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养老产业引导基金,撬动万亿新兴市场
发布日期: 2021-09-07 17:25:14

一、养老产业投资背景


随着2021年5月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出炉,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人口也保持着低增长态势。此次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量的18.7%,远超过全球平均老年人口占比(约为12.83%);在过去十年中,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 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与此同时农村的老龄化速度要快于城镇。除此之外,在未来十年内,我国60-70年代婴儿潮的一代人口将逐渐步入老年阶段,这将进一步加深我国老龄化的程度,也会为社会和子女造成不小的养老压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并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加深的现状,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来,党和政府针对养老行业逐年高频地出台新的支持政策,甚至在今年发布的《“十四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智慧养老建设,明确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在政策支持之外,我国目前的养老产业现状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首先,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7.7万亿元,同时中产阶级逐渐形成养老意识,从而带动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品质性和享受性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将呈上升趋势;其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政府发起多个养老服务PPP项目,并强调“医养结合”,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由此可见,投资养老产业是每位投资者下一阶段的正确思路。


摄图网_501534056_wx_家庭护士和老人握手(企业商用).jpg


二、养老产业融资现状


在我国大陆地区,养老机构融资的方法主要包括了银行贷款(一般为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养老债券(一般为养老产业的专项债券等)、PPP模式(具有基础设施建设性质,公私参与)、产业基金(通常是具有引导性质的产业专项基金)、信托投资基金(以信托的形式组建专项投资基金)、股权融资(出售股权来获得融资)以及其他方式(如众筹、民间借贷、其他借贷机构等)。根据以往统计数据来看,银行贷款是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方式,占比约六成。

 

1630983882(1).jpg


银行贷款也大中型养老机构的主要融资方式。以亲和源为例,该公司的银行贷款金额占总融资额的63.11%。但目前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成熟度并不高,对应的养老金融业务模式也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问题。银行贷款并不能满足大多数中小养老机构的基本融资需求。一是大多数银行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养老金融业务组织架构,导致养老金融的相关产品服务,零散分布于银行内多个部门。二是养老金融业务面临多头监管和业务资质限制,限制了大多数商业银行开拓业务的机会。三是养老金融布局滞后、产品创新不足。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产品大多数基于自身各类产品的重新调整组合,缺乏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产品,无法满足客户对于养老金融的特定需求。


因此,养老机构需要寻求其他融资方式,来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提高资金的充裕度。养老产业引导基金应运而生。


摄图网_501208554_wx_中老年人茶室饮茶(企业商用).jpg


三、养老产业引导基金详解


(一)养老产业基金的由来


通常,政府出资成立产业引导基金的目的是利用广大民间资本来满足特定行业、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而对国家下一步战略性或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支撑作用。在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中,“产业引导基金”也有了优化财政资金运用的新功能,这样不仅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也提升了政府财政治理能力与效率。通过产业引导基金,财政资金的功能也从“划拨”变为了“投资”,大大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促进了社会资本参与国家经济发展;企业在得到大量的融资之后也能为投资方提供高收益,实现双赢。


(二)养老产业基金相关政策发展史


在养老投资领域,2014年8月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的通知》,确定开展养老产业引导基金试点;2014年10月,财政部、商务部共同决定,以吉林、山东等8个省区为试点地区,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之后的几年中各地对于试点工作的开展也分别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在2015年底,江西省旅游集团与江西省财投集团(运营方)在省内成立养老服务产业投资基金。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含中央财政划拨3亿元,省旅游集团4.5亿元,计划引入的社会资本规模为22.5亿元,基金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养老社区等。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养老产业引导基金迅速发展,取得可喜进展。


2017年5月,同仁堂与中原高速、太阳纸业等社会资本携手共同设立北京同仁堂养老产业基金,基金规模约10亿元,首期资金4.7亿元已到位,基金存续期为7年,北京同仁堂养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基金管理人,基金计划用5-7年时间打造北京同仁堂养老全国连锁运营项目。


同年,苏州在全国首创苏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由苏州市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国发集团联合发起设立,基金规模达到18449.67万元。设立不到5年,包括苏州善贤养老服务公司在内的3家苏州本地优质养老服务业企业,获得了该基金2600万元的直接投资,顺利度过初创期,步入正轨。截至2021年,苏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参股多支养老大健康投向的专业子基金,子基金围绕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布局,已在苏州投资养老大健康企业约30家,预计未来投资金额超10亿元。


摄图网_501056096_wx_家庭医生老人护理(企业商用).jpg


(三)与银行贷款的对比及其优势


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后,部分地方政府设定了银行针对养老服务企业的授信额度及年贷款总量以提高养老服务业的融资便利性。但银行贷款对养老服务业的系统性支持仍处于初级阶段,实践中存在诸多政策性与现实性障碍。在原有的贷款模式中,银行会重点关注标的企业的固定资产情况(即抵押担保能力)及还款能力,而主营业务为养老服务的企业在起步发展存在“小、散、弱、乱”等问题:这些机构通常以长期租赁厂房、公办民营等轻资产运作方式进入养老领域,这为养老企业获得贷款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另一方面养老产业本身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不容易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与此同时,银行系统在这一方面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与实操经验。因此银行贷款可能并不是解决养老机构融资问题的最优解,政策落地效果并不理想。


相比银行贷款,产业引导基金自身有以下几方面优势: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先导效应。政府资金作为领头羊率先入场,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民间资本集聚,迅速扩大支持我国养老发展的资金蓄水池。二是资金放大效应。产业引导基金在产业发展成熟后并不会挤出民间资本一家独大,而是会不断开展融资,释放公私合营资本的成长性,持续吸引更大规模的投资进入该产业,从而形成“雪球效应”。三是政府资金带来的宣传及“增信”效应。养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若无大企业的资金支持或背书,所涉及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面临信用不足的问题。而产业引导基金能够利用政府公信力支持这类小微企业,并利用社会舆论宣传提高养老产业的“软实力”。


摄图网_501533861_wx_护工为老奶奶按摩腿部(企业商用).jpg


四、产业引导基金+社会资本,撬动万亿养老市场


元亨祥集团自成立以来,坚持“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的经营定位,紧扣“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坚持“双轮驱动、一体两翼” 的经营策略,发展康养不动产投资并购和健康产业链投资并购两条业务线,打造元亨祥生态圈,其中养老产业是集团近几年的重点投资领域之一。

 

图片1.png


今年,元亨祥集团携手国内知名养老机构银河园医养投资集团,积极布局中高端养老机构,在江西省樟树市投资医养结合型康养小镇,内含大型养老社区和一所二级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宜居、宜养、宜医的高品质康养享老生活。


未来,元亨祥集团将积极相应各地政府的号召,在政府养老产业基金的引导下,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投资优势,发展养老服务业所需的创新金融服务,助力当地养老产业的发展,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方面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满足老龄化人口的养老服务刚性需求,增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为实现“家庭全景式幸福生活成就者”的使命而不懈努力!


摄图网_501408213_wx_老年夫妇出游牵手背影(企业商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