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生态-中医药健康产业造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  产业洞察
拥抱新型城镇化发展契机,分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
发布日期: 2020-09-22 17:29:34

近日,工信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新一期《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提出,我国的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0%的GDP。这充分说明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县域经济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国家“两新一重”建设过程助推下,各项积极政策也将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


摄图网_500412125_banner_山城夜色(企业商用).jpg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打好三大攻坚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关键节点,对县域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提出新的目标,而县域经济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位。那么我国的县域经济究竟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带动哪些投资机遇呢?


一、规划先行,科学定位


县域应秉持规划先行的理念,以规划为引领,做好全域产业顶层设计,高度重视产业规划和行动方案的系统性、基础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县域核心竞争力。结合区域实际,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通过编制规划找准定位,使规划成为指导县域未来有序发展的重要依据,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建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长效机制。


摄图网_400452861_wx_科技城市模型(企业商用).jpg


在科学的区域规划下,开发商、投资商对于当地的空间、产业发展也将有进一步更精准的认识,明确投什么、投在哪儿、怎么投,对于投资商来说,可以提升投资效率;对政府来讲,一份清晰的规划则能提升对外招商引资的可能性,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协调,基建开路


由于财政压力、企业萎缩、收入减缓,县域基础设施普遍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进而导致了人口的流失,进一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县域政府无法以市场化机制通过城市建设吸引人才、吸引产业。

图片2.png

因此县域需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新的发展增长极进行规划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载体等方面全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提升县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新型产业载体建设,重视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增强产业对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加快推进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有利于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同时,加快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一业带百业”,既助力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又带动创业就业,利当前惠长远。而“新基建”的基础在县城,活力在县城,难点也在县城。


而在政府财政不足的情况下想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则成为解决问题最巧妙的路径。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缓解政府财政不足、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城镇开发类PPP模式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弥补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因此不难看出,在县域经济发展转型中,对市场而言,基础设施建设PPP投资将具有广阔而长久稳定的投资前景。


三、产业支撑,提质增效


坚持县域集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县域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注重突出特色,实行差异化发展。根据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历史文化、环境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放大特色,在技术进步中提升特色。


摄图网_500992510_wx_云南丽江(企业商用).jpg


在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和产业升级的路径中,特色小镇”和“产业园区”是三四线县城在经济新常态下,激发资源优势、扩大有效投资、集聚高端要素的突破口,是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补短板强弱项的主战场。对于具备一定自然景观或文化资源的区域,可以通过拓展“旅游+”特色小镇,全域化整合各类旅游资源,秉持“一盘棋”理念,做到全域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业旅游化,打造重点精品工程,整体盘活做强全县旅游资源,以文旅小镇、田园综合体、康养小镇等文旅资源拉动区域产业发展,把“旅游富民强县”作为促进赞县域发展、群众能致富的重要抓手,把旅游业打造成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绿色产业。而对于不具备一定自然环境优势或旅游资源禀赋的县域来说,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打造延伸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园区,打通生产、研发、制造、商贸等一二三产各环节,推动县域产业规模化发展。


四、小结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下,未来我国县域经济将迎来四大利好:

第一,拉动县城市场投资,激发市场活力;

第二,将进一步形成县城城镇化的示范典型;

第三,在“新基建”提速背景之下,下沉县城市场将释放巨大潜力;

第四,县城特色小镇建设也将进一步受益。


图片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