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拨开田园综合体迷雾——田园鲁家项目案例分析
发布日期: 2020-06-16 18:12:20

田园鲁家,是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的知名田园综合体,其原本为安吉县下的鲁家村,一个全国各地都非常常见的贫瘠、脏乱、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村子。但如今,经过六年发展,鲁家村村集体收入从1.8万元增加到286万元,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加到1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500元增加到32850元。鲁家村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步步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发展成为了融合一二三产的标准田园综合体,开拓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成功之路。

我们通过考察田园鲁家项目,就能理清此类以分散型家庭农场为主的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布局、发展路径和优劣势。


1.jpg


一、首批田园综合体——田园鲁家

在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中提到,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同年的2017年5月24日,财政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中央财政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支持试点工作。在全国首批15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中,早已按田园综合体类似框架发展筹备四年的田园鲁家自然名列其中。


2.jpg


二、田园鲁家项目布局

“田园鲁家” 以鲁家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南北庄、义士塔、赤芝3个行政村,规划了“一核二溪三区四村”的总体布局,其中一核为家庭农场集聚区,二溪为当地的鲁家溪和梅园溪,三区为“溪上田园”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岭上家园”创意农业休闲度假区“溪谷林园”生态农林乡居体验区,四村为鲁家村、南北庄村、赤芝村和义士塔村,项目总面积为55.9平方公里。

(一)“溪上田园”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

作为核心先导区,包括长思岭—鲁家村—彭家边带状区域。根据安吉鲁家“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生态格局,从项目自身亮点、区域完善、战略发展及创新示范各个角度综合考虑,确定以原生态山水景观为环境保障,以亮点山水游乐产品与高端服务产品为综合配套,提升田园鲁家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将现有项目整合提升并打造核心亮点,与“两山”学院组合,形成整个田园鲁家的核心启动区,带动周边业态发展,从而实现以鲁家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南北庄村、义士塔村、赤芝村共同发展。


3.jpg


(二)“岭上家园”创意农业休闲度假区

作为先导区的产业延伸区域,其包括:南北庄村—宜茂村水库—大坞角—赤山村带状区域,这一区围绕核心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特色创意农业产品开发,融合二三产业,引入特色农业加工业、手工业以及休闲服务业态,促进多产业融合,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向下延伸。

(三)“溪谷林园”生态农林乡居体验区

作为绿色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的拓展开发区域,其主要以梅园溪为纽带,包括:南北庄村—义士塔村—赤芝村带状区域,通过加强区域交通串联,产业互通,打造新型发展模式,增加产业种类,以生态农林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旅居体验,最终实现三区联动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区中的农场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场,而是18个形色各异的拥有农事体验、餐饮住宿和娱乐休闲等服务型功能的复合农业主体。这18个农场各具特色,但都大多以第一产业为基底,将第二第三产业作为营收主要来源。 

例如其中的万竹农场,其农场主最开始做竹苗木生意,后期发展转型建设了竹园农场,为集餐饮、住宿、观赏、采摘、休闲多功能为一体的体验式农场。还有以盆栽造景为主的映山红农场,农场中既有观赏用的大面积栽种的低矮品种普通映山红,还有用于盆栽造景、售卖观赏的高大品种大树杜鹃。除去植物外,也有养殖野猪、野山羊的动物农场,这类农场中也往往内置了卡丁车赛道、露营烧烤、跑马场等休闲娱乐项目。


4.jpg


三、田园鲁家建设历程

鲁家村占地16.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200人,其中有610户农户。虽然地处安吉城郊,交通便捷,但十年前的鲁家村却非常贫穷的一个小乡村。2011年,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带着一份脱胎换骨的决心,带动村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到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该背景下,鲁家村开始推行集体土地流转,并且花费300万元请专业公司进行产业规划。

在鲁家村的规划期,如何找到并确立未来发展的支撑产业成为主要难题。项目的建设都需要确定一个“核心”,即核心产业,围绕核心进行产业链长度和维度的扩充最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贫困村庄,鲁家村只有最原始的小规模耕作农业,处在没有名人故居、没有古村落、没有风景名胜、没有主要产业的“四没有”状态。一般来说,此类乡镇往往有两条发展道路:发展度假休闲小镇和观光旅游产业。但对于鲁家村,发展前者势必要大拆大建打造高端品牌,就破坏乡村风貌,而发展后者则又要求极高的环境禀赋吸引游客,同时市场上同质化竞争严重——二者都脱离了发展的初衷又困难重重。


5.jpg


经过多方讨论和思考,鲁家村最终确定了依据村内已有的分散的小型农场,构建一个农业聚集区的特色发展战略。以此为主题,鲁家村在现有分散农场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完善,同时建设其他不同农场,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道路交通或主题过度等方式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最后总共因地制宜打造了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

在2015年,一辆轨道全长4.5公里的观光小火车将这18个农场串联了起来,鲁家村初步形成了全域景区化。而田园鲁家的小火车,也成为了项目名片,在当地产生了区域性的明星效应,引来了诸多游客。

最终,鲁家村通过第一、第三产业结合的改造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功:项目每年为当地村民增加工资收入超过2100万元;村民在旅游区中利用自己的住房开设民宿、农家乐,农家乐每年产值预计可达3000万-5000万元。这给浙江省乃至全国其他乡村的转型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使鲁家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模范案例。


6.jpg


四、项目点评

(一)村委同当地旅游公司组建农业发展旅游公司引入专业团队,避免了项目因官员“拍脑袋”而走上歧路乃至失败。鲁家村与民营旅游公司总共合资建立三家公司,分别负责景区运营、营销宣传与旅游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

(二)鲁家村的主题农场集群是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模式上的一次大胆创新,同样也是田园综合体的一个重要可参照模式。特别对于大型农业园区或村集体主导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鲁家村尽管拥有大面积的第一产业,但当下仍然主要依靠旅游业,其各大农场仍然以观赏性为主,可复制性较强。田园鲁家在拥有先发优势的同时,仍然需积极创新,打造自身与同态产品间的竞争壁垒,不可坐吃山空。


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