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保险市场,2019年保险业保费收入42645亿元,仅次于美国。中国互联网发达程度全球领先,综合评价仅次于美国。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保险企业不断创新销售渠道,竞相投入互联网保险行业,积极开发新型保险产品,并根据监管要求积极调整和规范发展,使得互联网保险行业规模进入迸发式的增长。
一、互联网保险发展历程
(一)1997-2010:萌芽起步期
1997年11月28日,中国保协会和北京维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中国信息保险网。同年12月,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促成的国内第一份互联网保险单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迈进互联网融合的大门。2000年,很多保险公司开始建立线上渠道,意味着互联网保险开始起步,但随着2000年互联网泡沫,很多太冒进的公司碰到了问题。2003年到2007年,随着互联网发展回暖后,互联网保险在这十年探索中发展趋于平稳,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正式迈入正轨。
(二)2011-2015:飞速发展期
2012年,我国全年保险电子商务市场在线保费收入规模达到了百亿元。这个阶段互联网保险行业成倍增长到逐步放缓,远超行业增速。各保险企业依托官方网站、保险超市、门户网站、020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互联网业务,逐步探索互联网业务管理模式,包括成立新渠谴成立新渠道子公司开展集团内部代理,成立事业部进行单独核算管理。大家也认识到了互联网保险绝不仅仅是互联网保险产品的互联网化,而是对商业模式的改进,是保险公司对商业模式的创新。
(三)2016-2017:负增长时期
2016-2017年急速下降至负增长,主要是行业粗监管下引起野蛮扩张,大量短期的理财型保险疯狂的蚕食市场,因此国家政策短暂回调收紧,造成了短期的行业负增长。
(四)2018-至今:爆发前夜
从2018年开始,互联网保险缓慢恢复到快速发展期,开始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到2019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696.3亿元。
二、利好政策相继出台
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意见”强调“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供给,用足用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研究扩大保险产品范围。”这一政策利好所有保险公司,尤其是体量小、弹性大,正处于高增长期的互联网保险龙头公司。
然而,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类负面问题,因此,2011年9月,原保监会发布相关办法,明确规定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准入门槛、基本经营规则、充分信息披露机制等,标志着互联网保险开始走向专业化及规范化。到2019年,保监会进行监管升级,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边界,消除不同销售渠道之间的监管套利空间,进一步深化监管体系。
三、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与市场规模
2011-2019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总计12201亿元。2019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696.3亿元,同比增长42.8%。
2011-2019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与增速
数据来源:中保协,元时代智库整理
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良好,经营主体保持稳定,经过近两年的调整,互联网人身保险规模保费恢复正增长,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857.7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55.7%。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总计3803.84亿元。2019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838.62亿元,同比增长20.60%,高出财产保险市场同期增长率近10个百分点。
2011-2019年互联网财险、人身险市场规模与增速
数据来源:中保协,元时代智库整理
2、行业主要玩家
现将2019年互联网保险行业主要企业按照业务分类梳理如下:
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主要分为官方自营渠道和第三方渠道。从渠道侧市场份额来看,第三方渠道占据互联网保险的主要保费收入来源。得益于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通过第三方渠道的产生的保费在互联网财产险领域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而互联网人身险领域中第三方渠道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占绝对主导地位。相比于官方自营渠道,第三方网络平台拥有更多的用户场景,而专业保险中介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两者都不仅仅是销售方式的转变,而是赋予了更多互联网保险的核心意义。
3、行业发展模式
保险产业链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服务几个主要环节,从产业链入手,互联网保险模式可分为产品层面、营销层面、服务层面(从上述梳理的企业图谱中也可看出),其中互联网保险营销层面的模式是互联网保险的主流模式。
(1)产品层面的互联网保险模式。从产品层面划分,互联网保险模式有创新型保险,相互保险,互联网衍生出来的新险种,优选、定制、改进保险公司原有产品,基于数据的产品定价等模式。
(2)营销层面的互联网保险模式。从营销层面划分,互联网保险模式有官方网站、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专业中介网站销售平台、兼业代理平台、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等。
(3)服务层面的互联网保险模式。从服务层面划分,互联网保险模式有保单模式、团险企业服务模式和理賠服务模式等。保单模式是通过手机拍摄上传保单,系统自动生成数据,按被保险人和保障类型分门别类管理,每张保单会自动匹配对应保险公司的电话、官网及营业网点,自动提醒续保。
四、发展趋势
1、行业总体发展趋势
2019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允许有实力有条件的互联网平台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质。”这说明监管政策经过几年的严厉之后得到了放松。2020年的疫情给互联网行业打了一针刺激素,疫情成功的催化了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疫情的发生,一方面对压制线下渠道利好线上渠道,另一方面催生了居民风险保障意识。
在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及政策利好的双重推动下,互联网的参与成员逐渐增多。在行业大发展的前景下,互联网保险行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行业未来发展预计会主要呈现三大趋势。
风险控制:解决保险欺诈困扰,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解决困扰行业发展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
科技赋能: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金融科技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保险业同样需要科技手段不断赋能,未来互联网保险的概念将逐渐与保险科技概念融合,推动保险产业链的重塑再造,为保险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创新险种:当各种有效信息更加透明化,流动数据足够多的时候,整个社会及个人对保险的需求也会更加明朗,这样新险种的研发就会从满足个性化需求入手,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及组合配对,为消费者量身打造合适的个性化保险服务,使保险产品在保证保障的基础上更具有贴合性。
2、竞争格局发展趋势
随着竞争愈发激烈,企业间深度合作将成为常态。
入局门槛:持牌经营将成为硬性门槛,而随着监管趋严,牌照的稀缺性也会逐渐凸显,未布局互联网保险的玩家将很难进场。
流量争夺:随着互联网巨头企业的悉数进场,流量争夺局势将更加激烈,而互联网局巨头对流量的掌控具备绝对优势,因此对第三方保险平台来说,下沉细分险种、延伸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用户粘性至关重要。
企业间合作:上游保险公司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格局,尤其在业务结构转型时期,保险公司原有发展模式被打破,而互联网保险平台打开了下沉琉璃及增量市场,为中小险企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平台间深度合作谋求双赢将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