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站在2025年看中国养老
发布日期: 2020-04-14 18:07:39

一、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提速时期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增加3600万人,年均增量近720万,这个增量水平相当于“十二五”时期的84%。预计十四五时期,老年人口将是十三五时期的1.1倍,2025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4%,人口老龄化开始提速。

图1. 1990-2050E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图片1.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元时代智库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1%,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我国在2003年这个比例达到7%,进入老龄化社会;在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40年以后这个比例将接近21%,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据测算,我国 65岁以上人口将在 2050 年左右达到最高峰,老龄人口占比预计达到24%。同期,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趋于稳态。更快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我国养老产业处于快速增长期,但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


养老产业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工程,从价值创造来说是一个相当长的产业链条,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是多重产业的组合,涉及到一、二、三产业,尽管它表现为第三产业,但是与第一、第二产业都有涉及。目前我国尚未有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且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涉及极广的新兴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从整个养老产业来看,涉及的行业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养老金融、福利器械(含药品)及设施、养老软件及信息系统、养老地产、综合性医护管理服务、护工培训及文化生活等。?

图2.养老产业链

图片2.png

资料来源:iiMedia Research


根据欧美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当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2%时,养老产业将达到一个飞速爬升期;据统计我国2019年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是11.9%。在今年就会突破12%。按照世界养老产业规律来看,中国养老产业在今年即将达到一个快速爆发前的临界点。


预计2025年前后,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届时中国中等收入老年人群将海量增加,将占到全部老年人口的60%以上,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25年将会是中国老龄产业黄金井喷期的历史拐点,将会维持约30年的持续增长。


2055年以后,中国老年人口的占比达到顶峰(约24%),此后人口和占比将缓慢下降,伴随老年人口数量的下降,养老产业也将进入衰退期。


图3.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阶段

  图片3.png

资料来源:元时代智库


由于中国老年人人口基数大,养老需求大,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2012-2016年均复合增速(CAGR)为18.9%,2016-2020E是14.2%,近10年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

图4. 2012-2020E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万亿)

  图片4.png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元时代智库


现阶段中国社会仍将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会有很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随之而来,所以养老产业的完善和革新迫在眉睫。


2015年我国用于养老、医疗、照料、福利与设施方面的费用占GDP的比例,仅为7%,距离发达国家20%以上的比重,相差较大,预计205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占比将增长到26.24%,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图5. 2015年中国、美国、欧洲养老产业(占GDP比重)

图片5.png

数据来源:WIND,平安证券


我国养老机构供给的主体是公办养老机构,其他形式的养老机构供给主体发展不充分,床位数供给量小,不能填补公办养老机构留下的供给缺口。就目前而言,我国养老资源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不少优质的养老机构条件虽好,但价格昂贵且一床难求,大城市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此外,相对于商业性质的养老机构,普惠机构虽然收费低,但服务相对欠缺,不仅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医养结合体系,还缺少充足的养老资源配备。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有较大的缺口,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远小于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预计2020年我国千名老人床位数仅为44.2,对比发达国家,千名老人床位数为50-70,两者差距较大。而且我国服务项目偏少,养老服务设施功能不完善、利用率不高,与百姓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来随着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增加,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整体趋于上升,养老床位供应情况将得到改善。


图6. 2014-2020E我国养老床位数量和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量

图片6.png

数据来源:iiMedia Research

   

三、2025年我国养老产业将迎来井喷期


为什么说2025年是井喷期?这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一是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带来了老龄产业的市场需求,二是包括老年人及其子女在内的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时,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有了实质性的推进,从而使老年人口带来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化为有效的刚性需求。随着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和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考虑到部分人口在60岁之前提前退休,尤其是中青年和壮年人口提前做好养老金融准备的意识增强,预计到2025年前后将形成巨量中高端老龄产业有效刚性需求。


未来,中国老龄产业的市场供给将更加充裕。当前,由于只有部分刚性有效需求,老龄产业的供给冲动被巨量无效需求所压抑。随着刚性有效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今年,巨量市场供给将得到释放,老龄产业市场供求矛盾将得到缓解,但仍然潜伏巨量供给冲动,并在2025年前后随着黄金井喷期的到来得到充分释放。所以无论是从商机角度还是老年人的需求,养老都已经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新“风口”。在此之前,发展老龄产业的全部努力可以视为迎接这一黄金井喷期的准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