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重大政策落地!养老服务行业正式迎来“黑名单”与“评分表”
发布日期: 2020-07-29 17:41:51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无数的人痛失亲人,而其中因新冠肺炎丧生的人中又以老年人居多。在上半年我国国内疫情尚未得到控制时,许多家庭不得不面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惨痛现实,甚至许多家庭连葬礼都只得草草办理。因此,我国国内的大部分养老机构——无数老人的密集聚集区域——更是在上半年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防死守,但难免百密一疏,也难免有害群之马。


2月16日,齐齐哈尔市卫健委就通报了当地建华区运健园小区圣水湖老年公寓没有认真落实封闭管理要求,造成多例新冠肺炎感染的恶劣情况。同时,在目前疫情肆虐的欧美地区,尽管养老机构已经过多年发展,仍然出现了严重的聚集性传染。就在上周末,美国佛罗里达州卫生部门证实,该州一家养老院暴发集体新冠肺炎疫情,共有96人确诊。新冠肺炎对养老机构造成的冲击可见一斑。


尽管上半年政府及时出台了《高风险地区和被感染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和《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但仍然是紧急救火式的指导性文件,存在不足和时效性。随着疫情逐步稳定,为应对未来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疫情二次爆发(如北京、大连)和长期的老龄化问题,中央与地方政府也开始研究制定更详尽的养老机构监管政策。


111.jpg


一、2020年养老政策主线:强调规范管理,建立评级制度


虽然早在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就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居民对机构养老的排斥和养老行业本身作为重资产,拥有准入门槛高、回报率低、项目周期长的行业特点,社会资本对养老行业的关注非常少。


直到2016年,国家已通过调查研究,判断出我国未来老龄化问题极为严峻(在2015年,国家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养老床位的缺口过大,必须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养老行业,否则未来将会出现严重的民生问题,出台了重要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该份文件使得近年养老行业在降低准入门槛,引入社会资本的同时,养老机构可谓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今年新冠疫情一声惊雷,可以说是让针对养老行业的监管从行业初期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式回到了正轨,政策从往年的积极鼓励转为了加强对行业的监管。


222.jpg


二、2020年两大重要养老政策:“黑名单”与“评分表”


(一)“黑名单”:养老机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制度正式施行,惩戒、出清劣质机构提速


早在去年的11月1日,一份名为《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就让各地的养老机构感受到了国家即将对养老行业乱象采取的监管力度。文件涵盖了“贩售保健品”“骗取政府补贴”等诸多养老机构违规违法行业乱象,要求各地民政部门按时公布有文件所述行为的养老机构名单。该文件即民间所述的“养老机构黑名单”制度,但文件的实施时间为次年,即今年的6月1日,给各地养老机构留出了整改的缓冲时间。


333.jpg


就在该份文件于今年6月1日生效不久后,北京市就公布了13家养老服务机构的15条失信信息。依据北京市当地政策,列入“黑名单”的养老机构将可能不具备申请评星的条件,而严重的甚至将被取消评星资格和当前已有的星级资质。依据政策,养老机构只有能够达到一星以上方能领取政府补贴。


该制度的推行无疑是对优质养老机构的重大利好。由于养老服务业本身缺少技术壁垒,养老机构的差异化优势主要来自内置的软件服务,而消费者往往难以通过短时间的观察了解养老机构的服务是否匹配其价格,在行业内形成了价格错配。该制度的出台有利于提高养老服务业的透明度,通过惩戒倒逼劣质养老机构整改或退出,利于整个行业未来健康发展。


除去北京之外,各地在今年出台的有关政策还有上海市的《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办法》和江苏的《江苏省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实施办法》,都是对中央政策精神的具体呼应。


444.jpg


(二)“评分表”:养老机构评级机制加速推广,依法依规整理行业乱象


除了“黑名单”,另一大政策就是“评分表”——养老机构评级机制。在今年以前,除去某些发达城市自身拥有的评级机制以外,总体上我国对养老机构进行考核、评价依据的是2017年发布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和2018年的《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这两份文件。在去年年末,国家又出台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总体来看,这些文件中的内容更多的是总的要求和标准,是对养老机构内部软硬件达到服务要求的最低门槛,但养老机构具体的评价机制仍然缺少完整体系和统一管理办法。于是,国家在今年年初的1月2日就公布了《民政部关于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一重磅文件。


该文件确定了由各行政区政府要统筹确定本行政区域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组织,或者面向社会公开选定第三方评定组织,省级民政部门要制定完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程序,细化具体标准和评定方法,设定首次评定等级限制和晋级年限要求。规划了养老机构评级“谁来评”“怎么评”等具体问题。


555.jpg


由于疫情的突然袭来,该份文件所提到的具体工作在各地都被搁置,直到第二季度国内疫情得到了部分控制后才逐步向下推进:4月27日,民政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到2020年底,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普遍推行。


作为我国经济的领头羊,养老服务行业头部玩家的聚集区,江苏被定为民政部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先行先试地区,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办法:《江苏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于8月1日起施行。文件中确定养老机构等级评定采用等级制,从高到低依次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五个等级,有效期为三年。江苏省民政厅在解读文件时着重提到了江苏省的评价标准原则为在国家标准上“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


7月中旬上海市也印发了《上海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细则》的通知 ,对上海市的养老机构评定标准进行了发布。上海市的文件对养老机构做出了极为详细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为广大消费者和养老机构提供了金标准。


11.png

22.png

上海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细则(部分)

资料来源:上海市民政局、元时代智库整理


三、2020年下半年政策方向展望


从上半年和近年来的政策导向来看,养老服务行业的政策从补贴逐渐开始向监管倾斜,并且在不断趋细趋严,我们认为下半年养老服务行业的政策仍然是以推广失信清单制度,推进评级机制落地为主。


由于养老机构主要在一二线城市铺开,应重点关注江浙沪一带“黑名单”、“评分表”的具体落地情况。后续对行业产生的影响为主要利好已拥有较高水平软硬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而部分面向低端消费者的养老服务机构则会因评级使得运营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