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金融开放重磅举措: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发布日期: 2020-09-10 18:12:56

在2020年服贸会召开之际,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又迎来重磅政策。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批复,支持北京市深化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方案提出,北京到2025年,要基本健全以贸易便利、投资便利为重点的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制度体系,到2030年,要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资金跨境流动便利、人才从业便利、运输往来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服务业经济规模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


摄图网_401758029_wx_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商用).jpg


北京此次的服务业扩大开放方案体现了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开放,方案主要包括4个方面共计26项主要任务,涵盖科技、金融、互联网信息、文旅、教育、健康医疗等领域,既突出了北京的优势特色,又展示了清晰的开放路径。


一、方案主要内容介绍


第一点是推进在服务业重点行业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体措施包括深化科技服务领域改革、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加强金融服务领域改革创新、推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扩大开放、促进商贸文旅服务提质升级、推动教育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提升健康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推进专业服务领域开放改革、推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联动发展。


第二点是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在重点园区示范发展。包括创业投资集聚区、数字贸易发展引领区、云应用及开源软件生态集聚区、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新型文体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


摄图网_500352047_wx_机房云科技数据(企业商用).jpg


第三点是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创新体系。包括: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提升监管与服务水平。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开展政策联动创新,支持北京市复制推广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熟试点经验。


第四点是优化服务业开放发展的要素供给。包括:推进资金跨境流动便利。规范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提供国际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完善土地支持和技术保障。


二、金融领域改革试点


在加强金融服务领域改革创新方面,《方案》提出,推进金融领域“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相关政策在京实施,具体包括:


· 支持社会资本在京设立并主导运营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支持外资投资机构参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资试点;

· 深入实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逐步放开公开市场投资范围限制;

· 按照中央部署,进一步推动新三板改革,全面落实注册制,切实提升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打造服务中小企业的平台;

· 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服务平台并提供相关服务;

· 支持外商独资企业申请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展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符合条件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可申请转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 优先在北京市允许跨国公司设立外商独资财务公司;

· 支持符合条件的在京财务公司获得结售汇业务资格,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买方信贷和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

· 支持更多外资银行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

· 研究适时允许在京落地的外资银行稳妥开展国债期货交易;

·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参与境内黄金和白银期货交易;

· 支持具有一定规模、运营稳健的在京外资法人银行申请参与公开市场交易;

· 允许外资银行获得人民银行黄金进口许可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主承销资格;

· 支持相关企业通过收购、参股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

· 支持证券公司从事沪伦通中国存托凭证业务;审慎有序进行金融综合经营试点;

· 推动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依法合规探索开展非标准仓单交易等多种交易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商品定价机制。


以上举措均有助于吸引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支付业务,进一步扩大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的投资标的和活跃度。


摄图网_500434438_wx_商业物流(企业商用).jpg


在推进资金跨境流动便利方面,《方案》提出,在北京市特定区域内,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试点。研究推动境外投资者用一个人民币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处理境内证券投资事宜。对于境外机构按规定可开展即期结售汇交易的,北京市特定区域内银行可为其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交易。在全市范围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给予在京中资机构海外员工薪酬结汇便利化政策等。以上举措有助于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是推进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一步。


此外,《方案》明确,以金融街、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丽泽金融商务区为主阵地,打造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支持依法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活动。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依法设立金融科技公司。探索开展适合科技型企业的个性化融资服务。在京设立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突出和强化了国家对金融科技大力支持的态度。


三、持续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资本项目开放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这几十年间,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个政策一直在推进,基本遵循一个策略: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股权后投资组合。今年以来,资本项目开放工作有序稳妥推进:


2020年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加强了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便利了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


摄图网_400294003_wx_金融背景(企业商用).jpg


2020年9月6日,202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京召开。一行两会一局官员均提到了金融业尤其是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并对下一步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的安排: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清零,未来将为金融科技营造更好的环境,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指出,对外开放引入境外资金进入我国股票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未来将持续完善对外开放产品体系,进一步扩大沪深股通的投资范围和标的;外汇局局长郑薇表示,需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此次在首都北京加强金融服务领域改革,推进资金跨境流动便利的政策是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进程中的重要举措,响应了202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一行两会一局提出的各项开放目标,有力推动了我国资本项目逐步合理、稳步开放,为金融科技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进一步布局和快速创造了条件。


摄图网_401756676_wx_高速发展(企业商用).jpg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甚至可以认为今天的资本项目已经基本实现了可兑换。但仍然还有很多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限制,这也是事实。未来中国资本项目要不要开放、什么时候开放、到底如何进行开放?也日益引发市场的关注和讨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强调,我国的经济开放和金融开放大致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先实体后金融,先国内后国际,先汇率后资本。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必然的选择。从时机选择上来说,可能不存在最佳时机,如果在经济环境不是那么理想的时候开放,也许会更加重视风险因素,由此经济环境不是那么理想的时候也许是更佳的时机。开放过程要走得更加稳健,在次序上、在宏观审慎方面要采取很多措施,这样的开放才是稳健的,才是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