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随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及先行启动区范围示意图公布。
8月30日,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出台,50条特殊支持政策促进临港片区高质量发展。
9月4日,首个产业项目5天就拿到施工许可证。
9月20日,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满月的重要时间节点。一整个月过去,临港新片区已经全面启动,小有斩获:新片区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数新增63家;各行新片区分行完成6583万元跨境人民币收付款,4713万美元外币收付汇款;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落户新片区,首期目标规模人民币100亿元,最终形成1000亿级基金群;与建设银行总行下属子公司合作建立战略新兴科创基金,落户新片区.
9月20日上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举办临港新片区政策发布会暨金融机构签约仪式。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表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目标是尽快将优质金融资源吸引集聚到新片区,形成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下一步管委会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推动新片区金融业不断创新发展。
一是进一步聚焦金融创新。新片区的金融发展,要注重选择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重点金融领域,开展跨境金融、离岸金融、贸易金融等业务创新,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二是进一步聚焦重点机构。加强金融招商统筹协调,形成招商工作合力,加快集聚一批优质金融机构和高端金融人才。
三是进一步聚焦政策落地。通过明确相关操作流程和细则,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享受新片区的金融扶持政策,提升企业获得感,推动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搜索、归纳所有已经发布的信息,可以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政策发力点归纳为如下四个重点和热点:
一、打造人民币和外汇离岸金融中心,开展跨境金融业务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以伦敦为标杆,打造人民币和外汇离岸金融中心;同时配合这一目标,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将借鉴华尔街打造人民币在岸金融中心,两区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形成互动整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特别主打人民币经常账户输出、资本项目回流等跨境金融业务。
《若干措施》提出,临港新片区将对标国际标准,开展跨境金融业务。
---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照国际通行规则,为区内企业和非居民提供跨境发债、跨境投资并购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跨境金融服务。
---支持区内企业开展真实合法的离岸转手买卖业务,金融机构可按照国际惯例,为新片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
---支持区内企业和机构开展航运融资结算、航运指数衍生品和绿色金融等业务。
对于企业集团而言,依据临港新片区最新政策,可以考虑如下两种方案介入---
一是考虑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在临港新片区内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充分利用当下及今后数年内国外市场长期存在内外息差而吸纳国外低成本资金进入国内项目。“内保外贷”的详细操作可另文详述,在此处仅提简单思路。
二是可考虑与美国、香港之外的成熟市场,如澳洲、新加坡独立法人公司合作,在临港新片区进行跨经金融业务,这里也只提与本条注册优势对应之简单运作思路供决策参考。
二、《若干措施》发布系列支持政策--扶持各类金融机构
《若干措施》对金融机构购地自建、买楼租楼给予相当力度的补助,除了持牌机构,还注重引进交易场所、金融要素交易平台、清算结算机构、国内外金融组织等功能性机构,尤其是对近几年受到严控的投资类机构列入扶持范围,其目标就是要集聚大量市场主体和要素平台,着力打造上海“第二金融城”或“离岸金融中心”。
《若干措施》发布的系列支持政策,扶持对象可以划分为:持牌类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投资类企业,以及金融功能性机构。
其中,对持牌类金融机构的实缴注册资本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相应的落户奖励,最高不超过6000万元。对新型金融机构的落户奖励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投资类企业中,以公司制形式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落户奖励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若干措施》对新设立的金融机构,在新片区购置自用办公用房的,按实际购房房价的12%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6000万元。对新设立的金融功能性机构,在新片区购置自用办公用房的,按实际购房房价的6%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根据此条政策,企业集团可以用设立股权投资分公司的形式进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如果在新片区购置自用办公用房,则可享受按实际购房房价的12%给予一次性补贴政策,该补贴最高不超过6000万元。
三、临港新片区发布国内外人才引进、支持金融创新新政
1.临港新片区发布更加开放的外国人才引进新政策
9月20日上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举办临港新片区政策发布会暨金融机构签约仪式,会上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地引进外国人才的通知》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两大重磅新政。
据上海市科委介绍,新片区外国人才创新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引进外国科技人才、支持重大项目外籍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的引进、赋予新片区外国人才引进管理及自主权、为外国人才来新片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和为新片区用人单位及外国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化服务五大方面内容。
