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政策回顾
(一)央行降息降准,货币政策宽松趋向明显
美联储降息至零利率下限并推出无限量宽,为我国货币政策宽松打开空间。
2020年1月1日,央行官网显示,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2020年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2020年4月3日,央行宣布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并时隔12年首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此举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支持中小银行更好聚焦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
以上三次降准,一共释放长期资金近1.75万亿。4月15日当天的定向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约2000亿元,操作对象为中小银行。在我国,中小银行在商业银行中的占比较高,是支持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明显控制,三月份各项经济数据大概率回暖,企业经营逐步恢复正常,预计二季度开始经济将逐步复苏反弹,因此需要提前为中小银行提供更多流动性支持,提高信贷投放意愿,推动实体经济加速复原。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2020年4月9日,《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第十二条就如何构建更加完善、更加市场化债券市场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要求。
第一,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截止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量已达101.21万亿,利率债、信用债得到了长足的扩容,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第二,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短期内,国债和地方债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大,这主要源于国内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三,进一步丰富债券品种。后续开发出结构更加灵活,有利于民企、创新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比如通过股债结合的产品设计、进一步开拓债券衍生品市场、开辟专门的垃圾债市场、对投资者范围进一步开发和细分等。
第四,推进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目前国内债券市场的主交易平台为银行间、交易所、OTC,下一步应逐步实现三个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机制,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债券的发行和流通。
第五,统一信息披露。
第六,完善违约处置机制。随着债券违约事件的增加,完善债券违约标准化处理方式迫在眉睫。《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该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债券市场的发展。
第七,完善注册制。在探索债券市场注册制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走向完善的注册制。
第八,加强评级行业规范。近年来,一是受到国内债券评级市场格局的影响,评级机构为了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可能采取相对宽松的评级策略,尤其是后进入市场的评级机构;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评级公司的监管,包括准入标准、执业标准和处罚措施等。对评级机构进一步规范后,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信用能力风向标。
二、2020年1季度金融数据分析
2020年1季度,中国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表现总体比较稳定。这期间,我国金融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坚定地支持疫情防控,进一步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货币供应量
截止2020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前值8.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7.51万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一季度净投放现金5833亿元。详见图1和图2。
图1 M1(上图)及其同比(下图)
数据来源:wind.
图2 M2(上图)及其同比(下图)
数据来源:wind.
图3 社会融资规模
数据来源:wind.
(二)社会融资规模
2020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50619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34924亿元人民币,新增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513亿元;2020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8554亿元,环比下降83%。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7202亿元,新增外币贷款(折合成人民币)252亿元;2020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51627亿元,环比上升504%,比上年同期多2.19万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30374亿元,新增外币贷款(折合成人民币)1145亿元。截止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0.8%和0.3%。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详见图3。
(三)外汇储备
截至2020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606亿美元,较年初下降473亿美元,降幅为1.5%。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美元指数走强,主要国家资产价格出现大幅调整。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外汇储备规模有所下降。
三、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沙俄石油谈判破裂引致全球石油、股市大幅下挫,美联储出乎市场意料于3月3日降息50个基点,并从3月15日起,大幅降息100个基点至零利率下限并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与此同时,重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MMLF等政策手段,并开启与全球多家央行联手进行高频次美元货币互换的流动性安排等多项举措。美联储此次非常规操作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央行的政策空间,且必将对中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框架和走向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疫情在中国的缓和,以及中国进一步推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外资活跃度提高,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强,因此,当前亦是我国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增强我国金融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历史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