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2019康养特色小镇系列(二)——康养模式、开发路径及成功案例最全梳理
发布日期: 2019-06-13 17:54:27

一、康养小镇设计总体标准


小镇.jpg


(一)用地面积标准


用地面积一方面要符合国家对特色小镇建设用地方面的基本条件,不能超过政策中对面积的限制条件。根据发改办规划﹝2018﹞1041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室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明确典型特色小镇基本条件是利用3平方公里左右国土空间构建小镇,其中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左右);一方面用地面积又不可太小,应当满足建设特色小镇必要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基本需求。


(二)生态环境标准


适宜创建发展康养小镇的地区应当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一般来说,PM2.5值应小于或等于50;该区域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大于或等于30000-50000个/每立方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cm3);村镇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在规划康养小镇时应将当地独特的原生资源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康养小镇。


(三)区位因素标准

 在康养小镇选址中,便利的交通条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附近100公里内有高铁、机场、高速,交通方便,可以直通周边大城市。如果小镇周边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可达性较强,则更有利于招商引资以及获客。


(四)产业联动标准


应形成康养旅游业态与观光、度假、体育旅游、研修旅游等旅游业态的产业联动。应与本地相关产业如医疗业、绿色有机农业、养老产业等融合发展。应有一定数量的中小型康养服务零售店,如瑜伽、按摩、SPA、茶道等。应培育出有当地特色的养生用品和保健品。应拥有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康养旅游产品。应拥有数量充足、档次合理的康养住宿设施。宜同时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长中短期相结合的康养服务系列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差异化需求。


(五)配套设施标准


康养小镇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小镇,配套设施应当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设施,如医疗卫生、教育等相关的配套设施必需完善。此外,按照定义,康养小镇要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因此,康养小镇中还要根据自身定位配备相应的养护、休闲、旅游等相关设施。


(六)运营管理标准


康养小镇的运营管理关系着小镇是否可以可持续健康发展。运营管理的规划可以从物业服务管理、招商引资及商户服务管理、小镇文化建设管理等方面入手。


(七)产品和服务标准


应具有与养生资源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并达到一定规模。可利用自然资源中的空气、水、磁场、植物或综合生态环境要素等来设计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温泉、SPA、森林浴、药膳、茶道等,以达到康养目的;或可利用人文资源,即人类在经验、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总结来设计产品,如中医理疗、冥想、瑜伽、禅修、武术等,以达到康养目的。

    


二、康养小镇开发路径


开发.jpg


(一)明确投资主体


康养特色小镇需要一个核心投资主体,既可以是村镇股份制企业、当地龙头企业,也可以是外来投资企业等。康养特色小镇建的如何关键在于投资主体是否有动力、市场是否有热情,而不全在于政府给帽子、给政策。康养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需要明确投资主体企业,在政府必要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进行市场化运作。


(二)根据自身特色确定小镇开发类型


开发特色小镇要根据当地特色,如特有的自然资源、风俗文化等来确定以何种开发类型来进行开发。例如,景区或景区周边有宗教文化基础,适合作宗教文化型康养小镇开发;有长寿文化基础,倡导食养、药养等健康养生,适合作长寿文化康养小镇开发;有温泉这一核心资源,适合作温泉型康养小镇开发。


(三)无特色资源,进行特色植入

 

对于无明显特色资源的小镇,要进行康养小镇开发,必须进行特色植入。这种类型一般仅适合长寿文化型、生态养生型,医养结合型或养老小镇型开发。例如,生态养生型康养小镇要有较好的环境基础,后期要改善和维护小镇生态资源,同时培育和引导养生养老产业进驻,发展养生产业、进行生态养生型开发;医养结合型需导入医药产业,形成医药种植产业链或形成医药产业园等。


(四)强化健康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


小镇确定开发类型,就必须强化健康养生养老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以健康养生、休闲养老度假等健康产业为核心,进行休闲农业、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多功能开发。


(五)小镇整体的运营管理


立足于小镇自身特点,以市场化开发为主导,确定项目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招商及运营模式等,形成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流程,推进健康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实现小镇的经济效益增长。

    

三、康养小镇主要类型及成功案例


从不同层面再细化到具体的类型,康养小镇的开发类型是十分多样的,概括起来可以归为八大类:


(一)文化养生型


文化养生型康养小镇会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这类康养小镇可以是依托宗教资源打造的文化度假区,也可以是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来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依托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资源,打造集宗教文化养生体验、养生教育、休闲度假、养老等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区,该类型一般多分布在旅游景区或景区周边,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基础。


