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养老产业再迎重大利好——《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解读
发布日期: 2021-11-04 17:02:13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养老产业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重要民生事业,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务院基本每年都会针对养老产业下发文件,保证养老行业的稳步发展,从简化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到发展新型养老模式、保持行业活力,针对养老行业融资困难、收益不足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从各项细化的规章制度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近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促进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从9个方面提出30条任务措施,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是各地各部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在《意见》中,对于养老产业的服务供给、场地设施、业态融合、品牌建设及财税投资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政策红利。



一、加强养老服务供给,补齐场地设施短板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失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养老和育小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建设。


《意见》指出,在“一老一小”等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性生活服务。推动大城市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力争五年内逐步覆盖80%以上的社区。


虽然养老院以及老年公寓式的养老模式曾被认为是现代化的社会养老模式,但因其社会成本巨大、收费高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现阶段多数老人选择在熟悉的邻里环境和成熟的老旧小区居家养老。然而,多数的老旧小区因建设年代久远,缺乏必备的养老设施设备,不适合老年人养老,适老化的养老设施改造需求十分迫切。


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意见》强调,结合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统筹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完善老年人服务设施,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



二、加强养老标准品牌质量建设


我国的养老产业虽然发展了几十年,但行业整体水平并不高,服务机构良莠不齐,整个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与广大民众对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还存在明显短板,具体表现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不完备,养老标准数量偏少、质量不高,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管理与保障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快养老行业发展,势必要从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意见》提出,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品牌质量建设,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行业组织为依托,在养老领域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推出一批标杆化服务标准,如加强质量检测评价和通报工作,推广质量认证。推动各地开展“领跑者”企业建设,培育一批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示范性企业。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健全以产品、企业、区域品牌为支撑的品牌体系,引导各地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优质养老服务品牌推介。



三、养老产业业态融合创新


“十三五”时期,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整体持续下降,居民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养老服务需求亦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消费将持续升级,对养老服务会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单个行业很难完全满足,需要多个行业之间进行融合创新,打造新的商业模式,丰富养老体系的服务和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


(一)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是近年来国家发布的养老政策中大力推行的重点方向,医疗康复保健与养老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老人的养老及就医问题,不仅让群众“老有所依”,更让他们“老有所医”。“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形成多层次、有梯度、相衔接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可见医养结合是未来五年养老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意见》再次强调了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提出要健全医疗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相互延伸机制。促进“体育+健康”服务发展,构建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


(二)服务+制造


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的重大突破引发了各行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的革命。养老产业高科技含量陡增,智慧养老产业成为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热门投资领域,政府亦给予大力支持。在2021年10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卫生健康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六大重点工作任务和三个专项工程,为产业发展指明新方向、注入新动能。


在近日发布的《意见》中再次明确了智慧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要促进“服务+制造”融合创新,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在健康、养老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健康设备、活动装备、健身器材、文创产品、康复辅助器械设计制造,实现养老服务需求和产品创新相互促进。



四、完善支持政策


(一)价格和用地等支持政策


养老产业具有福利性事业与市场化经营的特点,在发展时需要统筹兼顾公益与市场的双重属性。《意见》提出,要注重与政府综合投入水平衔接配套,合理制定基础性公共服务价格标准,充分考虑当地群众可承受度以及相关机构运营成本,加强对普惠性生活服务的价格指导。


对养老服务价格水平的控制,也需要充分考虑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在用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意见》提出,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对利用存量建筑兴办国家支持产业、行业提供普惠性生活服务的,可享受5年内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政策支持。推广政府无偿或低价提供场地设施、市场主体微利运营模式,降低普惠性生活服务成本。


(二)财税和投资支持


自地方政府发行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专项债以来,养老行业一直被列入专项债的投资范围,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最早在2018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曾提出扩大地方专项债的使用范围,用于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在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梳理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养老作为2021年新增专项债的重点投资领域之一。


在近日发布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指出,对于价格优惠且具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如养老、托育等),符合条件的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除了专项债,《意见》还提出,各地安排的相关资金要优先用于支持普惠性生活服务,要落实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积极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支持生活性服务企业的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生活性服务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可以看出,针对养老行业融资困难、收益不足等问题,发改委从多个方面给予了资金支持与保障。



五、顺势而为,元亨祥积极布局养老产业


元亨祥集团自成立以来,紧扣“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坚持“双轮驱动、专注聚焦”的经营策略,发展康养不动产投资运营和健康产业链投资并购两条业务线,打造元亨祥生态圈。


2021年,元亨祥集团与战略合作伙伴——江西省养老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江西银河园医养投资公司携手,共同投资江西樟树银核香樟生态颐养园项目,打造生态康养的中高端医养结合型养老社区。



樟树银核香樟生态颐养园项目占地13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养老社区10万平方米,中高端养老床位1898张,包含一所二级医疗康复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疾病诊疗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医疗护理服务、中医药服务、精神卫生服务、安宁疗护等各项医疗照护服务。项目按功能划分为健康医疗区、文化学习区、餐饮服务区、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和社区商业区等,为居民提供体系化的生活配套服务。


该项目位于江西宜春樟树市,是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毗邻道教名山——国家森林公园阁皂山,自然环境优越,三面环湖、一面环山,拥有独立式森林公园和环湖步道,自有农场、果园和河湖,可为小镇居民提供全天候的有机健康食品。项目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土沃水清,是休闲养生、颐养天年的风水宝地。项目北侧是樟树市社会福利院,该养老项目得到了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大力支持。南侧紧邻岐黄小镇,仅隔一条葛玄路(600县道),是樟树市以中医药文化为灵魂,以大健康产业为主题打造的国家级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