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使医疗和生命科学行业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人们对传染病的预警和防治、疫苗研发、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等等的重视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年奥密克戎肆虐全球,疫情引发各国加速发展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生物经济引领的新产业革命将会提前到来。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其中对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详尽的部署,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一)成就
“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疫苗、抗体和蛋白质药物产业化、重大疾病诊断和检测技术的研发、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以及再生医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使生物医药产业逐步成为国家支柱产业。据统计,截至“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3.57万亿元,其彰显出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二)瓶颈
虽然近些年我国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投入逐年增长,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且投入有限,我国在研发方面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此外,相较于拥有大部分生物创新技术和专利的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着差距的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率以及产业化能力也制约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二、新规划内容
为突破瓶颈、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并造福人民,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创新驱动、系统推进等为原则,提出应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同时加强国家主动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的防控治理体系。力争到2025年使其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到2035年是列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
(一)与“十三五”规划的异同
1.重点由“医疗”转向“健康”
相较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十四五”时期要顺应趋势,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新产业构造,同时培育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本次《规划》在生物治疗、生物疫苗乃至中医药领域强调要增强产品及设备供应链的保障水平,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无一不说明在新时期在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重点已从“治已病”的“医疗”转变为“治未病”的“健康”。
2.更注重生物安全保障
面对疫情并基于“十三五”取得的成就,“十四五”针对生物安全风险、原创能力较为薄弱、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不完备、生物经济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制定了不同以往的具体目标:基本建成国家主导、防控兼备、多元立体、机制顺畅、基础扎实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大幅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从而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3.持续关注生物医药创新
在“十三五”时期,国家对于创新方面主要针对研发投入、生物技术产品规模及布局设定目标;“十四五”时期,国家不仅持续关注生物医药的创新,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生物产业创新平台竞争力增强、创新产品和服务对生物产业增长贡献率显著提高的更高要求,以求打造国家生物医药技术战略高科技力量,从而实现自立自强。
(二)中医药持续受益,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1.中药材质量得到保障
《规划》提出要推动中药材生态种植体系的建设,从源头加强中药材质量保证,进一步提升中药产品质量,提升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认可度,推动中医药有更广阔的应用。
一方面,要选育一批中药材良种,加快传统中药材种植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中药材生态种植体系;同时开发一批优质中药,支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建设中医药标准物质库、质控标准体系以及信息数据平台。
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生物资源利用平台的支撑,通过建立生态种植体系,对中药材种植基地等进行合理布局,从而提高种植繁育良种化、智能化水平。
2.中药创新研发大获支持
在药品研发层面,《规划》指出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新药开发和审批体系,鼓励中医药现代化。首先要进一步健全中药品优先审批政策,鼓励新药境内外同步研发申报;其次要建设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和中医药质量安全评价平台,以便对创新药上市审批及上市后监管工作有所支持;第三要用好中医药发达地区的优势,鼓励在技术先进地区开展改革试点。
国家对中药创新研发的支持有望在“十四五”新时期进一步推动大批中药新品的研制和获批。从国家药监局公布数据可知,2021年共有12个中药新品上市,成为近5年来获批最多的一年,充分说明中药创新药获批上市已明显加速,中药创新也会受到国家长期政策支持。
3.中医药应用范围扩大,进军全球
在应用端,国家部署开展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作用机制及针灸作用原理研究,以期进一步扩大临床中医诊疗病种的覆盖面,鼓励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大中医药在临床端的应用。
与此同时,也加紧推进各类中医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鼓励相关企业尽快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从而快速与国际接轨,是我国中医药产业出现新的增长点。
三、《规划》意义
(一)落实贯彻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次《规划》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对于健康生活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加工模式,进一步平衡该产业供需两端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抢占历史机遇,实现伟大复兴
在科技创新驱动和战略政策的引领之下,我国正进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与此同时,新冠疫情的反复冲击使得全球产业链结构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传统发达经济体也针对生物医药发展制定了全新的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此时发布的《规划》可助力我国在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下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链,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有利于我国在本轮竞争中赢得主动、把握先机。
(三)做大做强,成就生物医药产业大国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深、人民对健康生活美好向往日益提升以及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底层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都促使其在产品端完成最后突破。本次《规划》通过具体措施,可助力我国抓住新一轮机遇,夯实基础、优化布局,在生物医药领域做大做强,在“十四五”新时期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大国。
四、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
元亨祥集团是一家专业的生命健康产业投资集团,设立生命健康产业投资并购母基金,专注于生物医药、中医中药及健康养生产业的投资孵化与并购,设立中医中药谷、生物医药谷,培育产业支柱型和科技引领型的独角兽企业,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集团专注“养生堂、养生谷、康养城”的投资运营,主要导入中医养生、养老照护、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业态,联合太平洋建设等世界500强,首创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1+N+IOEPC”商业模式,倾力打造健康养生示范样本。
近年来,元亨祥集团紧紧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开展相关投资业务。在中医药产业运营方面,集团在全国重点中药材基地——四大药都之一的江西樟树市投资兴建裕元谷,携手当地知名医养机构,共同打造生态康养的高端中医养生谷。
在助力中医药服务推广方面,元亨祥集团在上海市区风景优美的世纪公园附近,倾心打造中医国学高端会所养生堂,并设立元针堂,通过独创的针灸、正骨及独家膏药等治疗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服务社会大众,推广中医便民服务。
在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方面,元亨祥集团与上海张江科投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在国家级医药产业高地——上海张江药谷,专注投资生物医药独角兽企业,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发展。
未来,元亨祥集团将继续坚持“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的经营定位,紧扣“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坚持“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经营策略,以“家庭全景式幸福生活成就者”为使命,资源以资本优化、资本以智慧放大,致力打造精优实美的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运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