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日渐增多。为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使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强调支持商业保险机构举办养老服务机构或参与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营,适度拓宽保险资金投资建设养老项目资金来源,以推动解决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问题。
养老服务的一系列“堵点”、“痛点”问题即将迎来一轮集中破解。当日,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详解。
一、解决养老机构“入住难”问题
我国进入银发社会后,“养老正当时,养老却犯难”。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5亿人,占总人口17.9%,这也就意味着,全国每6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
北上广深的养老院平均需要排队10~15年。与迅速激增的养老需求相比,各大城市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现象却愈演愈烈,这也直接制约了养老产业实质性的发展。
截止2018年底,我国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共16.38万个,床位总数746.3万张。养老机构“住不起”、“住不上”、 “住不好”的问题十分突出。
《意见》特别针对这些问题,从提供基本服务、满足多元需求、提升支付能力、支持社会参与、保护合法权益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举措。
例如,《意见》明确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在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明确从老年产品用品、康复辅具配置、营养均衡配餐、信息技术应用、家庭适老化改造等方面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出推动形成符合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鼓励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提出组织开展对老年人产品和服务消费领域侵权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等。
另外,近期,国家发改委联合民政部、国家卫健委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按照“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定价”的基本思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吸引城市政府和企业自愿参与,扩大普惠性养老的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家庭、企业、社会等多主体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最终实现让普通工薪收入家庭能够买得到、买得起、买得放心。
二、解决养老机构“融资难”问题
目前养老服务方面仍存在政策落实难、准入审批难、融资贷款难等,养老服务举办主体反映“盈利难”“融资难”“用地难”,需要从政策制度入手破解发展障碍。
《意见》从扩大社会资本投资角度提出了多项举措。如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明确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等。
要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和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民政部本级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到2022年要将不低于55%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同时扩大养老专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上市融资等。
此外,也需要在落实土地税费政策方面给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持,包括将养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有序适度扩大用地供给等。高晓兵透露,今年要在全国部署开展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要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优惠等扶持政策。
三、完善养老服务行业监管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很多企业开始抢滩养老市场,但市面上的养老产品和服务,或低端粗滥,或价格过于高昂,难以适应老龄群体的需求。
《意见》从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质量等角度提出了三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如将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范围;二是建立综合监管,如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采取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健全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等;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制定确保养老机构基本服务质量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行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等级评定与认证制度。
民政部将加快制定确保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评价体系。通过第三方认证、合格认定、等级评定等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对养老机构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同时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于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实施联合惩戒。
四、守住安全的底线
针对部分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条件较差这一现状,《意见》涉及消防安全的有三项,包括解决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问题、推行养老服务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和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应急管理部将会同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摸排,从消防硬件设施和日常管理两方面入手进行集中整治。“考虑到部分老年人居住的生活规律和特点,如卧床吸烟、夏季点蚊香等,我们将研究进一步规范管理,把明火管住,把隐患消除,确保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罗永强如此表示。
五、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素质
针对养老服务人员紧缺、职业待遇不高、社会认同度低等突出问题,《意见》针对性地列出了3项举措,包括建立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教育培训制度、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吸纳就业、建立养老服务褒扬机制。人社部将通过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支持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护理服务相关专业、落实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及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开展养老护理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等措施,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