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医药康养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和地方政府扶持的重要领域。8月初,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等14部门联合行文,提出要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从八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助推健康养老提升工程,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8月末,黑龙江政府官方微信号发布了《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年)》。规划明确,丰富和多样化康养旅游体验产品,使游客能够更健康、更积极、更多参与性的体验黑龙江省康养旅游,将黑龙江省打造成为中国北方中医药养生、矿泉疗养、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可以看出,康养已经成为了我国各地方未来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元素,而其中落子“中医药养生”等相关产业又是各地政府的主要布局方式。
一、中医药康养落地形式
自今年上半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中的亮眼表现以来,我国居民对中医药的认可进一步上升,我国各地政府也相继推动针对中医药康养的有关政策出台。中医药康养旅游和中医药康养特色小镇也成为了中医药发挥自身“养生、养神、养心”巨大特长的主要形式。
中医药康养旅游是围绕中医药为主题,串起各地中医药养生资源的重要新兴消费模式。8月30日,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会同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省中医药健康旅游推进会暨“医旅”对接会。会上,该省32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及建设培育单位和7家旅游机构初步达成对接合作,其中5家旅游机构决定推出10条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
中医药特色小镇则是另一重要的中医药康养落地形式。如果说中医药康养旅游是走马观花式的“度假体验”,那么中医药康养小镇就是定义了一整套“中医药康养生活方式”。在该类特色小镇中,人们不仅能够享受成体系的中医康养服务,还能够依托当地产业优势购买到当地最一流的中药材。每日居住在环境宜人、设施齐全的康养社区,享用专人订制的中医药膳。
二、中医药康养产业优势
中医药相较于其他康养相关产业,拥有更加扎实的市场基础,同时天然带有“康养”的品牌内涵,自身的产业结构也非常多元,产业链条非常完善,产业极其明显。
(一)市场基础扎实
作为我国的重要传统文化,中医药在我国拥有极其扎实的市场基础。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中药的市场规模为3918亿元,占中国医药市场的32.1%。2016-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仍快速发展,预测在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580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2%。相较于现代医学中的营养学等内容,我国居民对更广泛的中医药康养产品如药膳、针灸等拥有更具体切实的概念,消费兴趣也更高。因此将中医药作为主题发展康养产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产业结构多元
中医药本身已经拥有了极为成熟的产业链条,从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制造再到最后C端的中医药保健养生服务及相关保健品,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大量产品。因此在引进产业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理资源、气候环境和实际需要引入合适的产品线。例如近年大火的森林康养。去年年初,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各类林业、健康、养老、中医药等产业基金进入森林康养产业;健全共建共享机制,支持有相关资质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森林康养基地规范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养老护理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
三、中医药康养现存挑战
目前,我国国内形成了明显品牌效应和规模的中医药康养项目仍然非常少,主要还是因为没能解决人才资源缺乏和养老融合乏力两大挑战。
(一)人才资源缺乏
目前,中医药康养领域内的服务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都较为缺乏。各类项目中的服务型人才都以高中毕业劳动力及45岁以上的下岗再培训劳动力为主,整体服务素质及能力较差,急需系统的专业培训体系。而专业型人才都主要集中于各大中医院。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截止2016年,中医类医疗机构49527个,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4238个,其中民营医院1135个,中医类门诊部1913个,中医类诊所43328个。中医诊所占全国诊所的比例约为1/5。项目中尽管会有一些名医坐镇,但在一线诊所、药堂与大量客户接触的中医师岗位仍然难以吸引优秀院校的优秀毕业生。
(二)养老融合乏力
从现已落地的康养项目来看,中医药元素仍未能和养老有机结合,存在一定的分而治之的情况。宋代医家陈直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论述老年养生相关理论思想时,开篇即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食疗未愈,然后命药,贵伤其脏腑。”指出老年人需要注意日常饮食,若是饮食无度便会发为疾病,若是已经感受疾病,为了避免损伤老年人脏腑,应先进行食物调治,食疗效果不佳时,再选药物治疗。可见单从饮食一项上,早在宋朝中医药就对养老做出了十分精准,符合实践认知的判断。除此之外,老人的衣、食、住、行都能在中医典籍中找到各大医家的具体建议,同时又与现代医学的判断相互印证。然而可惜的是,许多项目未能深刻挖掘这二者的潜力,仅仅停留在给老年客户推销中医药保健品上,没有成功探索出二者融合的有效方式,十分可惜。
综上,作为我国历史长河的瑰宝——中医药已经成为了我国各地康养旅游和特色小镇的重要主题。只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产业优势,解决人才资源和养老融合两大挑战,那么康养项目就能拥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建立起极高的竞争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