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浅析不容错过的千亿市场——医疗信息化
发布日期: 2020-07-15 17:27:12

今年上半年以来,医疗信息化因自本次疫情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7月份A股牛市的上涨,医疗信息化板块也迎来量价齐升的景气画面。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的视角观察,医疗信息化良好对的发展前景都受到了众多资本的认可。本文就通过供需两端把脉医疗信息化行业,浅析未来行业内的具体增长点,帮助读者坐上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的快车。


1.jpg


一、医疗信息化行业概况


医疗信息化行业是信息技术行业与医疗行业的交叉领域,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对医疗服务进行提质增效。其中,可以依据服务的对象不同分为医疗IT、医保IT与其他IT。


(一)医疗IT


医疗IT是以医院为服务对象的产品大类,占据了医疗信息行业的主要市场份额。主要包括H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以及GMIS(区域公共医疗信息系统)三大类。


其中,HIS主要用于医院运营管理流程的简化与改造,将纸质办公转化为电子办公,是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早期的主要产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行业内产生了服务于临床的CIS系统,为医护人员提供资料、数据支持,使得信息技术真正开始与医院的主营业务深度结合。近年来,医疗信息化技术在众多地区的医院普及,新基建等网络基础设施也在各地下沉、铺开,在该种大环境下,医院与医院间的信息交流成为了新的需求,GMIS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不仅能够联动区域内的医院实现双向转诊,协调适配医疗资源,还能将计生、防疫、应急管理等部门纳入系统之中,实现多主体的信息资源共享。

 

图片1.png

资料来源:卫健委


(二)医保IT


医保IT是立足于医疗支付系统的信息化技术。通过汇总病人体征数据、医生处方、诊断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门别类,使用计算机为每个病例出具医保支付的额度,是该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该系统,能够有效避免人工上报、统计的低效率、回扣、腐败、乱开药等问题,不仅节省了监管成本,还能让宝贵的医保资金发挥切实作用。


(三)其他IT


其他IT是与医疗行业相关,但市场规模较小、未发展成熟或者仅仅是创新型探索性产品。


2.jpg


二、医疗信息化行业供需分析


从需求端来看,医疗信息化行业需求端以提高运营效率,保障医院医疗安全,降低医院运营成本为主,在选择时倾向于有本地服务机构的大型成熟公司;从供给端来看,行业的集中度较高,但与医疗信息化最为发达的美国相比仍有一段距离。


(一)需求端


我们根据CHIMA所提供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到,在被选取为样本的1909家医院中(其中三级医院974家,三级以下医院935家)能看到,医院主要关注的信息化建设核心点为提高临床业务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与降低运营成本。其中,关注临床业务效率的医院占比高达92.6%。这与当前行业发展阶段相对应。对于已经拥有基础性HIS系统的三级医院来说,在医院运营上的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边际收益已经较低,而临床指导或辅助的信息化技术边际收益较高,对于医护人员的帮助也更大,对应的就是CIS系统。


图片2.png

资料来源:CHIMA,元时代智库


(二)供应端


往往一个行业的主要客户是政企事业单位时,这个行业的集中度就会较高。医疗信息行业也是如此,该行业内的大部分订单都由头部公司拿下,而客户也更倾向于能够提供稳定售后服务、拥有大量成熟产品的大型公司,留给新创公司的市场份额较小。而又因医疗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医院一旦选择一家供应商后不会轻易更换,这就使得大型公司又具有了极大的先发优势。


图片3.png

资料来源:IDC《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预测,2018-2022》,元时代智库


三、医疗信息化行业增长点分析


从前文所述能看到,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主要客户为医院,而我国的医院又以公立医院为主,因此医疗信息化行业的政策导向非常明显。基于近年来的政策,我们研判未来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三大增长点分别为:电子病历、DGRs系统与互联网医疗。


(一)电子病历


2018年8月,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由院内任一部门任一终端登入,均能按照权限调阅相关诊疗环节的信息。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的,应当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该政策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电子病历在医疗信息化行业中的核心地位,并且为之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动力。按照规定,二级医院在2020年要达到3级以上,三级医院在2019年要达到电子病历分级评级3级以上,2020年要达到4级以上。根据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2019CHINC上的《我国智慧医院建设现状与未来》主题演讲,2018年全国参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的二级医院平均等级为1.35级,三级医院平均等级为2.81级。我们预计2021年前电子病历评级将为行业带来300-500亿增量空间。


3.jpg


(二)DGRs系统


2018年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27号文),中国DRGs正式在全国范围内试点铺开。去年5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医保发﹝2019﹞34号),根据前期各省(区、市)申报参加DRG付费国家试点的情况,确定了30个城市作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到了去年10月,国家医保局再次出台《国家医疗保障DRG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和《国家医疗保障DRG(CHS-DRG)分组方案》,为DRGs付费具体实施提供了标准与规范。我们预计该政策将促生DRGs为医疗IT带来百亿以上增量空间。


4.jpg


(三)互联网医疗


今年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再次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互联网医自14-15年兴起,但由于百度魏则西、莆田医院等问题,沉静了一段时间。


直到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在9月30之前完成互联网诊疗收费和医保支付相关政策的规定。8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医疗首次纳入医保支付范畴。互联网医疗正式迈入高速发展期。今年2月8日,卫健委再次发布《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通知,可见将来互联网医疗将迎来再一次的发展高潮。

 

5.jpg


综上所述,医疗信息化行业是一个集中度较高、发展成熟,政策导向明显的行业,同时由于近年来出台了诸多政策利好,国家对医疗卫生系统提质增效的愈加重视,该行业未来将迎来一波新的上升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