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2021年中国宏观政策风向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一)
发布日期: 2020-12-21 16:27:47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今年的会议,背景特殊、节点关键、意义重大。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盘点了今年的工作,提出2021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重点任务,为开局“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定向领航。


一、2020年经济工作总结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5年持续奋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今年全球经济遭受的冲击既不同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也不同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带来的影响,而是面临着供给中断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困难可谓前所未有。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1.jpg


1.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一季度萎缩6.8%,二季度转为增长3.2%,三季度回升至4.9%,中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新动能新业态不断涌现。


2.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势头良好。一批重大风险隐患“精准拆弹”,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3.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

海南自贸港建设等重大改革开放举措陆续推出,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逆势增长,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功签署,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


4.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文化旅游、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社会治理、保障性住房等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发展领域补短板工作加快推进。市场供应充裕,价格基本稳定。


2.jpg


二、2021年经济形势分析和主要工作部署


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经济形势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

·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因此,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

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五大部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体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3.jpg


三、2021年宏观政策导向


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定调都备受关注。今年会议明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这种对于政策的定调,降低了市场对于政策过快退出的担忧。


1.财政政策

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今年对财政政策的提法,在“大力提效”后加上了“更可持续”,强调“保持适度支出强度”,我们认为这意味着明年广义财政赤字率虽然将低于今年,但是仍然会考虑到疫情冲击而保持较高水平。


4.jpg


2.货币政策

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对比之前会议多次提出的“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本次会议提出的货币政策更加稳健——”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加了四个字,表明明年的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延续了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提法,“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我们认为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仍然将随机应变,并将做好定向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