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醉美彩云之南——云南特色小镇创建及范例
发布日期: 2019-09-18 16:25:13

9日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举行云南省特色小镇命名授牌仪式,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获殊荣。

云南省政府要求获命名的特色小镇要坚守“不触碰生态红线、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通过政府违规举债来创建、不搞变相房地产开发”四条底线,聚焦“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七大要素,再接再厉,再上台阶,努力实现“世界一流、中国唯一”的创建目标,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云南省依托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古城古镇、绝妙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紧紧围绕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这条灵魂和主线,通过特色小镇建设,能够加快促进旅游与康养、养生、养老融合发展,推动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助推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

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专家组通过实地调研,聚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七大要素和省发改委在操作层面强调的“建筑风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产业业态”四个考察重点,一致认为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成效突出,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样板、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地方文化保护和利用的新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抓手、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和业态产品创新的新空间。特色小镇的创建也是云南省打造健康生活旅游目的地的新载体、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重要举措和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增长极,应坚定不移的持续大力推进。与此同时同时也应注意到,云南省的特色小镇创建总体上还处于培育阶段,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既要积极引导,也要暖心呵护。

针对特色小镇的创建,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专家认为,在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指示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特色小镇创建的战略使命。特色小镇的创建不是单一项目的开发建设,而是区域的综合开发,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人口等多个方面,担负着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治理、就地城镇化、产业培育等诸多责任,因此需要有更高、更远的战略视野;

二是特色小镇的创建一定要突出系统的地方性特色,包括建筑风貌的特色、生态的特色、文化的特色、产品业态的特色等,不可偏废;

三是特色小镇的创建一定要在内容上做足文章,要立足自身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景观特色等资源禀赋,强调创新驱动,面向新型旅游消费需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提供有效的优质旅游产品;

四是特色小镇的创建一定要有突出精品理念,用匠人精神,创造未来遗产;

五是特色小镇的创建在空间上一定要紧抓“聚而合”,在产业上一定要紧抓“特而精”;

六是特色小镇的创建一定要注意小镇的形态,要确实担负起就地城镇化和脱贫致富的历史使命。

摄图网_500249312_wx.jpg

云南省特色小镇名单

昆明市:凤龙湾小镇;

曲靖市: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

保山市:和顺古镇:

红河州:临安古城、西庄紫陶小镇、“东风韵”小镇、太平湖森林小镇、红河水乡、可邑小镇、哈尼小镇、滴水苗城;

文山州:普者黑水乡;

普洱市: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

版纳州:勐巴拉雨林小镇;

大理州:大理古城、喜洲古镇、双廊艺术小镇、巍山古城、新华银器小镇;

丽江市:大研古城;

迪庆州:巴拉格宗小镇。

四素同构的生态小镇——哈尼小镇

哈尼小镇位于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2013年哈尼梯田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核心区景区的坝达、箐口、多依树之间,视野开阔,是观赏梯田美景的最佳位置。元阳县哈尼小镇是红河州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全面展示哈尼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的美丽乡村旅游项目。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童话小镇,一层层无穷堆叠的梯田、银色的晨光、宝石蓝的晚霞、隐藏在的浓雾之中的村庄,一切使得它看上去无比迷幻和美丽。

千年哈尼梯田是红河“三千四百年”最亮丽的名片,打造以哈尼梯田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红河五大文化旅游品牌之首,梯田魂是构筑红河国际旅游文化长廊最主要的元素,建设哈尼小镇是发展以元阳为主的民族风情观光体验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政府在发展哈尼梯田旅游产业,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决定以成功申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将山水田园和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到元阳县哈尼小镇规划建设中,带动梯田旅游景区乡村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按照《元阳县哈尼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施工图设计要求,哈尼小镇规划用地面积1500亩,建设用地面积148亩,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规划设计建设房屋234幢,项目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2亿元,是红河州打造元阳休闲名镇、构建元阳旅游天堂、营建舒心农家及建设美丽乡村、建成养生天堂而设计建造的,是为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创造富裕梯田农民,留住梯田保护传承人而推出的一个特殊项目。

该项目主要建设方式为代建制,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扶持、农民自筹、社会融资为主。项目整体由红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哈尼小镇的建成向世人呈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田园大观。建设内容为农耕文化展示及生态居住组团、生态休闲度假区、文化休闲娱乐及特色购物组团、农耕文化体验区,以及乡村道路、供排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及游客服务中心、餐厅、购物中心、幼儿园、村民活动中心、水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公共建筑。

摄图网_500452872_wx.jpg

在整个哈尼小镇建设中,始终本着“亲近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宗旨,规划布局完全遵循哈尼梯田的“梯田、村寨、水系、森林”四素同构的自然生态体系,融入了哈尼传统的寨神林、水井、磨秋场等文化元素,体现出了浓浓的哈尼文化氛围。建筑风格为传统的哈尼蘑菇房,房顶为茅草顶、各幢的一层为石头墙,二至三层为黄土墙,并采用木门、木窗等传统建筑形式;同时,小镇内的道路又比传统的哈尼村寨宽阔,并建有娱乐广场、文化活动室等公共设施,使现代生活气息和当地民风民俗得到有机结合。  

小镇已形成特色民居展示区、农耕文化体验区、民族文化展示区、特色旅游商品销售区、农家乐特色体验区五大功能区,实现山水田园和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哈尼小镇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已对外营业,万缮度假酒店、云上梯田休闲度假酒店、山田云舍、哈尼香们、心旅时光等12家客栈(酒店)相继入驻。同时,小镇将哈尼长街宴、开秧门、六月年、火把节、祭寨神等民族节日导入,哈尼古歌实现常态化演出,定期举办哈尼长街宴,小镇成为元阳民族节庆和大型活动的举办地;另外,哈尼历史文化博物馆、哈尼小镇文创园、稻梦梯田众创空间等一大批项目已投入运营。