▶ 案例:武当山太极湖


项目简介: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由太极湖新区和太极湖旅游区组成。太极湖新区重点发展的是旅游发展中心、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太极湖医院、太极湖学校和高档居住区等项目;太极湖旅游区包括旅游度假板块、水上游览板块和户外休闲板块,重点建设太极小镇、武当山功夫城、老子学院、山地运功公园、武当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养老、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区。


项目特点:依托武当山的道教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养生养老、健康度假产业 。


(二)长寿资源养生型


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


▶ 案例:广西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小镇


项目简介:广西巴马长寿村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这里是好山好水好空气的齐聚地,同时,食药材资源极其丰富,是健康食养、药养绝佳福地。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长寿特色,发展农业观光、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多功能的健康长寿小镇,与生命赛跑,以“巴马疗法”延长寿命。


项目特点:挖掘长寿文化,从食养、药养、水养、文养、气养五方面发展长寿经济。


(三)生态养生型


以原生态的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一般分布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者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生态养生型康养小镇可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自然环境来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康养小镇产业体系。


▶ 案例:平水养生小镇


项目简介:小镇位于浙江平水镇,境内青山叠翠,千岩竞秀,生态环境迷人,文化底蕴深厚,以建设“养生特色小镇” 为发展目标。积极培育和引导养生养老产业项目,吸引了国际度假村项目、中药养生会所项目、仙人谷养生养老项目等先后落户小镇,为小镇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提供了条件。


项目特点:依托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发展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生态养生产业。


(四)温泉养生型


依托温泉这一独特的核心资源,发展“温泉+”特色产业,如温泉+养生、温泉+会议、温泉+运动等,形成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等温泉养生特色小镇。


▶ 案例:灰汤温泉小镇


项目简介:小镇位于湖南宁乡灰汤镇,总面积48K㎡,泉水水温高达89.5℃,是中国三大著名高温复合温泉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温泉区占地8K㎡,温泉水量丰富。现结合温泉发展“温泉+X”产业,现已开发建设有温泉酒店、温泉游泳馆、高尔夫练习场等各种休闲建设设施、疗养体检中心等,是集温泉养生、运动休闲、会议培训、健康体检于一体的温泉小镇。


项目特点:天然温泉资源是项目核心亮点,同时以温泉为基础,发展温泉+酒店、温泉+会议、温泉+运动等特色产业。


(五)医养结合型


依托医药产业、医药文化发展,推动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产业发展的医养特色小镇。药食同源向来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所以美食养生成为健康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中医药膳型康养小镇的培育中,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 案例:大泗镇中药养生小镇


项目简介:小镇位于江苏大泗镇的中药科技园,占地1240亩,总投资4亿元,该园以中药材种植为中心,产学研相结合的示范性中药科技园。小镇以中药科技园为核心,打造“1+3+X”的发展体系,1为中药科技园,3指休闲娱乐、中药养生、医疗器械产业三大健康产业,X为舞台文化、养老、生态农业等多个配套产业,打造中药文化、养生文化、旅游文化的平台。


项目特点:按照“医药养游”融合发展的定位,以中药商贸文化为特色,打造人文风情新亮点。

    


(六)养老小镇型


培育养老型康养小镇要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同时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为老年人打造集养老居住、医疗护理、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养老小镇,同时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 案例:绿城乌镇雅园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浙江乌镇,依托原生态自然环境,为高质量的老年群体建设有养生度假酒店、医疗公园、国际养老护理中心、颐乐学院、养老居住等功能板块,打造的集健康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养老小镇。


项目特点:原生态环境和高质量老年客户基础,建设颐乐学院和雅达国际康复医院为核心配套,形成居医养的特色养老体系。

 


(七)度假产业型


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 案例:灵山小镇拈花湾


项目简介:位于无锡太湖之畔,秀美山环水抱的马山半岛,与大佛为邻。拈花湾由马山国际度假岛核心功能组成,山水环抱,风景美,是一个文化特色彰显、生态环境优美、功能业态齐全的世界级禅意旅居变假目的地,是马山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岛建设的新地标。


项目特点:从一个单纯的观光景区,脱变为度假胜地,赋予了更完善的休闲功能,大大提高游客的游览时间、过夜率和附加消费。


(八)体育文化型


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 案例:桐庐·莱茵国际足球小镇


项目简介: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地理位置优越。便利的交通、优良的生态、合理的产业布局等多方面的优势,将建设国际足球学校、足球俱乐部训练基地、冰上运动训练基地、能够承接2022年杭州亚运会部分赛事要求的场馆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形成具有全省特色、世界一流的体育小镇。


项目特点:集国际顶级足球俱乐部资源和泛体育产业资源于一体,具有多元体验功能,融合足球、教育、人居、娱乐、旅游、金融、文化等功能,能够极大促进地方发展、就业,带来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