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最新!文旅行业发展背景与路径全景(2019)
发布日期: 2019-05-31 10:48:38

一、文旅产业持续走热


文旅产业.jpg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同比增长10.8%。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呈连年上涨趋势,国内旅游需求增大。


1.jpg

图1:近五年国内旅游人数及同比增长率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比2013年增长3.0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5.14%;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为5.13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2.5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4.38%。2018年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预计2019年全国旅游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jpg

图2:旅游业总收入及同比增长率


3.jpg

图3: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值及综合贡献率

    

二、文游产业的发展阶段


4.jpg


20世纪70年代,文化旅游以一种新业态在旅游中慢慢孵化,20世界80年代末,文化旅游产业开始在国际商场上得到发展,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出现雏形。21世纪以来,国内文化旅游市场开始受到重视,2014年出台大量相关支持政策。目前,文旅行业已经经历过了萌芽期、结育期、成长期,现在正在经历高速发展期。新业态已经形成,市场开始迅速发展,在发展中寻找创新发展路径。


三、“文旅过节”成新民俗


民俗.jpg


文化休闲消费更加活跃。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对全国60个样本城市开展的《中国城乡居民出游意愿调查》,估算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5.95%,选择春节期间出游的比例较高,旅游已成居民过年新民俗。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0.5%、44.2%、40.6%和18.4%,观看各类文化演出的游客达到34.8%。且春节期间,游客在文化游览方面的人均花费多在501元-1000元之间,占比达41.25%;花费301元-500元的次之,占比38.28%。其中,年轻人对人文景观偏爱有加。2019年春节期间人文景观在线购票同比增长达15.9%。历史遗迹类、名人旧宅、宗教寺庙和红色旅游区门票在线购票同比增长分别达12.1%、68.1%、26.8%和78.5%。



刚刚过去的2019年“五一”小长假,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加长版的“五一”节假期,对文化和旅游市场带动作用明显,人民群众消费得到进一步释放,市场整体景气超节前预测。亲子游中更青睐各类博物馆、文化古迹、非遗内容,跟着书本去旅行、寓教于游是热门。该类景区亲子家庭、90后等人次,同比去年增长约33%。“五一”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4.5%、30.4%、32.4%、36.4%和30.0%,全网主题公园、人文景观和博物馆类景区在线购票分别同比增长28.1%、 25.2%和18.1%。


5.jpg

图4:“五一”期间参观文化活动的游客比例


四、资本疯狂涌入,分羹市场红利


资本涌入.jpg



进入5月,文旅市场不管是投资端还是消费端,都呈火热之势。地方文旅项目签约再现井喷之势。5月15日,万达高调宣布再投资800亿元布局沈阳,拟建大型文旅项目、万达广场等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单单5月13日-5月19日这一周,河南、河北、湖北、山东、广东、江西等地相继大批量签约文旅项目,金额近2000亿元,涵盖河南、河北、湖北、广东、山东、江西、陕西、新疆等区域,涉及80余个项目,囊括特色小镇、主题公园、田园综合体、实景演艺、温泉度假区、遗址开发等多种业态。



上述区域中,河南省文旅项目签约总金额1137亿元最高。5月17日,河南省文旅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在东莞举行。大会推介了河南省一大批重点项目,涵盖古都大遗址、隋唐大运河、北宋汴梁城等历史文化遗址和遗迹,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田园综合体验等生态旅游。其中,郑州古荥大运河文化区项目、世界杂技之窗(濮阳)战略合作项目、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宫城片区项目、济源市中国白银小镇项目、平顶山市中国汝瓷小镇、南阳市玉矿开发项目等13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协议签约总金额1137亿元。



其次为湖北省。5月12日,在大别山(黄冈)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上,黄冈全市各地与客商签订文旅项目34个,总协议投资金额达307亿元,包括福白菊健康养生谷、九资河旅游综合开发、泰祥隐心森养度假区、李时珍康养文化开发、仙人湖文化旅游产业园等。


5月18日,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河北、山东、江西、广东、新疆等地相继签约一批文旅项目:


· 河北省推介161个文化产业项目,其中石家庄市裕华区京北古镇项目、张家口市瑞丽万龙冰雪时尚运动产业项目、唐山市路北区荷兰鲜花小镇项目、邢台市天泽海洋极地世界项目等13个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52.88亿元;


· 山东省签约三大项目,分别为水泊梁山长鹿国际水浒文化主题旅游区项目、菏泽鄄城国药养生文旅小镇项目、齐鲁黑陶文化项目,总投资额200.05亿元;


· 江西抚州市与客商集中签订旅游产业合作项目13个,签约资金达76.6亿元,包括红色天街项目、中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麻姑旅游开发合作项目、养心谷项目、七彩田园综合体项目等;


· 广东清远市3个文旅项目签约,分别为奥园(英德)心花小镇项目、1988文化创意产业园、清远市阳山石螺森林温泉度假区项目,投资总额达153.65亿元;


· 新疆在本届文博会上签约30多亿,包括中华·丝路主题乐园、新疆房车营地文化旅游项目等。


假日消费的火爆折射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各路资本相继加码切入文旅,以期分羹市场红利。


