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康养产业体系
智慧康养产业体系中,主要围绕三个养老服务的场景:家庭、社区和机构。三者作为被业内俗称为我国“9073”的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依托家庭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3%依托机构养老”。这三者对于不同的老年人群体来说各有优劣,共同构成了智慧康养产业体系的基础层。智慧康养产业中的参与者都是在这三大不同的场景中,根据场景的不同挖掘老人的核心需求,借助新兴的信息网络技术解决传统养老服务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实现为养老服务补短板、锻长板的。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的主要特点为老人自身对居所的环境非常熟悉,同时在家中保有相当的自由度,在日常生活中对衣食起居的成本控制也非常直接,从性价比的角度看,无疑是能够自理的老人最合适也是最乐意选择的养老模式。但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居所适老化设计几乎为零,随着年龄不断增大,自理能力的衰退将给养老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这就诞生了市场需求。以摔倒情况为例,大部分老人在居家养老时一旦摔倒,若配偶或子女未能及时提供帮助,极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其次,老人在居家养老的过程中,也会需要经常关注自身慢性病有关的指标,例如血压、血糖、血脂等。
(二)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在居家养老之上,针对已经开始丧失部分自理能力,需要外界为其提供帮助的养老模式,服务提供主体多为政府或社会公益力量。社区养老的主要优势为集中式的服务中心能够汇聚资源统一分配,在社区中提供非常多人次的养老服务。但由于大多不以盈利性为目的,服务的质量很难过关,定制化和专业化非常弱。在很多三四线城市的社区中,养老服务中心甚至仅仅是一座不提供任何实质服务的空壳。该类社区养老的服务对象正是一天或一个月的某个时间段需要一定人力资源为其提供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群体,但这类老年人又并不会长期大量购买服务,难以支撑起全职的服务团队。
(三)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以盈利性为目的,提供定制化和专业化最强的养老服务,不仅能够拥有适老化设计的居所,同时往往会配备医疗团队驻场,随时开展急救工作。但不能忽视的是,机构养老无论在国内外都曾出现过机构内老人遭受到冷暴力或虐待的新闻。而目前国内适格的养老机构往往又由于国内护理团队职业培养体系不完备,导致人力成本明显高于一般服务行业,最终导致整体定价偏高。在护理费用及医疗费用叠加影响之下,普通家庭难以支撑。
二、智慧康养产业生态
从前文所述,家庭、社区、机构这三大场景中都有着非常明显的需求痛点函待解决,这也是智慧康养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在这三大场景中用户群的土壤上诞生出了一整套智慧康养生态。
(一)家庭场景——保障与关注
居家养老的老人依据前文所述,主要为轻度老龄化人群,大部分为60岁到70岁之间。在这类场景中,智慧康养的切入点以保障与关注为主,主要为其或其子女提供一个信息化的途径帮助保障生理和心理状态,能够及时在出现问题时对接医疗或服务资源。产品以被动式产品为主,例如可穿戴式设备、被动式检测设备、简单易用的报警设备、以电视或手机为媒介的互联网医疗软件等。
(二)社区场景——资源配置与协调
在社区养老的场景中,智慧康养主要关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资源调度过程中的配置与协调,提高配置效率,尽可能实现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社区范围内的老人数据上云,借助人工智能分析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消费需求,再通过互联网平台调动社区内外的服务资源对需求进行满足,得以极大提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惠及更多的老人。
(三)机构场景——降低护理成本
机构由于其本身有着非常强的压降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所以是目前智慧康养落地最多的养老场景。目前机构养老中主要群体还是年龄偏长,丧失了大部分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该类群体需要极多的生活照护和医疗保障,高质量的服务背后是机构运营的极大压力。在近年开业的养老机构中,不难发现利用智慧康养产品,例如“一卡通”、“智能服务机器人”、“数字化平台”等解决机构运营成本高、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了机构间不约而同的想法。
三、智慧康养产业前景
今年以来,新型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了政府投资的新一发力点。智慧康养作为依托数字化技术的新业态,将不断受益于各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不断向更广、更深的业态铺开。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产业目前遇到的挑战。
分层来看,智慧康养产业的赛道细分为芯片、模组、软件和系统。芯片与模组是非常“硬”的产业,对企业的研发能力要求非常高,同时也要求企业能够拥有切实的落地场景,否则容易出现拿着“锤子”找“钉子” 窘状。软件和系统则要求企业对老年人群体的行为习惯掌握非常深。2C端要在满足老年人易用性的同时保证功能性,2B端则要在能够满足性能的同时较其他行业更进一步压降成本。
元亨祥集团聚焦“大基建、大康养、大文旅”领域,与多家康养企业有着深入合作,力求凭借过硬的金融专业能力,培育税收支柱型和产业引领型的独角兽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集团旗下的元亨祥基金凭借产品丰富、收益领先、团队专业、服务优质、经营合规五大优势,深耕基础设施、特色小镇、不动产、产业投资等领域,拥有基建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特色小镇基金、不动产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等优质基金产品,始终坚持价值投资,为高净值投资者长期提供丰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