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央行会议解读:定调下半年五项重点工作
发布日期: 2020-08-05 17:29:14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定调下半年重点工作。其中,货币政策、风险攻坚、金融开放、中小行资本补充等被重点提及。具体来看,央行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围绕五大主要任务展开:


会议内容主要包括:

 

一、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尊重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


备受市场关注的货币政策方面,央行重申和明确了下半年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且重点落实好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和两项直达工具,切实抓好已出台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这与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的表述和要求一致。


中国央行对过度信贷扩张助长不良贷款增加持谨慎态度。2020年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为2017年以来最快。本次会议上,央行提出要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等具体目标。这主要是因为,2020年上半年针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影响,中国央行及时采取的逆周期与对冲政策已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下半年,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已无必要像疫情严重时那样出重拳,但是货币政策“宽货币+重结构+降价格”的组合未变,但是政策重心偏向于“重结构+降价格”,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拿捏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恢复和发展。

 

 图片1.png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Bloomberg经济研究


结合当前经济基本面的情况,总量工具政策空间有限,预计下半年总量扩张将较为审慎,结构性工具的创新和使用频率预计会进一步上升,其中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利率、债券利率、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下调,贷款还本付息延期和金融机构减少收费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将是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一点。

 

二、实行重大金融风险形成和处置问责,转入常态化风险防控和处置


针对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央行定调要守住底线,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三年攻坚战如期收官,并转入常态化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


防范风险是十九大提出的一项目标,在2018年至2020年初之间指导了政策立场,旨在化解重大重大金融风险。2020年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央行发布的政策中未提及防范风险。此次会议防范风险重回议程,再次展示出中国央行考虑从对抗危机时期转换为政策正常化的态度,也意味着中国央行在支持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之间寻求更大的平衡。


1.jpg


目前,金融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基本完成,蒙商银行成立开业。“华信系”风险处置工作基本完成。锦州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财务重组和增资扩股方案顺利实施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当前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一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及金融业务的线上化迁移,金融风险的聚集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其涉众面更为广泛,牵扯到的监管主体愈发复杂;二是近年来金融犯罪分子多呈现“高学历”“高水平”特征,利用其娴熟的业务经验与高超的计算机水平隐蔽作案,有的甚至还借助境外通道,给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带来了巨大考验。

 

三、不断深化金融领域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此前引发银行板块大涨的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再度被提及,要求重点加大中小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支持力度。该项政策有望加大对中小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优先股和永续债的支持力度,促使中小银行进行资本工具创新。优先股和永续债发行主体资质已下沉,未来中小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发行有望进一步加速。

 

2.jpg


四、金融科技成为会议一大亮点


会议指出,统筹做好收官阶段金融扶贫工作。精心组织起草“十四五”金融改革发展规划,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2020年上半年,法定数字货币封闭试点已经顺利启动,下半年将进一步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场的交易报告制度和总交易报告库。


2020年,围绕疫情防控,央行已及时开通了支付结算、科技保障、现金发行、国库资金拨付、征信、债券发行、外汇管理等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确保金融服务不中断。此外,反洗钱监管扎实推进,大额现金管理开展试点。


当前央行做好了数字货币供给侧的准备,并在积极寻找适合的场景谨慎落地。目前已有一些机构正在做‘区块链+’的改革,例如上海某机构尝试将某项财政补贴项目的关键数据上链,为对接数字货币的落地创造条件。央行此次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政策将助推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并倒逼央行解决因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等的发展带来的新的监管问题。

 

3.jpg


五、政策立场转向长期优先事项:推动金融业稳妥有序开放、做好金融管理和服务工作


此次会议上,中国央行强调了金融系统改革、开放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另对金融服务管理创新,央行也提出要深化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金融创新试点,表明我国央行政策立场已从之前的应对疫情宽松转为长期优先事项。


深化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金融创新试点是十九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方向,在‘十三五’时期相关改革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改革将会在相关领域加速,下半年作为两个五年规划的承上启下阶段,对相关试点工作的推进有积极的作用。


 4.jpg


中国人民银行正从对抗危机走向政策正常化,将政策重点从纾困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短期刺激转向更加平衡的政策立场,注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发展,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下半年将有所相应调整,但并不会转向。下半年央行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已出台支持政策,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保持灵活应对,保持货币供应总量稳定,精准滴灌,提升政策实施效率,并防范金融乱象与风险;预计下半年中国央行将继续支持经济复苏的现行政策,但同时避免进一步的大举宽松。央行会更密切的关注长期金融风险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注意避免累积诸如资产价格泡沫等金融风险。相信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的创新进取,精准施策,可以带动2020年乃至2021年经济复苏稳中有进,保就业更为有力,加速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