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聚焦全球央行年会,美联储再“放大招”
发布日期: 2020-09-03 16:51:01

近日全球央行年会再度拉开帷幕。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展望未来十年: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由于各国央行重量级人物将发表演讲,该年会素有全球货币政策拐点“晴雨表”之称,对投资者来说更是经济的风向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杰克逊霍尔也会在年度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美联储对其货币政策框架进行七项重大修订,其货币政策的新框架将对未来全球资本市场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美联储的新货币政策框架风格明显偏鸽派,宽松兜底信号明显。即使鲍威尔未宣布进行收益率曲线控制相对于其通胀目标,美联储对于就业市场更为看重,其对于就业、通胀会有更高的容忍度,这都预示着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对金融市场稳定也会更为兼顾。其框架文件中明确表态美联储将利用所有工具来实现政策目标。但美联储新框架灵活性的增加也将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加剧资本市场的波动。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将利好权益资产为代表的风险资产,但并不必然利好实际利率驱动的资产,新框架很可能会加剧全球资本市场波动。

 

1.jpg


第一,长期目标及货币政策策略的变化。调换“就业”和“通胀”间的顺序,意味着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优先级发生了改变,就业反超通胀成为美联储关注的首要目标。


第二,新增“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以应对金融动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开市场委员会调整货币政策立场的主要手段是改变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公开市场委员会认为,与长期完全就业和物价稳定相一致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相对于历史平均水平已经下降。因此,联邦基金利率很可能比过去更频繁地受到其有效下限的约束。公开市场委员会认为,就业和通胀的下行风险有所增加,一部分原因是利率接近有效下限。公开市场委员会准备利用其全部工具,以实现其完全就业和价格稳定的目标”。


第三,修改“货币政策行动往往会对经济活动、就业和物价的影响有时滞”;修改“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公开市场委员会将根据完全就业的缺口所做的评估”。美联储此处明确指出,“完全就业”的评估标准将由之前“完全就业的偏离”改为“完全就业的缺口”,也即评估标准由“偏离”改为“缺口”,这表明美联储间接暗示了容忍就业市场过热;新增“此外,可持续地实现完全就业和价格稳定有赖于稳定的金融系统”。


2.jpg


第四,新增“完全就业是一个基础广泛、无法直接测量的包容性目标,且随时间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动态的非货币因素”,删除 “这些因素可能会随时间变化,并且可能无法直接测量”。(注:此处将“完全就业随时间变化、且无法直接测量”改为更肯定的描述;将“完全就业受非货币因素的影响”,从旧版的“取决于”改为“归因于”,意味着影响程度降低)。


第五,修改“政策决定”将以“完全就业的缺口”为依据,此前为“完全就业”。


第六,删除“公开市场委员会担忧通胀会持续高于或低于目标,”和“向公众明确传达对称的通胀目标”,新增“为了将长期通胀的预期稳定在特定水平,公开市场委员会寻求实现2%的通胀率,并因此判断,当通胀率持续低于2%后,可能维持适当的货币政策以实现一段时间内通胀率略高于2%”。(此处即为对“平均通胀目标制度”的定义:通胀率低于2%一段时间后,美联储会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胀率在一段时间内高于2%,从而使两段时间的平均通胀率达到2%。即美联储允许通胀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持续高于2%的目标通胀率水平)。这意味着美联储将容忍更高水平的通胀。


3.jpg


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函数中主要两个影响变量一个是“完全就业”,一个是“物价稳定”。与此同时也会兼顾考虑其他因素,比如金融市场波动、金融系统风险等。但此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中明确提到“实现完全就业和物价稳定依赖于稳定的金融系统”,表明美联储将金融系统稳定性认定为其政策目标函数中的另一个重要变量。美联储的决策将更多的将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股票、债券、外汇市场等)纳入其货币政策制定的考量范畴。这也表明美联储为金融市场兜底的信号十分明显。即便美联储退出QE,其也会兼顾资本市场的稳定、避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第七,删除了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将定期发布经济相关预测的文字。在文末美联储每年1月例行会议上,原先的“重申”相关原则被修改为“审查”相关原则。同时新增了“每五年对其货币政策战略、工具和交流习惯进行一次彻底的公开审查”。


这一变动表明美联储“经济数据驱动型”货币政策调控占比将大幅下降,经济数据的解读、货币政策的执行都将拥有更大程度的灵活性,但随之带来的将是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的扩大。“每五年对其货币政策战略、工具和交流习惯进行一次彻底的公开审查”表明美联储当前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框架具有持续性,至少在未来5年内其宽松型货币政策都将得到维持。

 

4.jpg


总体而言,美联储对就业、通胀目标的调整,预示着更大幅度、更持续的宽松,其货币政策会更兼顾金融市场稳定;尽管美联储未提及进行收益率曲线控制,但不代表其不够宽松。其货币政策灵活性的增强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包括美债市场在内的各市场波动增加;美联储新政策框架将利好以权益类资产为代表的风险资产、并不必然利好实际利率驱动的资产、且会扩大资本市场的波动。与此同时,美联储新货币政策框架将给我国将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跨境资本流入引发资产泡沫以及通货膨胀调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