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乡村旅游发展,五个步骤划重点
发布日期: 2019-09-26 17:18:11

摄图网_500990663_wx.jpg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热点领域,成为链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2017年,他在贵州审议十九大报告时,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2017年底,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要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


2019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表示,据测算,2018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数达到28.2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63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乡村旅游又有了长足发展,人数达到15.1亿人次,同比增长10.2%,乡村旅游总收入已经超过8600亿元,同比增长11.7%。实践证明乡村旅游确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丰富产品供给、激发消费潜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一、紧跟政策步伐,乘坐政策快车


摄图网_500672590_wx.jpg


近年来政策一直在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扶持。


2018年11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行动方案提出了不少创新的政策,比如用地政策方面,各地区可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预留少量(不超过5%)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专门用于乡村旅游项目;金融支持政策方面,支持乡村旅游企业依法合规发行旅游产业专项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产业参与方式方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农村闲置资产盘活利用方式方面,以出租、合作等方式来盘活。


仅仅过去一个月,文化和旅游部再次会同17个部门,专门制定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根据职责分工的不容,安排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对于乡村旅游区整体布局规划,由文化旅游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体育总局和林草局共同负责;对于乡村旅游区域协同发展规划,因牵扯到住房、居民福利、自然资源等部分,因此有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自然资源部的参与;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除了刚才的部门,还有生态环境部的参与。可见政策对于不同部分的规划的细致分工,政策在此处的用心可见一斑。


这一系列文件的发布,有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等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乡村旅游的提质增效。


在对乡村旅游做规划和建设时,要紧跟政策的步伐,利用好政策优势,及时“对号入座”,乘坐“政策快车”。

    

二、宏观+微观,深谋远虑,全面规划


摄图网_500277509_wx.jpg


做乡村旅游规划不仅要有区域宏观规划指导整体发展方向,也要有重点发展板块规划等细节规划。大框架是宏观规划,细枝末节则是微观规划,两者缺一不可。


然后根据规划引领道路,全面统筹,以点带面,以面促点。规划对于近期发展,中期发展,长期发展都用做出相应的细节设想。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也应有相应的应急措施。打破传统的以景区为基础的构架模式,打造旅游目的地成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推动乡村旅游从单纯景区旅游模式往旅游生态目的地发展。


乡村旅游不仅仅只是体验某一农业资源,也不单单是看看乡村风景,还有乡村风俗、乡村建筑、乡村食物、乡村文化、乡村饮食、乡村服饰、乡村集会、乡村交通等等各个方面。可打造乡村旅游沉浸式体验,提供全方位乡村生活体验地。结合节庆演艺活动、乡土风情、传统节假日等等元素,深挖乡村旅游内涵,全面升级游客的沉浸式乡村体验游。

    

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精心设计产品


摄图网_501112469_wx.jpg


2019年7月,在全国乡村旅游(民宿)工作现场会上,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按照《“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有关精神,在各地遴选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层层专家遴选和公示,推出32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包括安徽小岗村、湖南十八洞村、浙江余村等等。这3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乡村旅游发展树立了标杆,也为乡村旅游消费提供了指引、优化了供给。可根据这些成功的乡村旅游村来设计规划自己的产品,学习成功经验。


以乡村旅游业激活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精致农业、科普农业、休闲渔业等新型业态,因地制宜的打造本土“乡村生活”,让原生原长、土乡土色的民俗文化与商务会展业、健康养生业、文化创意业、体育运动业融合发展,精致提炼、创新,全面实现旅游业的联动效应。打造风情小镇、风情乡村、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科技示范园、主题休闲农业园等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按照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原则,打造集康体养生、商务会展、享乐度假、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品质乡村旅游示范。

    

四、利用金融创新支持,便捷支付


摄图网_500773757_wx.jpg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了系列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其中多次提到加大金融对文化和旅游消费支持的内容。《意见》结合了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最新趋势,在金融支持措施上更加全面和丰富,从支付、消费信贷、企业信贷、保险以及金融机构布局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支持措施,将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领域的发展空间。推动实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提高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银行卡使用便捷度,推广移动互联网新兴支付方式。前一阶段推动的“刷卡无障碍”示范创建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领域刷卡消费发展。推动入境旅游移动支付更加便利化,将有助于提升目的地对入境旅游的吸引力。意见还提出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信贷业务,以规范发展为前提创新消费信贷抵质押模式,开发不同首付比例、期限和还款方式的信贷产品。从需求层面来看,旅游者的消费理念在加快转变,旅游消费信贷正成为时尚,从过去的攒够了钱才去旅游已经向通过消费信贷去旅游的方式转变。


针对乡村旅游融资难问题,文化和旅游部积极与相关银行沟通,推动金融创新,加大信贷投放。会同中国农业银行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农业银行将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提供100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额度贷款,专门用于支持乡村民宿、农事体验、度假观光、文化创意等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五、专业化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摄图网_500415532_wx.jpg


乡村旅游不是规划完成就成功了。它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专业化的运营和高标准的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


1.要重视运营。


优化村民参与经营管理的决策机制,提高村民的积极性;用好政策扶持资金,降低企业投资压力。


2.标准化管理,建立乡村旅游的专业评价体系。


乡村的“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管理必须标准化,取得相应的资格认证,要素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创新,例如,乡村旅游的住宿必须要有当地的特色。


3.做好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与本地的相关部门或者企业进行人才对口培养,引导从业人员进一步拓宽专业能力,提档升级,形成综合型服务人才。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在乡村创业或者就业。借鉴丽江的酒吧模式,吸引有品位的、追求生活品质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创新酒吧品牌。乡村也有其吸引的品牌特点,主要是偏爱乡村环境、追求宁静、享受乡村风光与田园生活的年轻人、中老年人,所以要大胆放手的为他们提供机会,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乡村旅游产品。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持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乡村旅游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乡村旅游重点村示范带动作用,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意识,构建多层次的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另一方面,充分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品质,通过大力推广乡村旅游典型发展模式,引领全国乡村旅游实现品质化和特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