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已经开始成为老年人与子女联络感情的重要桥梁。智能时代给无数人带去了快捷与方便,智能的受惠者包含也应当包含老年人。为此,“智慧健康养老”的概念便被提出,成为了我国未来康养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一、智慧康养政策脉络
在互联网浪潮伊始,用智能为养老机构赋能就已经进入了我国高层的视野。2010年全国老龄办就提出了养老服务信息化,推动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由于当时我国互联网还方兴未艾,互联网赋能的形式尚未形成明晰路径,所以大部分养老院的智能化还仅仅是停留在电铃、电话、网络传呼的阶段。随着互联网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从2012年全国老龄办正式提出“智能化养老”理念,到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写入“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智慧康养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也慢慢成为人们认可的互联网产业之一,不再是以往的空中楼阁。
随着共享单车的“由盛转衰”,再到近年“拼多多”“抖音”的爆红,互联网寻求增量市场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老年人,这一个巨大的消费者群体,也重新回到了国家与互联网大厂的视野当中。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下称“计划”),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智慧康养也随着这个计划文件正式开始从探索走向成熟。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针对计划的要求,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国家和地方共计颁布接近50条智慧康养相关的政策,而在2019年则是颁布了超过90条相关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在2017-2019年颁布的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企业、基地名单,为各地扶持智慧康养的对象提供了具体要求,同时就在今年七月,第四批的示范名单申报也已启动。智慧康养在这段时期受益于微信、短视频APP对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习惯的培养,得以快速扩张。
二、智慧康养细分市场
智慧康养离不开智能设备。针对病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的智能设备,是智慧康养的基点。我国智能康养设备的发展虽然在近年有所提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中国老龄协会于2019年4月发布《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超过6万种,而日本就占有超4万种,达到了2/3,但我国自主开发的产品仅有2000多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我国的智慧康养设备仍然有许多的提升空间,而这又离不开对消费者市场的培育。2018年我国出台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同时今年6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也正式开始申报。从该文件中,我们能看到智慧康养产品包括智慧康养设备和以设备为载体的智慧康养服务两大品类。
(一)智慧康养设备
智慧康养设备具体的细分产品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类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其中落地情况较好的有可穿戴健康管理类设备和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
前者以小米手环一类的产品为主,通过高科技手段检测人的心律、脉搏、体温等数据,让人时刻把握自身的健康状态。后者以血压仪、血糖仪、体温计为主,大部分都已有成熟的应用场景的产品,以互联网化,配套线上服务为主。其余例如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和智能监护设备则在养老机构中有所部署,但也仍停留在探索阶段,未能形成对养护工服务行业的明显冲击和革新,成体系、大范围铺开的产品也尚未出现。家庭服务机器人则更是仅仅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落地甚少。
(二)智慧康养服务
针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国家要求服务提供方能够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具备各类健康养老数据管理和智能分析能力,具备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智能判读、分析和处理能力。同时由于该类设备所采集数据的极其隐私,也要求所采用的信息平台要符合国家相关信息安全标准要求,具备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管理机制,建立隐私数据管理和使用规范,保障用户隐私数据不被泄露或滥用。
具体的细分服务产品包括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其中形成明显产业链的是互联网健康咨询与养老机构信息化。前者随着近年国家对互联网医疗的大力扶持,已经有许多互联网大厂入场布局,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等明星产品闪耀一时。后者以面向养老机构内部的老人定位系统为主,基本成为了养老院必备的信息化系统,随着养老机构近年来的扩张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而居家健康养老,生活照护,慢性病管理与个性化健康管理则要求较高的服务资质,同时收费也较为昂贵,只拥有部分中高端收入的客户,产品下沉较为困难。
三、智慧康养风险与挑战
智慧康养的大范围普及尽管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我国三四线城市的老龄人口对智能设备接受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严峻。不难预想,我国未来的主要老龄人口将会聚居在消费水平低,生活节奏慢,环境优美,适宜养老的三四线城市,如何在这类接触信息化事物少,消费观念较为守旧的高龄客户中打开市场,是目前智慧康养设备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