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人财富激增,家族办公室需求广阔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四十年的快速发展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带来了中国私人财富的快速增长和积累。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的《2018年全球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身价超过百万美元的人数超过348万,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据瑞士信贷估计,这个数字将在2023年突破546万人,意味着中国的百万美元富翁数量将会在五年之内增加60%。2018年,全球总财富增加了14万亿美元,其中75%的增长率来自中国、欧洲以及印度。
《2018年胡润百富榜》显示,马云家族以2700亿元财富再次问鼎中国首富,前十强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除了何享健何剑锋父子、严昊家族,新晋的雷军、王文银家族外,其他富豪的财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随着私人财富的不断增长,高净值人群开始关心如何在实现财富增值的同时做好保障规划。现阶段,中国的高净值财富管理市场特征十分明显:一方面,高净值人群快速增长,且来源呈多样化;另一方面,最早的一批高净值人群开始面临代际传承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在欧美国家盛行已久的家族办公室开始在中国悄然兴起。
二、中国本土家族办公室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家族办公室在国内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尚属于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目前市场以联合家族办公室为主。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惠裕全球家族智库联合发布的《中国本土家族办公室服务竞争力报告》显示,本土家族办公室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67%成立于2011-2016年间,半数以上成立于2015-2016年两年间。其中信托背景的家族办公室占比最高,达到39%;商业银行和律师背景各占25%,企业家背景占21%。绝大部分管理的资产规模处于100亿人民币以下。然而,在中国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同时,作为新生事物的家族办公室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家族办公室自身和富豪人群。
在中国发展家族办公室一定要走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活下去,而现阶段中国家族办公室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水土不服”,原因就是对欧美国家的盲目模仿。由于家族办公室最初起源于欧美国家,中国很多家族办公室的业务都是从欧美照搬照抄的,并没有根据中国家族和企业的特点提供最优的服务方案。家族办公室这一舶来品要想扎根于中华大地并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必须要经过中国水土滋养,成为一个体现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做事方式的华夏智慧型家族办公室。
而对于家族办公室的需求端,也就是富豪人群,问题主要在于子女教育和代际传承。国内很多企业家将精力都放在了财富积累和保值升值上,往往忽略了代际传承尤其是精神传承的问题,子女教育成了家族传承中的最大痛点。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中常常要面对“匆忙传承”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富豪一代没有早早开始着手安排传承相关事务,在觉得自己精力不够了时才匆忙向子女进行传承。这样一来,不仅自己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子女更是很难适应和难以胜任。我们只知道李嘉诚的分家方案是教科书级别的,却往往忽略了李嘉诚对李泽钜和李泽楷的培养。
三、注入华夏智慧,构建中国本土家族办公室
打造成功的中国本土家族办公室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二是补齐短板、体现特色。这两个关键点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国家族办公室发展中面临的两大问题,即中国家族办公室对欧美国家家族办公室的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独有特色的问题,以及富豪家族在子女教育和代际传承上的问题。
所谓“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指在中国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要根据中国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富豪阶层的特点、以及政策动向等等。这里以家族办公室业务中的资产配置为例。资产配置是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其方式方法众多。“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这句谚语所包含的资产配置哲学被广泛运用到实践中,而巴菲特则采用看似截然相反的观点—“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看紧它”来指导投资。两种观点背后的逻辑可以简化为多元化投资与集中投资策略之间的角逐。我们认为,在资产配置中不管是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也好,或是采取集中投资策略也好,最关键的点在于“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资产配置中应当以变化求通达,从而实现资产升值和风险隔离。例如,现阶段我国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补短板力度,把补短板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迎来巨大利好。在这种背景下,配置基建类非标资产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方面,如上所述基建投资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很多基建类非标资产具有类固收的特点,可以降低金融资产组合的整体风险。再者,在文旅、康养等幸福产业成为投资新蓝海的当下,相应的配置一些文旅、康养股权基金将给客户带来不错的回报。
所谓“补齐短板、体现特色”,主要针对代际传承中的精神传承。家族办公室业务中,与财富保值增值相比,传承方面较为欠缺,尤其是精神层面的传承更是最大的“短板”。创业者获得财富,出了过人的能力,还因为他身上存在的精神—无论是勤劳或坚韧不拔,或是与人为善等。传承是中国人普遍的弱项,究其原因,在于只注重财富本身的传承而忽略了财富背后的精神传承。其实,精神财富的传承才真正是保证“富过三代”的秘密武器。那么,财产能够继承,精神如何传承?
现在的欧洲的精英中学仍然保持着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学习,并不是为了“素质教育”后来加入的,而是一种传统。西方的精英群体都受过良好的拉丁语和古希腊语教育,而普通群体则少有受过此类教育的。我们都知道,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了,那么西方精英子弟为什么仍要学习这两种语言?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根源,学习即是精神的传承。再看中国,“神道设教、礼乐教化,严华夷之辨,推崇仁义礼智信”,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这无疑为“精神传承”提供了沃土。在家族办公室的业务层面上,要使中国家族办公室体现独有特色,并解决代际传承中的精神传承问题,提供一些华夏文明传承的服务例如国学研修,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路径。
对中国人来说,国学一词并不陌生,但很多人对其一知半解,不甚了了,这对泱泱中华的优秀文化来说实属遗憾。尤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了解国学、传承国学、共建中华文化自信,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与责任。国学也是凝聚一个民族的有力精神支撑。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有了共同的文化及由其产生的价值基础,人与人的灵魂就更易接近。
结语
改革开放的良好国策使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中国富豪家族的数量随之持续增长。伴随着这类人群财富意识的觉醒,寻找合适的财富管理模式已成为他们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国内各式家族办公室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兴起。然而,纵观国内各类家族办公室,又有几个真正做到了本土化,做到了结合客户特点和实际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服务?多数家族办公室只是在盲目复制欧美国家的模式,并没有将中国本土特色融入到其业务当中。广阔的需求就摆在眼前,只有具有强大的“华夏基因”的家族办公室才能真正服务于中国本土家族和企业,使其实现财富增值和代际传承,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