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中央发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为海南迎来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19-05-16 17:13:51

5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和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以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为目标,海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升级,将谱写美丽海南新篇章。


  摄图网_500278874_wx.jpg  


一、四大战略定位


(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


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监管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构建起以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定位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海南持续巩固保持优良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向国际生态环境质量标杆地区看齐提供制度保障。


(二)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


坚持统筹陆海空间,重视以海定陆,协调匹配好陆海主体功能定位、空间格局划定和用途管控,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促进陆海一体化保护和发展。深化省域“多规合一”改革,构建高效统一的规划管理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三)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产业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努力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四)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


建设“清洁能源岛”,大幅提高新能源比重,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实施碳排放控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摄图网_501149639_wx.jpg 

 

二、三大主要目标


(一)到2020年


到2020年,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海定陆、陆海统筹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制度基本建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生态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在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到2025年


到2025年,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三)到2035年


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海南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靓丽名片。


  摄图网_500936552_wx.jpg  


三、六项重点任务


(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主要是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摄图网_500121068_wx.jpg


(二)推动形成陆海统筹保护发展新格局


主要是加强海洋环境资源保护、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


(三)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机制


主要是持续保持优良空气质量、完善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现代监管体系


主要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法治保障机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资源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建立健全生态安全管控机制、构建完善绿色发展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


(五)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主要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促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开展生态建设脱贫攻坚、建立形式多元、绩效导向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绿色金融支持保障机制。支持海南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六)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主要是建设清洁能源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四、政策亮点解读:


(一)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全国先行者


摄图网_501149639_wx.jpg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海南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也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出表率。在方案中,海南被赋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方案还同时列出建设“时间表”, 分别明确指定了到2020年、2035年、2020年的目标。


方案从六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对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一个个“硬指标”将良好生态具象化:到2020年,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主要河流湖库水质优良率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以上,海南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60%……


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充分体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理念。方案在大气、海域、河湖、森林等方面均有具体要求,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二)改革创新夯实生态建设基础


摄图网_500598053_wx.jpg


方案明确,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监管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构建起以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定位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方案中一系列政策: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实施林长制;建立环境污染“黑名单”制度;开展蓝碳标准体系和交易机制研究……既有现行政策的改革深化,也有创新探索,将织牢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体系。方案中几个“最严格”彰显以制度改革创新推进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心。


在方案指导下,海南将创新体制机制,率先在全国建立国家公园垂直管理体制,争取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公园总体规划,尽快启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立法工作。


(三)实现生态优势与发展效益的转换


摄图网_500895396_wx.jpg


海南将通过建设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打通生态优势与发展效益的转换通道。方案提出,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促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建立绿色金融支持保障机制等。


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如何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智慧。


方案还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如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在海南岛逐步禁止销售燃油汽车;2020年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


"盼温饱""盼环保",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优美环境等生态需求更为迫切。随着方案的实施,不断增加的生态产品供给将增加百姓获得感,共建共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