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浙之重任!康养产业如何助力共同富裕?
发布日期: 2021-06-18 16:20:36

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指出,将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动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随着中央的一纸文件,浙江成为了这段时间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自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后,浙江扛起了为我国探索收入分配改革,缩短贫富差距道路的重任。浙江何以能肩负此重任,共同富裕示范区后续又将如何落地,其中又蕴含了哪些投资机会?


摄图网_501632263_wx_杭州西湖城隍阁(企业商用).jpg


一、“天时地利人和”造就富饶浙江


作为我国东南区位富饶的大省,浙江能够被中央选择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离不开其本身的地理结构和经济结构等特点。


(一)地理结构类似我国大部分地区,经验适宜推广

浙江素来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从地理结构上看,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与我国大部分人口集聚地区所拥有的环境条件类似——人多地少。但即使如此,浙江仍然通过自身发展实现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的骄人成果。因此相比于其他富裕省份,浙江建设共同富裕区过程中向其他省份进行知识转移的难度更小,所产生的方案与政策的可迁移性、可借鉴性也更高。


(二)经济底子较好,改革无须大动筋骨

浙江作为富裕大省,无论从总量角度还是人均角度来看,经济底子都较为不错。2020年浙江GDP总量接近6.5万亿元,名列全国第四,与第三名山东仅差距不到1万亿元,同时人均GDP达到11万元。因此在推动收入分配过程中浙江无需大动筋骨,避免出现“既要发展又要分配”的问题,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出科学可行的改革方案。


(三)乡镇企业发源地,城乡不均衡问题较小

浙江经济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在上世纪诞生了一股乡镇企业热潮,促使浙江的民营经济极其活跃。受惠于此,浙江的城乡不均衡问题也较小,甚至出现了“一村一镇垄断全球一品类”的景象。这使得在建设过程中,浙江对于缩小城乡差距这一课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摄图网_501367978_wx_新农村(企业商用).jpg


二、缩小差距——共同富裕的主题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在十四五时期的重要探索方向之一。从根本上来说,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是要在省一级内实现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从数据上看,《意见》指出到2025年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到中等发达经济水平;到203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争取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从《意见》中的表述来看,与深圳相比,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改革更侧重分配而非发展。文件中可以看出,浙江未来将主攻六大方向,分别是:通过产业升级,用科技创新挖掘更多的经济发展动力,创造更多经济增量;通过分配改革,拓宽居民更多收入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富到每一个人的钱包里;通过基建配套,缩小城乡差距,让每个人都能享有高质量教育、医疗、人居条件;通过文化宣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打造浙江特色文化产业,丰富文化生活;通过生态保护,倚靠绿水青山构建山水田园式绿色生活图景;通过“枫桥经验”,活化党政治理能力,提高法治水平。不难看出,六大方向更多地关注存量资源的分配调整而非增量资源的扩大增加。


摄图网_501070744_wx_中国最美村庄甲居侧影(企业商用).jpg


三、共同富裕区建设伴随三大发展红利


《意见》的出台给浙江未来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后续便是浙江省政府依据文件内容讨论研究落实具体政策方案。在共同富裕区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自然也会产生许多红利,让政商实现相互成就,共同分享。


(一)城乡发展——乡村振兴


城乡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我国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块“心病”。尽管纵向来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较过去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横向来看,城市发展的速度远快于农村发展的速度。中央下大力气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就是要弥平城、县、乡的不平衡结构。


均衡发展不是搞绝对平均主义,应当让城市发展城市的优势,乡村发扬乡村的特色。《意见》指出,浙江将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全面对接。浙江作为乡镇企业的发源地,村镇的财政收入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并无极大差距。脏、乱、差的印象已然不能套在浙江的乡村之上。但客观来说,浙江乡村的教育、医疗等软件条件与城市还有一定距离,需要继续追赶。为此《意见》也明确提出了,将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意味着将来各县探索发展道路将更加灵活。不难期待,未来富饶而又富有地域特色的宜居乡县将在浙江遍地开花。


摄图网_500630050_wx_航拍山间的小村庄风景(企业商用).jpg


(二)产业升级——健康产业园


尽管《意见》中大部分内容都围绕分配方式改革,但其中对于产业升级也有提及,尤其是能给浙江提供高质量经济动力的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健康产业园是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形式。通过产业园这一平台,健康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能够在园区中获得政策、渠道、资本、人才等多方面的资源服务。今年3月31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文件《浙江省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浙江虽然已有部分健康特色小镇或园区,但仍主要体现为总量优势,在产业高度上仍然缺乏有影响力的高能级健康产业平台。结合政策文件推测,预计在未来5年内,浙江范围内以杭州为标杆的,有条件有资源的城市,将会落地一批集聚高新技术的健康产业园。


(三)绿色康养——特色小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的经济结构中,旅游服务业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以杭州为头领的浙江各县市在过往发展路径中,积极开拓以康养小镇、文旅小镇为载体的旅游产业模式。对于很多城市,一味地招引和发展大工业,看上去是走了经济发展的“捷径”,但其实仍然是绕了远路。基于这一点,《意见》中也对共同富裕区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严格规范。共同富裕不仅要求钱包富起来,更要求的是居民生活水平“富”起来,能够享受更优美的生活环境,这就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而特色小镇正是在这一条件下的最为合适的载体。


浙江在过去一段时间,已经落下了杭州西湖龙坞茶镇、桐庐健康小镇、磐安江南药镇、湖州丝绸小镇等多个特色小镇,可见特色小镇模式在浙江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浙江预计将主要发掘已有成功特色小镇的核心潜力;对发展遇到困难的小镇,提供产业引入和小镇重规划等方面的帮扶;对发展路径出现错误的小镇,自上而下开展小镇的重定位,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摄图网_500895481_wx_苏州山塘街古镇(企业商用).jpg


四、元亨祥聚焦区域发展,发力康养产业


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了,始终立足“新型城镇化投资运营商”的战略定位,紧扣“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坚持“双轮驱动、一体两翼”的经营策略,以“家庭全景式幸福生活成就者”为使命,资源以资本优化、资本以智慧放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2021年,元亨祥与四川中医药老品牌“德仁堂”携手,整合业内康养IP资源,在四川崇州地区共同投资国际自然康养小镇。 


图片1.png


该项目位于崇州西北部的龙潭村、都江堰大青城片区三大古镇的金三角中心,属崇州市康养旅游服务业聚集区范围,占地面积29016亩,总投资150亿元。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崇州市区车程30分钟、崇州站40分钟,高铁至成都仅17分钟;在建的第三绕城高速入口距离项目基地仅2km。   


项目规划为三大功能片区,通过集合中医康养产业、现代生态农业、田园文旅度假等多产业集群,打造德仁堂新中医产业、世界中草药大会永久会址、订单式蔬菜生产基地、国际度假村小镇等多个产业IP,构建一个自然康养特色小镇示范项目。


微信图片_2021061815582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