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债券市场不太平静。
两只AAA国企发行的信用债构成实质性违约,对债券市场造成重大影响,动摇了投资人对国企债券的信仰,甚至牵连到了城投债。事实上,城投债是一类特殊国企发行的信用债,与“暴雷”的国企债券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除国债与地方债外,城投债的安全性在中国债类市场排名第一,至今从未发生过实质性违约,也因此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热烈追捧。都说城投债好,但到底好在哪?
一、城投债是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下城投公司。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在与中央的财、事权分配中较为被动,税收收入无法满足公共支出需求,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地方举债有诸多限制。在此背景下,城投公司诞生了。
城投公司,也就是各地政府出资设立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一方面要帮地方政府融资,因为地方政府对外融资管控很严,有债务限额约束,但随着财政支出的快速增长,财力就显得越来越紧张,需要通过城投公司进行曲线救国;另一方面,城投公司要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公益项目实施以及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等。
说白了,就两点:帮我干活,自己找钱。有钱了,活儿都好干,都抢着干,所以城投公司的核心任务还是融资。
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就是由城投公司作为发行主体,在上交所、深交所和银行间市场发行的标准化债券,发行产品所募资金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
1993年,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成功发行5亿元城市建设债券,标志着我国第一支城投债诞生。从承销商到投资者,以及参与债券发行环节的人,都将其视为当地政府发债。
今年的城投债市场异常火热。据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3季度末,全国共有1880家城投企业发行了6072只债券,发行总规模为5.02万亿元,已超2019全年融资水平。
二、城投的“标”与“非标”
提及城投,就不得不厘清城投当下的“标”与“非标”。
标准化城投债券就是由券商主承,在上交所、深交所和银行间机构市场发行的债券业务,主要的参与主体为银行,券商,公募等金融机构。
非标准化城投债类融资则是以信托,私募,保理,融资租赁公司等企业为城投服务发行的债类贷款行为,主要参与主体为个人投资人和其他投资人。
目前市场上真正造成风险的、各地正在大力整治的,正是各类成本高、期限错配严重、操作不合规的非标融资。许多地区正在大力推进“非标转标”工作,并将债务标准化作为化解债务、厘清债务问题的第一步。
从市场环境来看,标准化债券市场为政府强调的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质市场,非标市场次之,同时由于标准化债券市场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银行,公募等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低、存续期限长的特点是非标融资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不到万不得已,各企业不会在该市场公开违约。
而非标市场相对简单与独立,加之经济、政策环境影响,所以信托的城投类业务频频延期,但即使在信托产品已延期的违约区域,标准化债券仍保持安全兑付。
非标市场:2018年以来,城投非标违约屡见不鲜,全年约23款政信产品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本息,2019年增加至58款。
标准化市场:自1993年第一支城投债成功发行至今,“17兵团六师SCP001”、“16呼和经开PPN001”两支债券技术性违约,虽然市场对城投债违约的担忧增加,但随即一个工作日便顺利兑付的速度也让市场对政府支撑的城投债券信心大增。此次疫情发生后,城投债依然零违约。金融机构对城投债投资热情大增。城投债收益率整体呈下行趋势,显示城投信仰在增强。
因此,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城投债对于城投企业来说已经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三、城投债的优势
因为背靠政府,是地方政府的“亲儿子”,所以金融市场对城投公司有着很高的认可度。
这也是城投债最重要的优势之一——拥有地方政府信用保障。说白了,就是国企为当地政府借钱投资项目建设,当地政府来做信用背书。一旦出现不理想的情况,当地政府会动用财政收入、出售资产等各种方式,保证普通投资者顺利如期拿到本金和利息。道理很简单:保证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就是保证了当地政府的信用和社会的稳定,政府信用不容有失,这是底线。
并且,相对市面上很多“投向不明”的产品,城投债的投资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地政府借钱到底投资了什么样的项目,在哪投,项目进度如何,整个过程清晰可见,投资者也会更踏实。很多爆雷的产品,就是因为投资者不明晰项目的资金用途,单纯追求高利率,出现亏损也无法追回。
城投债的利率也更有保障。自第一支城投债成功发行至今,27年的0实质违约记录已经形成了“城投信仰”,大家认为城投公司在债券市场上是不会违约的,哪怕短期内有兑付风险,但没有终极风险,地方政府一定会出面帮忙协调解决,债券承诺的期限与利率都会有所保证。
如今城投债今年前三季度的发行总规模已经超过了2019全年的融资水平,不管从政策环境、制度保障还是政府意愿来看,未来数年城投债的规模必将进一步升高。
从大环境看,虽然在“永煤”事件后,许多地区的债券发行受到了很大影响,但这也正是一个债券市场规范发展的契机,能够警醒风险,促进债市长足发展。
周末,国务院金融委已经及时召开会议,提出了五点要求,力求维护债券市场稳定。许多地方政府也开始行动,在接下来城投债券发行受影响的地区,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城投主体的支撑,维持城投的融资功能。
“看遍千万债,还是城投好”。城投债的存在是必然,更是使命。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学习,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前海创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