变革,实现制造业从局部、单点的信息技术应用向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变。


摄图网_401469092_wx.jpg


工信部2019年11月发布的《“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 的规划明示,目标到2022年,将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 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为实现该目标,2020年2月25 日工信部公布的81个示范项目中,“ 5G+ 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项目就有10个,涵盖了电器制造、大飞机制造、装备加工、港口管理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