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两会声音:资本市场再迎春风 科创投资加速前进
发布日期: 2022-03-09 16:57:59

近日,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无数眼球聚焦在人民大会堂,两会中的大事小事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每年的两会将明确当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成为全国两会期间广泛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到核准制下推进发行市场化改革,再到注册制试点及全面实行,发行体制的每一次嬗变,既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动力,也是资本市场渐趋成熟完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再上台阶的注脚。2021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吹响了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的冲锋号。


摄图网_500476224_wx_看得见的未来(企业商用).jpg


一、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加速


(一)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在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过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注册制改革试点后,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的条件已基本具备,2022年全面注册制有望加速落地。


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要求。通过梳理最近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经过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注册制改革试点后,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的条件已基本具备,2022年全面注册制有望加速落地。


表:2018-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资本市场和股权融资的表述

 微信图片_20220309135534.png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


北交所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纽带,一方面与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形成中小企业层层递进的上市通道,另一方面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一个体系完整、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的资本市场架构。


(一)北交所转板细则落地


两会召开当天晚上,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转板规则——《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转板办法(试行)》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创业板转板办法(试行)》。转板细则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进入规范化、常态化阶段,代表着我国以三大交易所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北交所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纽带,一方面与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形成中小企业层层递进的上市通道,另一方面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一个体系完整、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的资本市场架构。


(二)新三板分层管理办法修订,北交所扩容加速


同日,全国股转公司新修订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分层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南正式发布。新办法在进层时间安排上做了重大调整,分层频次从一年1次到一年6次,由此前每年4月30日启动定期调入,改为上半年2-6月逐月实施,下半年9月一次实施。修订后的《分层管理办法》的实施将加速优质企业进入北交所。此外,本次修订《分层管理办法》,对创新层的进入条件、降层安排等方面均有所调整。优化进程财务条件,调整非财务条件,同时严格降层安排,及时调出不适合在创新层挂牌的公司,强化规范要求,压实各方责任等。


《中国证券报》在《管理办法》发布的第二天刊发文章《新三板分层管理办法修订版发布实施 强化创新层作为北交所上市“后备军”定位》,提出,日前,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相关管理办法,优化了创新层分层管理制度。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创新层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强化创新层作为北交所上市“后备军”、规范培育“训练营”和市场生态“稳定器”的层级定位,为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注册制改革通过提高上市审核效率、设立多元化上市条件、完善再融资与并购重组服务体系、优化股权激励政策环境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未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创板“硬科技”属性、创业板“三创四新”属性以及北交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积极推进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基础性制度改革,以提高注册制下投融资便利性,并加强对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后的持续监管,确保募集资金的投向。


摄图网_500470853_wx_办公投资(企业商用).jpg


三、科创企业直接融资加速


从2015年起,加大直接融资的论调已连续五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利好企业直接融资。我国的融资结构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较低,风险过于集中在银行业上。新兴科创企业的融资风险偏好需求一般更高,银行的低风险偏好资金、信贷资金、间接融资模式并不利于大面积直接支持新兴产业、科创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大,能进一步促进产业经济升级与创新,也有利于优化融资结构。


全市场注册制渐行渐近,将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创新经济的效率,科创企业将迎来更多金融“活水”。资本市场在促进科创资本形成、推动创新要素合理定价、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渐提升。


《中国证券报》3月1日刊发了文章《全市场注册制渐行渐近 金融活水浇灌创新之花》。文章称,从直接融资规模看,注册制改革激发A股市场活力,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21年,我国资本市场实现股债融资逾10万亿元。其中沪深市场有481家企业首发上市,同比增长22%;546家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IPO、再融资规模合计达1.5万亿元。从资本要素配置比例看,要素资源不断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2021年,科创板、创业板共361家企业首发上市,占全市场增量的比例逾七成。


在过去的一年中,科技、资本与产业的良性循环生态加速形成,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持续提升。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和构建常态化退市机制将是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主要看点。伴随全面注册制改革,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入口,支持科创企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继续推动资本市场各项制度的改革,推进新经济、新业态企业的市场化定价;要以大资本市场观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在现有转板制度基础上不断完善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内部及与场外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


摄图网_500602237_wx_存钱(企业商用).jpg


四、专注价值投资,助力科创发展


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元亨祥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专业的生命健康产业投资集团。以“家庭全景式幸福生活成就者”为使命,紧扣“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坚持“双轮驱动、一体两翼”的经营策略,充分发挥资本赋能优势,聚焦“中医中药谷、生物医药谷”2个生命健康产业链孵化器,通过投资并购,着力培育产业支柱型和科技引领型的独角兽企业,促进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培育了中医保健、中医针灸和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创新中心和总部集聚地,汇聚数十家头部企业、上市公司、准独角兽企业,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总部集聚区。上海张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江科投”)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投资战略的实施主体。近年来,元亨祥集团紧跟“健康中国”战略发展方向,紧抓市场机遇,与张江科投紧密合作,共同投资生命健康产业。


2020年,元亨祥集团与张江科投联手共同投资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总规模30亿元,其中第一期规模为10亿元。该基金具备得天独厚的张江生物医药产业优势,重点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生命健康相关产业领域有增长潜力的、优质的企业,通过对优质项目资源叠合的培育,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进行纵横向的前瞻性布局,更有效地服务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发展,进一步带动产业优化和升级,助力张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


2021年,元亨祥集团发起设立50亿元张江生物医药新技术精选投资基金,聚焦张江药谷、基因岛、医疗器械加速器,构建生命健康产业链投资孵化平台,培育产业支柱型和科技引领型的独角兽企业,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被投企业包括易慕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开发CAR-T技术治疗实体肿瘤创新药,将给癌症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摄图网_500367168_wx_上海晨曦(企业商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