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健康中国背景下,康养城迎来发展的春天
发布日期: 2022-04-12 18:18:01

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下,中国正处于大健康产业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蓄势发展的黄金期。康养城作为大健康产业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摄图网_500993584_banner_老年人太极锻炼(企业商用).jpg


一、康养城发展历程


1.国际康养城发展背景与趋势


公众及学界对健康的认识随社会与经济发展经历了逐步的演化。早期的健康理念建立在疾病防治基础上,在医学领域用来说明人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居民健康等问题不断涌现。政府和民众逐渐认识到健康问题除了受个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水平等直接因素影响外,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变化等都是影响健康的原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四维健康概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达到健全的状态”。同时,首次将“康养城”定义为“一个不断创建和改进自然和社会环境、扩大社区资源,使人们在发挥生命功能和发展最大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项目”。


到了90年代,康养城建设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城市化健康问题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康养城建设逐渐由狭义的公共卫生理念向广义的社会模式转变。康养城项目不再局限于最初的健康服务和疾病防控,而是发展成为可实施于全球到地方各个层面的系统工程。


2.中国康养城发展背景与趋势


中国大致沿袭了WHO对康养城的定义,并赋予其中国特色。国内学者认为康养城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为中心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的有机结合体”。康养城是一个载体,可以承载各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康养城建设的主要包含健康环境建设、健康社会建设、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健康文化等五个方面。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来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政策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而转变,更加重视宜居城市的建设,这正是康养城的建设目标。我国的卫生政策正从治病向治未病的卫生管理思想转变,这些政策为康养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经济的持续增长,世界银行预测持续到2030年,中国的GDP增长将保持6-7%左右,这为康养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如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为康养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长达60年的国家卫生城市的成功经验,中国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卫生管理体系,这是康养城建设的组织保障。


因此可以预见,康养城是通向健康中国的必经之路,中国康养城建设必将全面开花。


摄图网_501408188_banner_老年夫妇坐公园椅子背影(企业商用).jpg


二、中医药康养城


康养城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康养城是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的重要领域,对全球健康是重要的示范。


1.中医药融入康养城的特点


康养城追求的目标是创建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基本的卫生需求、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中医药参与康养城建设,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形成自身的特征。


一是中医药理念引领康养城发展方向。中医“治未病”理念是自身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几千年来,中医药在中国古代先民适应自然、认识生命规律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为人类繁衍生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 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环境、起居方式、饮食习惯等都发生重大的改变。然而,全球各地对健康的重视,多局限于疾病治疗方面,而忽视了疾病预防、居住环境等。康养城应该融入中医学“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亲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康养城追求的目标是打造环境宜居、社会和谐、人群健康、服务便捷、富有活力的城市,中医药理念契合康养城的发展思路,具有引领作用。


二是中医药服务是判断康养城的重要标志。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治疾病、养生益寿的重要手段和独特资源,它根植于中国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基础,在康养城建设中,具有投资少、覆盖广、效果好的优势特色。中医药医疗服务是康养城医疗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服务具有可及性,随着中医药深度参与康养城发展,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等产业可协同发展,形成新业态,其优势会更加凸显,能否提供中医药服务,是判断康养城的重要标志。


三是中医药需求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人们对中医药需求、认同和支持是中医药康养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中医药康养城中,与中医药有关的养生理念、休闲活动、健康旅游、保健体育等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中医预防保健优势更加突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全面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更加丰富,中医药健康文化深入人心。应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创作出更多健康文化作品,倡导健康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文化需求。


摄图网_501416031_banner_护工照顾老人(企业商用).jpg


2.功能定位与设计理念


(1)功能定位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作为康养城核心特色和发展引擎,整体带动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规划核心功能、延伸功能、基础功能三大功能定位。


一是核心功能,围绕道地药材种植、中医诊疗、健康养生功能,主要打造GAP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特色中医馆和中医医院、中医养生馆及养生康养中心的特色项目。


二是延伸功能,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加工、商贸物流、工艺展示、O2O体验、文化教育等功能,主要打造中药/中医器械研发及生产、养生药膳开发及加工、中药材流通基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医科教中心等特色项目。


三是基础功能,围绕生活居住、旅游度假、特色产品、康养运动功能,主要打造养老养生公寓、养生度假酒店、中药文化主题街区、康养运动公园等特色项目。


(2)设计理念


在项目设计中,融入绿色健康文化理念、环保节能生态理念、景观园林设计三大理念。绿色健康方面,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中医药文化优势,以高颜值、高气质的建设形态打造“绿色”、“健康”、“文化内涵”的城市内核。环保节能方面,尊重原有生态地貌,针对废气、废水、废物、噪音等制定环保节能措施。在景观规划方面,贯彻“以人为本、自然优先、生态营造、环境优美”的思想,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营造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田园风光的康养城市风貌。


摄图网_501423501_banner_护工照顾老人背影(企业商用).jpg


3.核心项目布局规划


(1)三甲中医医院:围绕老年病、慢性病、肿瘤治疗、创伤急救规划重点学科,建设慢性病诊疗中心、创伤急救中心、老年病中心、肿瘤中心(重点发挥中医药扶正祛邪特色,促进失去手术机会的肿瘤患者带瘤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等特色专科中心,使之同区域内其他医院形成错位发展的良好局面。


(2)中医药养生护老中心:项目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根据目前社会养老现状,开展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项目建设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环境,配置高端养老养生设施,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精神活动,满足高端养老所需。同时开展中医药膳养生项目,满足国际、国内不同阶层的社会化康养需求。


(3)中医科教中心:按照标准建设配置有大型培训教室、多功能会议室、复合式餐厅、酒店公寓等内容,满足学员培训、大型会议、团体住宿及用餐等需求,为当地中医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提供条件。同时,办好当地中医药研究所,开展中医科研工作。


上述三大核心板块统一规划、整体联动、功能配套,并建设完善的商业、生活设施,形成优美舒适、宜居便捷的环境。

 

摄图网_501716674_banner_护士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企业商用).jpg


后疫情时代,中医药在健康促进、新冠防治方面的独特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期待中医药在人类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医药康养城是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领域,是中国发挥自身文化优势、独特的传统医学优势为全球健康所做出的积极探索。中医药康养城的成功经验,必将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