神奇乐土——勐巴拉雨林小镇

“勐巴拉”为傣语地名,意为“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地处中国普洱茶文化之乡、国家级生态县和全国五大长寿带之一的勐海县,总用地面积约3.16平方公里,建设面积约1.0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43.5亿元。

勐巴拉雨林小镇的生态环境,堪称中国特色小镇丛林中的传奇,小镇四季树木常青,森林覆盖率达80%,年均气温18.9℃,平均海拔在1200米,每立方厘米含有3000多个负氧离子,“湖泊+温泉”的资源组合在云南珍稀独有,所处的北纬21度是全球冬季黄金旅游线,温度、海拔、气候等优势的叠加,造就了小镇全球独一无二的恒春雨林之境,被誉为西双版纳的春城,是中国顶级的避暑避寒胜地,目前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千企千镇工程”项目库,成为云南省内短途游、周末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勐巴拉雨林小镇国际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12000亩,拥有勐海县最优质的土地资源,被热带雨林和30多个湖泊覆盖,总投资超过100亿。即使在自然资源富裕的西双版纳州,能集雨林、湖、山资源于一体的,也唯有勐巴拉。项目取名勐巴拉,就是因为她代表了西双版纳的神奇和美丽。

摄图网_501218853_wx.jpg

勐巴拉雨林小镇为西双版纳开发的标杆示范项目,小镇按照习总书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讲话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发展“三张牌”的战略部署,总体定位为“旅游休闲和康体养生小镇”,确定了以大健康产业为支柱,以东南亚六国和西双版纳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西双版纳深度旅游产业为两翼,构建“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生态产业格局,建设“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的活态小镇,按照4A级旅游景区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启动建设以来完成投资17.4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14.8亿元,占总投资的85%。

通过构建“三大主题”(生态自然圈、健康养生圈、旅游度假圈)和“一心七园”(以“雨林植物园”为核心,“康体运动主题园、健康养生园、国际健康疗养园、六国风情水镇、蜜月度假主题园、普洱茶文化主题园、VR秘境艺术博览园”为七大园区),勐巴拉雨林小镇营造一座东南亚特色建筑与东南亚特色植物共生、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医疗健康文化交融共生的大景区,以满足人们的健康养生、影视拍摄、休闲运动、文化传承、民俗体验、旅游度假、会议培训、教育学习等全方位的需求,将勐巴拉打造成面向东南亚、驰名世界的健康养生雨林小镇。

围绕全新定位,勐巴拉雨林小镇规划布局为“一心七园”。“一心”是以热带雨林植物园为核心,整座植物园平均海拔1200米,年均气温18.9℃,拥有30多个湖泊,气候温暖舒适,空气清新,孕育了4000多种花草植物,每立方厘米含有3000多个负氧离子,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健康养生提供了环境保障。

“七园”包括康体运动主题园、健康养生园、国际健康疗养园、六国风情水镇、蜜月度假主题园、普洱茶文化主题园、VR秘境艺术博览园七大园区。

摄图网_500862022_wx.jpg

1.健康养生园:园区计划给人以定制化的全维养生呵护。主要包括医学美容中心、傣医养生馆体验中心、禅修中心、养生酒店。园区建成后,将喜欢健康养生的人们集聚起来,形成独特的生态圈、朋友圈,让内心更加丰盈和富足。

2.六国风情水镇:依托曼兴湖资源,沿湖岸线建设东南亚六国风情建筑,集水岸音乐酒吧、民俗客栈、主题酒店、影视基地、画廊、水上集市、民俗购物、咖啡馆、水上餐厅,打造东南亚风情的“塞纳左岸”。

3.普洱茶文化主题园:在县政府支持下,勐巴拉与各大茶厂合作,集中普洱茶仓储、现货交易、拍卖、收藏、理财、制茶和茶艺体验六大功能,实现普洱茶经济的整合腾飞。

4.康体运动主题园:以亚洲十大最美高尔夫球场为载体,建设了悦椿养生度假酒店、悦椿温泉SPA、国际会议中心、金链温泉度假村、高端别墅居住区,打造全球一流的高尔夫高端酒店集群主题园区。

5.蜜月度假主题园:依托万亩雨林湖山,建设树屋酒店、帐篷酒店、睡袋酒店,伊甸花海。可为新人举办时尚的草坪婚礼,也可以换上傣装举办一场傣族婚礼,由傣族高僧主持婚礼祝福白头偕老,在东方雨林的“普罗斯旺”里度过一个难忘的时尚与异域风情兼具的蜜月。

6.国际健康疗养园:集前瞻医疗、慢性康复一体的国际整合医学健康5S中心,打造国际自然疗法学院自然医学培训基地。

7.秘境VR艺术博览园:基于西双版纳丰富的民族文化,勐巴拉雨林小镇计划与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画家陈丹青等大师合作建立艺术工作室,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李土生合作落地土生书院,建立西双版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在勐巴拉打造强大的文化艺术产业。同时,利用区域内茂密的森林资源建设一座VR秘境森林运动公园,将艺术与休闲完美结合,形成丰富的体验。

勐巴拉雨林小镇作为云南特色小镇的扛鼎之作,再现了西双版纳“一江连六国”的建筑文明,将自然景观转变为人文景观,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补足了勐海县城休憩、餐饮和运动等功能不足的短板,打造了勐海高新气质的“城市客厅”,提高了勐海“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水平,成功向世人展示了“健康生活目的地”这张牌,推动了“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让国内外大批游客到勐海从“一日游”延伸到“度假游”,既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康养旅游生活需要,又助力了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引领着云南康养旅游产业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