在新常态下,大多数行业投资增长减缓,旅游产业投资却逆势增长,吸引了政府投融资平台、民营企业、非旅企业的跨界投资和大规模进入。旅游业已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开发的引擎性产业。中国旅游投资项目库数据显示,2017年统计在列的旅游项目数量为14512个,实际完成投资1.5万亿,较上年增长15.41%。预计到2020年预计将达2万亿元。全国旅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逐步改善,投资热点加快形成。


6.jpg    

图5: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总额


对比历年的数据发现,2013年至2017年,投资增长分别为13%、37%、43%、29%、15%。经过2014年到2016年的野蛮增长,旅游业投资趋向于回归理性。另外,旅游业投资增速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7.jpg

图6:旅游投资增长趋势


五、民间资本成为旅游业投资主力


民间资本.jpg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性产业,我国旅游业加快推动旅游要素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投资主力。


在投资主体方面,民间资本投资占60%,我国旅游投资依然延续了民营资本为主、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为辅的多元主体投资格局。在投资总额中,民营企业投资额占比最高,主要投资大型综合类文化旅游项目;政府和国有企业对西部地区旅游投入的比重相对较高,投资相对集中于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旅游村镇类项目。


比如,2018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期间,全省共签约35个旅游项目,总金额达1090.93亿元;“清新福建”旅游投融资合作与重大项目推介活动中推出旅游招商项目208个,总投资额超过3200亿元;2018年,青岛市确定单体投资5000万元以上在建、待建、在谈旅游项目110个,总投资达3500多亿元;重庆重大旅游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共签约35个旅游项目,总投资2357亿元;北海市17个文旅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为1340亿元。


文旅产业也成为促进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升级的助推器。而这也吸引了相当多的企业进军文旅市场,试图在这一轮风口中分得一杯羹。

    

六、5G给文旅产业带来新气象


5G.jpg


近期,文旅产业正在分食“5G+文旅”这块大蛋糕,争抢动作开始增多。深圳欢乐谷近期表示将打造号称中国首个5G+体验乐园,增加基于5G传输的VR、AR、4K全景、全息影像游乐体验产品,推出园内交通工具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客服机器人、MR体验式导览等新模式,诸多计划意在提升主题乐园产品的可玩性、体验性和多样性。故宫博物院与华为合作计划打造“5G智慧故宫”;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泰山等景区、携程以及更多的主题乐园(公园)等都在切入“5G+文旅”领域,而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也各找文旅业合作者,多个地方政府出台推动5G落地政策抢滩布局……


未来5G将在多个旅游应用场景提供更多支持,包括增强移动宽带应用场景,比如AI导游、AI客服、VR导游、3D导览等;实现大规模物联网场景应用,比如手机扫码入园、扫码售票、刷脸入园、智慧厕所、无感停车、智慧酒店等;扩大高可靠低时延应用场景,比如智慧安防、无人机巡防、景区直播、数据平台等。


5G的应用将在文旅产业的资源端、运营端以及游客端等方面带来改变。先说资源端、运营端,5G可以带来更精准化的数据采集,以及碎片化数据信息的整合成块。比如泰山景区布设了51路脸谱智能摄像机,输入游客照片可迅速比对跟踪,自动生成游客进山游览轨迹和出现时间,快速锁定游客位置,并实时统计景区内各景点游客量,生成景区客流热力图,便于景区及时采取分流疏导措施。再说游客端,5G将给游客带来更便利、更深度、更沉浸式的体验。这种体验可简单总结为两类,一类是游客到达目的地后,通过借助更多设备比如VR、AR等来体验更多游览或游乐项目。另一类是游客同样借助设备,足不出户游览体验景区、主题公园等。比如龙虎山计划在特制竹筏上布设5G全景摄像头,游客通过VR眼镜,可在家中体验竹筏漂流及泸溪河美景。

    

七、“夜游”正在成为文旅产业的新亮点


灯会.jpg


故宫上元夜灯会走红之后,夜间旅游成为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结构,挖掘增量消费市场空间的重头戏。为了延长游客的驻留时间、提高过夜率,诸多主题乐园、景区等纷纷推出多种形式的夜间旅游产品,比如文化旅游演艺、灯光秀、音乐节、夜间美食等,受到游客追捧。与此同时,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文件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夜间旅游发展方兴未艾,为传统以观光为主的景区也带来了提质升级和挖掘文化旅游潜力的机会。


目前公开的数据显示,国内城市居民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游是对接游客、本地市民夜间消费需求的理想场景。2017年国内夜游经济进入爆发期,出现井喷势头。夜游经济包括所有能够提升文旅项目夜间收入的文旅业态。

    

八、2019文旅投融资项目全国遴选工作启动


挑选.jpg


为持续深化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产业投融资体系,促进优质文化和旅游项目落地实施,2019年4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光大银行6家金融机构发布通知,启动2019年全国优选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的推荐遴选工作。


优选项目的申报领域包括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项目;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产业协同联动的项目;依法合规实施的文化和旅游PPP项目;符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特点并合规运作的创新型融资项目,以及符合文化和旅游部有关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支持方向的项目。


在申报项目中,将优先支持文化和旅游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鼓励支持各地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中小微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文化和旅游领域“双创”载体、专业化众创空间等项目申报;优先支持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及革命老区的产业项目,以及支持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申报,此类项目在申报中不受所在省份申报指标限制;文化和旅游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也将获得优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