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经典名方
【元亨祥古代经典名方】——保阴煎(61)
发布日期: 2025-07-31 15:50:58

         古|代|经|典|名|方

         保阴煎出自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由生熟二地、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组成。原书记载其“治男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经期太早,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

         本文仅从保阴煎的出处、处方、制法及用法、剂型、方解、功效与主治、研究进展做一些简要分析。


         壹 出处

       《景岳全书》(明•张景岳)“治男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经期太早,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证。”

         贰 处方

         生地、熟地、芍药各二钱,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各一钱半,生甘草一钱。

         叁 制法及用法

         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温服。

         肆 剂型

         汤剂。

         伍 方解

         方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白芍养血敛阴;黄芩、黄柏清热凉血;山药、续断补脾肾,填精血,全方共奏凉血养血之功。临床应用以五心烦热、带下淋浊、经来量多、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如见肝火盛而动血者,加焦山栀、牡丹皮;夜热甚者,加地骨皮、秦艽;肺热汗多者,加麦门冬、乌梅等。

         陆 功效与主治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凉血。

       【主治】阴虚内热,症见带下淋浊,色赤带血,血崩便血,舌红,脉数。柒研究进展保阴煎主治“阴虚血热动血”等证,至《类证治裁》林佩琴认为火为热之极,热极能化火,血热即化为火,因此将“阴虚血热动血”证又称为“阴虚火炎”之证。主治以妇科疾病居多,并涉及杂病和小儿病证。至现代,对该方研究以临床研究为主体,另涉及药物分析、临床综述等。治疗病证在延续以往优势病种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诊断又有所发挥,如妊娠期性梦、妊娠合并糖尿病、免疫性不孕症、口腔黏膜疾病、肾盂肾炎、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眼底出血等[1]。


         参考文献[1] 万金圣,任梦娇,魏凯峰,刘涛.经典名方玉女煎历史沿革与关键信息考证[J/OL].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https://link.cnki.net/urlid/21.1543.r.20250512.14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