在加大力度支持引进外国科技人才方面,对于新片区科研机构、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国有企业等聘请的高科技领域的外国人才及新片区产业发展紧缺急需的外国人才,可放宽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的限制,且根据双方合同签署日期,可一次性给予2年以上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提高稳定的工作预期。
在支持重大项目外籍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的引进方面,临港新片区首次将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及其外籍团队成员列入享受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绿色通道”。对于不符合外国高端人才但满足基本准入条件的团队核心成员,可认定为外国高端人才并享受材料减免、流程简化等相关待遇;对于团队其他外籍核心成员如确有需要,可放宽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的限制。
简言之,对于外籍科研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可享受B升A、从“进不来”到“进得来”的待遇。
在赋予新片区外国人才引进管理及自主权方面,新片区作为本市首个、唯一清单企业直接推荐区域,可根据重点产业布局,推荐区内重点科技创新单位纳入“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对于清单企业聘请的具有高级管理或技术职务的外籍人员可作为外国高端人才,享受办理工作许可的相关便利。
新片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人才需求梯度,给予外国人才积点计分,涉及地方鼓励性10分的额外加分,吸引外国人才进入新片区工作生活。新片区可在区域内实行用人单位信用管理,对信用优质单位给予无犯罪记录证明、最高学历证明免予认证等材料简化。
在为外国人才来新片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方面,针对在新片区投资或创新创业的外国人,只要企业依法设立,首次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放宽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的限制;在为新片区用人单位及外国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化服务方面,主要包括新片区内的用人单位可充分利用上海市科委(市外专局)驻外资源,为区域内用人单位提供海外引智引才平台。
2.《若干措施》发布了扶持国内金融人才的6条政策
20日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显示,临港新片区除了针对性扶持金融机构,还将针对性发布了扶持金融人才的6条政策,具体如下:
第一,对新设立的持牌类金融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符合条件的高管人员,给予安家奖励。
第二,对新设立的持牌类金融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在企业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职务的高管人员,在新片区购置自有住房的,给予住房补贴。住房补贴与安家奖励不重复享受。
第三,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功能性机构的高管人员和特殊高端人才,给予人才奖励。
第四,对在新片区工作的境外高端金融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
第五,对新设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功能性机构的高管人员和特殊高端人才给予落户支持。支持在新片区工作的高管人员和金融人才购买限价商品房,并享受人才公寓、人才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六,对重点高管和人才的有关奖励,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支持。
---根据此条政策,如果企业以设立股权投资分公司的形式进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则公司相关高管人员和特殊高端人才可享受相关落户支持政策;在新片区工作的高管人员和金融人才可以购买限价商品房,并享受人才公寓、人才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无疑对公司稳定新人才队伍和开展创新型金融业务有极大的帮助。
四、 “央妈”高度重视和支持临港新片区的各项制度创新和金融改革开放,意味着后续发展潜力无限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高度重视金融支持临港新片区的各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表示,临港新片区金融政策的核心就是制度创新推进金融改革和开放。临港新片区将加大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力度,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把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我国新时代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推动金融业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临港新片区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立足于临港新片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体系,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能,让实体经济融资更加快捷便利,金融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临港新片区将构建更加符合高水平开放要求的金融管理制度。郑五福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金融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遵循金融业开放的规律和要求,完善与金融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确保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评论一下,在中国金融界,“央妈”的支持至关重要。这里央行指明了要将临港新片区做成制度创新和金融改革和开放新高地,临港新片区将加大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力度,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这也意味着,在把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我国新时代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过程中,后续新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会随着需要不断推出,直到替代或超越香港金融自由港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临港离岸中心建成。因此,现在介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并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制度创新和改革开放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