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不断恶化、生活节奏加快,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亚健康”、“城市病”、“职业病”等人群数量逐年增多,加之今年的疫情,也引发了人们在生活工作的同时,愈发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健康休闲养生的生活方式倍受大众推崇。
随着疫情“常态化”后,国家提出的“少接触、低密度、勤通风”的防疫理念,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防疫理念,而具有疗养、康养、保健效果的中医药康养旅游旅居产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自古以来,中医药医疗与养生保健在中国就有广阔的市场,随着养生保健理念的兴起,市面上出现了各类中医养生馆,推拿、药膳等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增进健康、疗养休息的重要内容。这类产品结合健康服务的医疗产业,形成了中医药康养旅游旅居产品,其发展受到国家、地区、企业的重视,有很多地区将此产品作为旅游旅居复工复产的重要突破口。
中医药康养旅游旅居产业的发展模式也是多样化的:如可与基地服务进行融合发展。游客可以欣赏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的秀美风景,学习传统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养生功法,在基地中随处可听见养生音乐的播放,在一天游玩结束后,吃药膳、喝药饮,再享受推拿、足疗的保健休闲服务,既放松了也情、开阔了眼界、强健了体魄,还能够解除疲劳,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分为大众产品和专项产品两类,其中大众产品是普适性产品;专项产品是相关基地特色建立的基础。基地在产品选择中,需要选择大众产品类保证游客和市场规模,而专项产品则能够树立基地的品牌特色,将两者有机结合,建立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产品组合。
中医药康养游也可以围绕以下专题开发产品:
"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等传统观念的存在,使中国人对"药食同源"的理念更加认可,具备养生保健功能的药膳和药饮格外关注,吃也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可以配合药膳或者其他养生保健服务,根据游客的体征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药饮。
芳香理疗由来已久,古人常用熏蒸草药来治疗一些非严重性疾病和慢性病。近年主要在一些美容院所中开展的一些精油服务,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芳香疗法。芳香疗法主要是利用草药以及精油的性味归经,达到阴阳平衡,辅助经络运行群生,达到各个脏腑器官,从而达到调息身体。对于芳香理疗产品既可单独开发芳香理疗,也可以与基地建设相融合。
在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中,可以种植相关的中草药,如紫罗兰和水仙花会使人感到舒畅、温馨,适合女性游客;康乃馨和杏仁味可以使人回忆起愉快欣慰的往事,淡忘生活中的烦恼,老年人和往事较多的中年人适合使巧;菊花与薄荷会激发孩子的智慧与灵感;水仙花可以使人大脑保持平衡,减轻大脑疲劳等等。芳香养生可采用香袋、药枕、精油、香烛等形式呈现。
禅修是一种调节身也与情绪的一种手段,是精神也理治疗的一种方法,佛医、道医所讲的参禅实为一种气功,已经成为中医药养生康复的内容之一,强调清净调神功效。社会压力増大,人们的精神和必理承受巨大负担,禅修的存在,让人们可以更好的去思考人生,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増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和感悟,达到修身养性的功效。
在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中,可以聘请相关禅修者来,开设禅修课程,让游客参禅打坐,与高僧一起探讨生命与健康的内涵,达到修身养性。
市场定位上,女性比男性更愿意选择养生音乐产品,可将女性作为养生音乐的主要市场。学历高的人群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为主,所面对的精神压力更大,因而也是养生音乐的主要市场。芳香疗法主要以女性市场以及高学历人静为主,药饮和禅修面向大众的市场。
女性相比较于男性更愿意选择芳香理疗,这与女性自身特质相关,女性更注重自身的形象气质,更喜欢安静平和。而高学历人群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更高,对于芳香理疗这种怡情养生方式更为喜欢。
中国的医疗旅游产业即刚起步,当前消费者对中医药康养旅游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对于参加中医药康养旅游的意愿高,潜在市场广阔。面对多样的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对于不同的产品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不同、选择也存在着差异。相关基地在产品开发上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消费者的不同特征和需求,细分目标市场,开展针对性的营销推广。
【转自】青蓝文旅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学习,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