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长三角一体化系列:我们应该知道的奥秘
发布日期: 2019-05-24 17:39:46

长三角在地理上涵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长三角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担当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即将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长三角区域发展做出了全新战略定位——“一极三区一高地”。未来长三角将建设成为全国发展强劲的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改革创新开放是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摄图网_500261090_wx.jpg


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开放既是根本路径,也是主要动力。现有的体制要素流动不顺畅、资源配置不合理是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障碍。而要素自由流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变革,开放对接对标国际通行规则,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是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可以借鉴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经验和做法,以货物自由、资金自由、投资自由等为重点,在全域逐步推进投资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借鉴世界银行营商体系评价的做法,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建立长三角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


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要重点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摄图网_500002400_wx.jpg


第一,协同培育产业,要将各省市竞争最激烈的战略新兴产业和高能产业的协同培育作为一体化示范区的工作重点。第二,推动区域一体化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和跨区域协同治理重大制度创新突破。第三,打造示范区的统一市场。


一体化并不是一样化、不是同质化,甚至也不是要均衡化,一体化还需要通过多样化、差异化促进发展。杜绝新兴产业和高能产业的同质化发展,竞争最激烈的战略新兴产业和高能产业不一定是竞争关系,更可能是合作关系。应在该类产业中实现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发展并形成产业联盟。


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突破点


摄图网_500670778_wx.jpg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突破点为共性与个性、合作与竞争、集聚和辐射。合作与竞争方面,一体化发展既要在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持续放大规模效应、协同效应、集聚效应,更要着力共建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发展路径。集聚和辐射方面,意味着既要着力提升长三角集聚全球资源要素的能力,在更大范围吸引资金,吸引技术,吸引人才,整体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要着力增强辐射带动的领域,使广大地区都能够通过长三角的平台通道,利用国内外资源,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不能避谈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正确的态度是不仅要谈,还要拿到桌面上来谈,形成一套管用的制度体系。一市三省在跨区域的投资、产业转移承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摸索一套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算法”。目前一市三省正在抓紧编制长三角产业地图,积极探索跨省市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异同


_wx.jpg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在诸多层面上有着类似性,也存在着差异。


首先都是推进市场开放一体化:加快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加快大通关一体化建设,合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其次,长三角着力推进生态环保一体化:推广完善跨流域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重点跨界水体治理,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而粤港澳大湾区则是着力推进区域一方面利用好香港高度自由化的市场环境,转口贸易优势以及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在投融资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为香港提供便捷的水务、生猪、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须品供应,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创新科技发展;再次,长三角聚焦于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携手打造数字长三角,加快推进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合力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让一体化红利更多汇聚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利用区域内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中山大学等知名学府在创新科技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投入亿级资金发展落马洲河套区以及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通过注资创新及科技基金(ITF),支援科学园兴建科研基建及实施,加强科学园对租户和培育公司支援,推动医疗科技创新平台,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投放创科发展,聚焦于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四个领域的发展,带动区域新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创造优质职位,提高生活素质。

   

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方向


摄图网_500298534_wx.jpg


下一步长三角区域将聚力推进“六个一体化”聚力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高水平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破行政边界,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加快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一体化:高质量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发展,加快培育长三角科创圈,联手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全球创新高地;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和重点领域,依托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研发机构、开发区等,搭建一批产业一体化组织,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将为全国范围内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路径模式,为全国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板,引领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在更高的能级和水平上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