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康复医疗路线出图,助力健康中国
发布日期: 2022-08-30 11:52:45

康复医疗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康复医疗工作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和改革委、市中医管理局等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印发北京市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不仅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并在多方面对康复医疗服务提出具体要求。

 

摄图网_300421140_wx_医生听诊器医院的医务人员(企业商用)(1).jpg


一、政策发布背景与发展目标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不断深化,同时老年人口患病率提升,居民的医疗需求与消费不断增加,社保保障体系负荷再次升级。我国医保基金的支出逐年提升,支出增速在2017年之后再次高于收入增速。据社科院测算,在现有的社保制度下,到2026年,医保基金的当年结存将首次出现缺口。预计到2034年,累计结存将首次出现缺口。国家将应对老龄化上升至国家战略,需要进一步促进全民健康,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减少医保基金的支出。康复医疗的及时正确干预,对于患者、机构、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对患者来说,能够改善患者的愈后,减轻家庭及个人的经济负担;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能够提升医疗质量,缩短住院周期,提高运营效率;对于政府来说,能够减轻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实施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逐步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去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各省市积极出台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补充公立康复资源,推动康复科建设与二级医院转型,以逐步补充亚急性期康复机构,以及稳定期康复资源,完善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的基础建设。

 

此次《通知》是对国家顶层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通知》提出,力争到2025年,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每10万常住人口康复医师数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数达到12人,每千常住人口康复医疗服务床位数达到0.5张。持续完善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开展多元化服务方式,推动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康复医疗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让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更便捷的康复医疗服务。针对当前康复医疗供给不足的现状,《通知》对于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二、三级医院床位数占比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利于补充康复医疗供给缺口。


 二、政策涉及的重点任务解读


 

(一)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在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方面,《通知》明确,鼓励各区在人员配备、培训培养、场地设施、硬件设备、学科建设、科室管理等方面,加大对综合医院及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及康复转型医疗机构扶持力度。严格落实二、三级综合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要求,康复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数,三级综合医院不低于2%、二级综合医院不低于2.5%。此外,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等重点为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和重度残疾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等重点为诊断明确、疾病稳定的患者提供专业、综合的康复医疗服务。

 

《通知》把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放在首位,体现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增加康复医疗资源供给,构建科学的医疗服务体系的战略高度,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

 

在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方面,《通知》提出,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加强中医药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强化中医药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开展中医康复方案和技术规范研究,积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增加基层康复服务供给,切实提高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肿瘤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疼痛康复、重症康复、中医康复、心理康复等康复医学亚专科建设。

 

《通知》肯定了中医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加基层康复服务供给,完善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的建设,促使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承接上级医院的康复需求。《通知》鼓励积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借助多种形式建立定位明确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有助于提升康复诊疗效率及质量。

 

   (三)积极发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

 

在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方面,《通知》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创新开展康复医疗与外科、神经科、骨科、心血管、呼吸、重症、中医等临床相关学科紧密合作模式,完善多学科合作机制。积极发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建立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标准与技术规范,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机构内康复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丰富和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优先为失能或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有迫切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提供居家康复医疗、日间康复训练、康复指导等服务。

 

《通知》鼓励积极发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向失能失智老人、慢病患者等重点关照人群进行资源倾斜。与国家十四五养老事业规划及护理事业规划提出的“加强医疗康养结合、增强居家社区养老护理服务供给”的养老及护理服务建设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四)加强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

 

在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方面,《通知》提出,加强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医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大力推进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创新发展康复医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优化康复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康复医疗服务效率。积极开展康复医疗领域的远程医疗、会诊、培训、技术指导等,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通知》强调加强和推进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政府可以更有效地细化康复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康复医疗产业的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服务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扩展康复护理服务能力和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服务风险。另外,智慧技术的互联互通,既可以突破城乡界限,又可以实现大型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更有效地为群众提供医疗保健和服务。


三、元亨祥积极布局养老护理产业

 

元亨祥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专业的生命健康产业投资集团。集团自成立以来,紧扣“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坚持“双轮驱动、专注聚焦”的经营策略,始终坚持产业运营优先,专注“养生堂、养生谷、康养城”的投资运营,导入中医养生、养老照护、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业态。首创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1+N+IOEPC”商业模式,致力打造健康养生示范样本。

 

在养老护理产业发展方面,元亨祥集团与战略合作伙伴——江西省养老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江西银河园医养投资公司携手,共同投资裕元谷项目,打造生态康养的高端中医养生谷。该项目位于江西宜春樟树市,是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毗邻道教名山——国家森林公园阁皂山,自然环境优越,三面环湖、一面环山,拥有独立式森林公园和环湖步道,自有农场、果园和河湖,可为小镇居民提供全天候的有机健康食品。项目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距离樟树高铁站5分钟车程,距离南昌1小时车程。项目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土沃水清,是休闲养生、颐养天年的风水宝地。

 

裕元谷项目占地面积132.4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总投资额约6亿元。项目按功能划分为健康医疗区、文化学习区、餐饮服务区、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和社区商业区等,为居民提供体系化的生活配套服务。其中养老社区10万平方米,中高端养老床位1898张,包含一所二级医疗康复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疾病诊疗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医疗护理服务、中医药服务、精神卫生服务、安宁疗护等各项医疗照护服务。项目工程一期约3.5万㎡,已完成2万㎡养生公寓建设,康复医院、公共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