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降息背景下,股权投资持续走热
发布日期: 2022-01-28 16:47:35

在新年开始之际,市场期待已久的降息终于落地。1月17日,央行进行7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2.85%,此前为2.95%。同日进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从原来的2.2%下调10个基点;1月20日,央行发布公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随着央行降息预期的逐步兑现,股权投资在资本市场中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摄图网_500470853_wx_办公投资(企业商用).jpg


一、中国的利率体系与现状


(一)中国的利率体系与传导机制


若想对本次央行降息的影响做出一些研判,了解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对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实体信贷利率等概念有基本了解,其后要了解我国利率体系的基本框架。这里主要引用易纲行长在早些时候发表的论文《中国的利率体系与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阐述,来对中国的利率体系做一个简单介绍。

 

 图片1.png


从上图可以得知,央行可以完全自主把控的是OMO逆回购利率和MLF利率,这两项也就是所谓的政策利率。而央行作为银行的上游,其政策利率代表着银行资金的期限成本,也就是说市场基准利率会以政策利率为锚,再结合各方面原因后(如资金成本、风险溢价和市场供需)继续向下传导至市场利率,如货币市场(短期)和信贷市场(中长期)等。


(二)中国利率情况现状


本次降息在此之前其实早有预示:2021年7月和12月两次降准;2021年1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下调5个基点至3.8%,5年期维持在4.65%不变。当时就分析认为利率再次进行下行的轨道,5年期也将会下调;2022年1月17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7日开展7,000亿元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当日MLF操作利率2.85%,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2.10%,中标利率均下降了10个基点。


本次的降息是同时发生在了政策利率和市场基准利率上,具体数据为:OMO-7天逆回购和MLF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分别至2.10%和2.85%。而LPR的报价利率则出现了非对称下降,表现为1年期LPR为3.7%,较上期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较上期下调5个基点。这是央行自2020年4月之后,近2年来首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距离2021年12月降准仅仅一个月。

 

图片2.png


从刚刚对利率体系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本次市场基准利率(LPR)的下调,主要的推动力量是自于央行的引导,央行通过降低银行从央行借钱的成本(OMO和MLF),进而使得银行给实体放款的利率也有了更多的向下空间。


二、降息原因分析


对于此次全面降息,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两方面原因:


首先是为了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鼓励投资。纵观2021年四个季度,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延续了复苏态势,但GDP增速却呈单边下行态势,四季度增速仅为4%,远低于预期。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的不断发酵,促使央行需要实施比此前的调降中期借贷便利、调低逆回购利率等货币政策更强有力的举措。为提振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内循环,央行需要采取降息措施来鼓励居民投资,引导商业银行增加贷款,从而帮助实体经济(尤其是负债率较高的产业)有更便捷实惠的融资渠道,进一步缓解经济压力。


其次,疫情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三年的疫情,已经影响到微观经济基础。2021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最突出的表现是消费增长乏力,消费疲弱的原因在于居民就业和收入的结构性恶化。疫情反复冲击线下服务业,加之多项行业监管政策趋严,都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和收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纵观世界各国历史,每一轮疫情来袭,将会影响至少一半的家庭支出能力下降,紧缩开支。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看,就是总需求螺旋式减少。因此,要提振中国经济,降息可能是当下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摄图网_400168624_wx_股市(企业商用).jpg


三、降息利好股权投资


(一)降息为股权投资打造更安全的市场环境


央行降息会为股权投资构建更为安全的市场环境:


首先,在政策利率下降时,居民存款不仅会流入投资领域,也会大大增加居民消费。这是由于消费者手中的现金增加,同时信贷消费的还贷成本更低,直接提升消费者信心,刺激国内消费。


其次,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带来大量的低成本投资额,也会带动经济发展。


最后,利率的下调也会对汇率产生正相关影响。由于人民币会随着利率下调而贬值,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下降,在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我国目前在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消费、投资、进出口作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三驾马车,三者在降息中收获的正向刺激会拉动GDP的有效增长,从而使得国内股权投资获得安稳的投资环境。


(二)推动权益类资产价值攀升


政策利率的下降将有效推动权益类资产的价值提升:


一方面,从短期来看,在衡量股权价值的模型中,政策利率直接带动折现率降低,在极短时间内便可在资本市场中产生超额收益的空间,有利于投资者挖掘投资机会。


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由于降息之后国内投资将受到鼓励,企业便有了更便捷实惠的融资渠道,在负债端有利于降低直接和间接融资成本,获得大量新鲜血液,从而有机会进行内部的生产升级,提高股权的内在价值。


综合来看,央行此次降息对股权投资会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形成“戴维斯双击”,其中尤以医疗服务、生物医药产业为甚,这类产业需要长期投资且资金压力较大,而降息从长期来看无疑对于该领域的股权投资者来说是利好消息。


摄图网_501142606_wx_金融理财(企业商用).jpg


四、投资建议:如何进行资产保值增值?


通常情况下,降息会促使市场利率下行,虽然今年调降了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尚未变动,但根据过往的经验,存款利率的下行将是大概率事件,随之带来债券利率下行,定期理财产品(主要投向债券和货币工具)收益率下行…简而言之,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公开市场投资回报率的走低,使得主流机构投资者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非公开市场,股权投资就是这样的价值洼地。


股权投资作为“十四五”规划中“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有力手段,在降息背景下,股权投资将成为最有潜力的投资方式之一。在当前去杠杆周期、风险逐渐暴露、高信用企业收紧债务融资、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的债权融资产品生存空间收窄,投资将由债权投资模式转为股权投资模式,由看重主体信用转为看重以专业资产管理能力为基础的资产信用,由注重规模转为注重质量效益。


摄图网_500472262_wx_投资理财消费概念图片素材(企业商用).jpg


五、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


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股权投资在当前阶段更适合投资者进行投资,尤其是后疫情时期,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生命健康产业领域的股权投资无疑是时代的新风口。


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元亨祥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专业的生命健康产业投资集团。以“家庭全景式幸福生活成就者”为使命,紧扣“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坚持“双轮驱动、一体两翼”的经营策略,充分发挥资本赋能优势,聚焦“中医中药谷、生物医药谷”2个生命健康产业链孵化器,通过投资并购,着力培育产业支柱型和科技引领型的独角兽企业,促进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培育了中医保健、中医针灸和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