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健康中国2030”战略解读(中):利好养老和中医药保健产业
发布日期: 2020-05-14 17:24:47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第三篇第九章强调了“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的重要性,第十章提出“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对我国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发扬中医药保健产业传统优势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摄图网_500631516_wx.jpg


发展创新性养老服务产业,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国家战略布局,更是时代所需。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加快,2022年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1465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2.6%,总人口突破14亿。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2.6%,未富先老问题突出;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仅1万美元。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较2018年增加945万,占比为12.6%、较2018年上升0.7个百分点。与历史数据相比,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2001-2010年中国老龄化程度年均增加0.2个百分点,2011-2018年年均增加约0.4个百分点。从老龄化水平的国际比较看,2019年中国老龄化程度在全球经济体中位居第61位,高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2.2个百分点。2019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9.1%,高收入经济体、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分别为18.0%、10.4%(数据来源:任泽平等,2020)。

   

当前,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支持政策逐步完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投资力度方面,“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已经累计安排超过120亿元,重点支持了补短板和促普惠两方面工作;政策支持方面,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还有《关于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各地也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土地、规划、报批建设、财税补贴、医养结合、消防、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养老服务发展的营商环境逐步改善;服务能力方面,我国养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已经超过761万张,养老机构超过3.4万个,其中社会力量占比超过50%。同时,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与养老服务也在快速融合发展,一大批机构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细分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为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更多的养老服务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总体而言,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模式创新、稳中求进的特点,未来发展仍具广阔空间。


摄图网_501271495_wx.jpg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国坚持科学防控,在药物研发和疾病救治上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医药抗击疫情的疗效引起了国际社会关注,事实证明中医药保健完全可以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现代医学的技术方法极大推动了传统中医药的现代机理研究,中医药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极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二者的结合应用极大提高了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推广。当前,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稳健,中医药服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和组织与我国有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 “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国际合作项目数量日益增加。


在促进中医药保健产业发展方面,应加大对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力度,保护中医文化内核,促进人们对中医药提高认识、加强应用,坚定树立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这一文化自信。以中医药为系统原则,以“和、保、养”为产品理念,调阴、调阳,强化平衡,开发中药产品。通过细致化的研究和开发,在技术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对人体的副作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全面提高中医药保健对提高公众健康的帮助作用。完善中医药保健产业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相关产品的分销渠道,专注中医药健康研究,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继承中医事业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我国中医药保健的产业规模,将政策和资金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推动中药保健产业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对行业进行重新分析,搭建中国大健康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