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瑞士“时间银行”新型养老模式借鉴
发布日期: 2019-09-12 15:38:39

法盛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最新公布的2018年全球退休指数,该指数根据各国财务状况、物质福利、健康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出结果显示,全球最适合养老的前十个国家分别是:NO1.瑞士 NO2.冰岛 NO3.挪威NO4.瑞典 NO5.新西兰NO6.澳大利亚NO7.爱尔兰 NO8.丹麦 NO9.加拿大 NO10.荷兰。

瑞士是全球公认的、名副其实的“最适合养老的国家”。这里被誉为“世界公园”,居住环境一流:面积不大,仅4万多平方公里,但星罗棋布地盘踞着山川、河流、湖泊、森林……它包含了太多我们所能想象的美。还有各种高尔夫、登山、滑雪运动,让退休生活更精彩。

瑞士养老机制也有两点特别值得借鉴:一是时间银行;二是先进贴心的养老院。

瑞士已形成了三种比较成熟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现又出现独立于这三种方式之外的新的养老模式——“时间银行”养老。

瑞士“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一)什么是“时间银行”养老?

“时间银行”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即人们在退休以后,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每周可腾出几小时当义工,去帮助需要照顾的居家老人。其服务的时间将会存入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内,社区“时间银行”会将参与人员的服务时间统计出来,并颁发一张“时间银行卡”,今后自己需要他人照顾时,可得到同样小时数的免费护理。当提出需求时,社区“时间银行”一方便会在核实信息后,指派义工前去照顾,提供护理。这类义工的工作包括与老人聊天解闷、替老人做家务、购物等,做一些老人力所不能及的事。

现在除了退休人员外,还有很多年轻人也在“时间银行”申请当义工,这也正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老年人在年轻人的帮助下,也变得充满了活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身体也比以往好了很多。一般而言,在一个城镇或大型社区里,这个项目有300人参与就可以实现,上限是每位义工最多工作750小时。另外对于那些已经把时间存起来,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如住进养老院等)不使用“时间”的老人,“时间银行”便把义务服务的时间折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返还给老人或其继承人。

“时间银行”实质是从银行引申而来。借用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的方式把银行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的时间银行养老。时间银行把公益服务者做公益事业的时间累计起来像存钱一样存进银行,留待将来本人需要的时候,就随时从时间银行支取自己以前的服务时间,用来为自己服务。支取的时间指的是此段时间里,自己曾经创造的服务,用劳动或者货币来支付。时间银行本质即是所创造成就的后期支付。

摄图网_500750040_wx.jpg

(二)“时间银行”的运作方式

起初,时间银行运作起来非常容易。那就是社区出钱雇佣人员来进行管理,有意愿加入时间银行的任何公民都可以登记确认,把本人参加养老公益活动的时间存进银行,等自己有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时,就可以随时找到管理员,在时间银行支取存储的时间,银行管理员就会根据其他公民的资料联系用其他客户存进的时间来帮助该客户克服眼前遇到困难。

时间银行区别于其它金融机构的特点就是,它不是支付金钱,而是靠支付时间来获取他人的帮助照顾。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变得淡漠,有意愿加入时间银行的任何公民可以用时间和组内成员的服务进行互换,不但能帮助自己度过难关,还能和其他人加深感情交流,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时间银行具有双向性。时间银行不等于慈善事业,它只负责在供和需两者之间进行协调。自愿加入时间银行的人员不必拿出一分钱来存进银行,他需要存进银行的只是他本人的为他人付出的劳动时间。自愿加入后,银行发给每个会员十张支票,支票用来支付时间。用一次,自己就来给别人服务一次,每个会员也可以接受其他会员的支票。所以,每一个会员都要清楚地知道时间银行具有双向性,从自愿加入的那一刻起,自己能在其他会员那里得到帮助,但也要为其他会员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做到先予之,后取之。

“时间银行”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系统,而是和自助信息、公助信息系统有机结合的。在互助、公助和自助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一同构成了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体系中的服务交互部分。

实现养老的电子化管理是时间银行功能发挥的重要形式。其主要功能是搭建一个互助式的信息空间,参与的人员可以在这个空间内进行浏览,从而获取服务需求与服务提供者的相关信息,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与相关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或服务结束后,供需双方对自身及对方的服务行为进行评价,相关人员对提供的服务进行记录,根据服务的项目、服务的时间及其质量测算出服务的价值,将其换算成时间存储到时间银行信息系统当中,以电子币的形式对服务进行衡量与储存,直到时间货币所有者用它来支付他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

(三)“时间银行”的宗旨及内在精神

“时间银行”宗旨:用自己支付的时间换取别人的帮助,而银行是时间流通的桥梁。实际上,这一方案最开始于2008年,在瑞士圣加伦市实行。当地老年组织均对此表示十分支持,认为集社会之力让古老的互助传统重焕是非常好的事情。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养老开支,还解决了一些其他的社会问题,比如驱赶老年寂寞感,收获相互之间的友谊等等。很多瑞士民众都很支持这种养老方式。据瑞士养老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瑞士年轻人也希望参加这类的养老服务。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方式,非常符合时代的发展,在其他地区迅速得到推广,而且政府还专门立法支持这种养老方式。把时间存起来,等自己老的时候再用。在瑞士,用“时间养老”正在兴起。

“时间银行”是基于一种互助共赢精神成立的。需要高度的社会自觉,要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样自己银行账户上的时间存款才会越来越多。

(四)“时间银行”养老的借鉴意义

摄图网_500462394_wx.jpg

用“时间银行”养老虽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并且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和谐邻里关系。于中国而言,这是一种可实行的养老方案。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老人倾向于在家安度晚年,而不是去养老院。而用“时间银行”养老恰恰满足了这一部分人的要求,不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而且极大地缓解了养老院在资金、基础设施、服务项目等方面的压力。此外,在传承互助相扶的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保障的完善上也有很重大的意义。

据相关数据预测显示,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48亿,占比例为17.5%。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亿,占比21%,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也将达到13.7%,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老龄化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绝非人口发展的正常状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照护服务需求,于中国而言,“时间银行”是一种可实行的养老方案,但它的推行还需要国家社保政策的扶持。

瑞士先进养老院管理模式

瑞士大概有1700家养老院,其中60%为公立,40%为私立。瑞士养老院的规模都不大,每家通常设有几十至三百张床位不等。虽然容纳人数不多,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瑞士养老院基本可以做到1个专业护工照顾1个老人。此外,养老院还与医生治疗师紧密合作,让老人身体无忧;也会吸纳幼儿园进来,让祖孙辈可以在一起互相照顾;需要出远门时,可以临时将老人“寄托”在日间照料机构;这样的养老可以说非常周到。同居式养老在瑞士也非常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